APP下载

高压氧联合个性化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16王幸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个性化

王幸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473005)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1],是指因脑血管闭塞或破裂诱发局限性或全脑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危重凶险,患者预后极差。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方案较多,包括药物疗法、针灸或物理疗法等,其中高压氧作为一种物理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可有效调节脑部氧分压,促进脑内血流平衡,有利于受损脑细胞的修复[2]。但高压氧疗法只注重躯体损害的修复,往往无法改善患者发病后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因此康复治疗也无法更好地贯彻执行。而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结合神经外科、康复科、护理等多个学科的努力实现一体化、细致、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目前国内就高压氧联合个性化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故本研究就此展开前瞻性临床研究,旨在为后续此类治疗实施可行性奠定实践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18例,均符合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4],且经影像学检测确诊。纳入标准:(1)病程2~6 周;(2)未合并其他系统复合损伤;(3)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经溶栓治疗或脑干出血手术治疗后,再次发生脑梗死者;(2)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入院顺序将11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9例。研究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39±10.20)岁。对照组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42~75 岁,平均年龄(57.90±12.13)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按照医嘱完善相关检查,同时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吸氧、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调节起居、避风寒以及低盐低脂饮食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联合个性化护理。(1)高压氧具体相关参数如下:压力0.2 MPa,加压20 min,减压20 min,稳压时面罩吸氧40 min,间隔休息5 min,1 次/d,每周氧疗5 d。(2)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个性化心理护理:认知行为训练,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疾病的信心,并指导其练习控制集中想象,通过自我调节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心理放松训练,通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心理指导,同时通过物质、荣誉、情感、关注、赞同等方式来激励患者,减缓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使患者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睡眠护理措施:构建整体舒适护理模式,改进患者睡眠,即正确摆放患者偏瘫肢体,协助患者翻身活动,并进行肌肉按摩,干预时间为20~30 min/次,2 次/d,让患者神经组织和病变组织苏醒。饮食营养指导:饮食应在保证摄入能量不低于25~30 kcal/(kg·d)、蛋白质1.0~1.2 g/(kg·d)的基础上,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清淡饮食。康复指导:肢体功能训练,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应该尽早安排肢体的功能训练,如主动与被动锻炼(如跟膝胫踝运动、屈伸关节及反射性抑制活动等),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时增加或减少运动量,逐步恢复自理行为能力,争取早日融入正常生活;语言训练,鼓励患者由简单发音练习,过渡到字句和语言交流。理疗治疗:电脑中频电治疗是患者病情稳定后的跟进治疗方案,可对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血清指标。采用Barthel 指数(BI)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评估工作均由2 位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康复医师共同完成。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HAMA、HAMD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心理状态比较(分,±s)

表1 两组不良心理状态比较(分,±s)

HAMD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HAMA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5959 tP 15.69±2.2815.30±2.590.870.399.30±1.3111.50±2.496.010.0015.29±2.5815.39±2.600.210.838.40±2.4910.30±2.504.140.00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BI、QOL-BREF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I、QOL-BREF 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QOL-BREF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B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5959 tP 47.79±6.4046.70±6.230.940.3583.49±8.6070.29±6.519.550.0043.09±4.3842.87±4.190.290.7861.90±6.6052.18±5.498.700.00

2.3 两组相关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NSE、GFAP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SE、GFAP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相关血清指标比较(μg/L,±s)

表3 两组相关血清指标比较(μg/L,±s)

GFAP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NSE治疗前 治疗后5959 tP 42.50±4.3141.76±4.230.940.3515.50±2.6121.09±3.1910.420.001.42±0.391.40±0.410.270.790.51±0.090.87±0.308.830.00

3 讨论

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心理或情感障碍,由此引发的严重活动受限、疼痛以及负性情绪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而单纯依靠药物和常规护理,很难达到最佳康复效果[5]。因此,如何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亟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以高压氧为代表的物理疗法已逐渐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并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治疗优势在于可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并能够提升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状态,利于微循环恢复[6]。脑梗死这一应激事件多会造成患者拒绝交流、不配合治疗等,负性情绪也由此产生,而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中的患者治疗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患者从主观上提高对脑梗死自护能力的信心及动力。为此,本研究采用在高压氧基础上结合饮食指导康复指导、改善睡眠、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系统、规范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状态均较对照组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由此可见,运用个性化护理方法从调理患者内外因素入手,再结合高压氧等物理疗法,既能够有效促使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NES 为烯醇化酶,主要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正常情况下,在人体血清中的表达偏低,但脑梗死发生后,可诱发机体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引起外周血NES 含量持续上升,因此NES 能够特异性监测脑梗死的病情变化,亦可用以评价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情况。GFAP 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主要成分,富含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脑梗死发生,星形胶质细胞损伤过度活化,故而其能作为局部脑损伤的标记物。本研究发现,高压氧联合个性化护理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脑部微循环。分析原因在于,个性化护理模式摒弃以往常规护理的单调性和机械性,并以平衡患者心理状态、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为预期目标,更加巩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进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从而使高压氧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综上所述,高压氧联合个性化护理可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降低血清NSE、GFAP 水平。

猜你喜欢

高压氧脑梗死个性化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