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MRI 检查及诊断价值探究

2020-12-16倪晶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原发性

倪晶莹

(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感觉分支区域内的反复疼痛,疼痛感受表示为触电样,疼痛发作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具有反复性、剧烈性[1]。目前针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以MVD 治疗措施为主,而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盲目性,可能损伤责任血管,所以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的方式,对手术治疗进行评估[2]。MRI 检查能够以影像学图像的方式,显示三叉神经与相邻血管,这有利于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3]。为进一步探讨MRI 检查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诊断效果,以我院44 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形成具体讨论,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8 年05 月至2019 年05 月收治的44 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患者男性18 例,女性26 例,年龄组成42 ~74 岁,平均年龄(60.8±4.9)岁,患者平均病程为(6.5±2.1)月。患者临床表现为面部触电杨反复疼痛、抽搐。患者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皆于我院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②患者接受MRI 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③患者一般资料与手术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④患者无精神障碍,具有良好交流能力;⑤患者无严重器官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术前诊断,以患者自述、临床诊断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进行详细了解。以MRI 检查对患者进行序列扫描检查。以3D-TOF 序列对患者进行扫描,所得的影像中,信号程度不等,其中,三叉神经根为中等信号,血管表示为高信号,脑脊液表示为低信号。于影像学图像中,呈现的图像颜色不同,神经在图像上呈现为灰色,血管在图像上呈现为白色,脑脊液在图像上呈现为黑色。能够根据影像学图像突出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3D-TOF 序列扫描后,能够重建三叉神经图像,形成多方位薄层,对责任血管来源进行确定,给手术治疗提供准确依据[4]。

1.3 观察指标

对MRI 检查中的发现责任血管的患者进行责任血管例数统计,另外,在手术治疗中,统计责任血管例数,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2 结果

44 例患者中在MRI 检查下,41 例患者发现责任血管,3 例患者未发现责任血管。其中,41 例责任血管中,单纯静脉责任血管的3 例,至少有一条动脉责任血管的38 例。手术治疗中发现,41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责任血管的患者中,确定责任血管39 例,无责任血管2 例,3 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责任血管的患者中,确定责任血管1 例,无责任血管2 例。MRI 检查在正血管诊断准确率上达95%。

3 分析与讨论

当前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上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神经血管压迫是目前用于表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及学说[2]。针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通过MVD 手术治疗,解除局部血管压迫影响,但MVD 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盲目性,在术前需要配合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学资料确定责任血管,进行影像学评估,从而减少手术过程中对责任血管的损伤。影像学检查中手段多样,MRI 检查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其应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在诊断准确率上较高,且能够直观的表现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对责任血管来源形成确认,给手术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发现,MRI 检查在诊断准确率上达95%,且MRI 检查能够重建三维图像,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到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影像学图像较为直观,应用于术前诊断中能够为诊断评估提供有效依据,该检查措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总的来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可以采用MRI 检查方式,获取完整的影像学资料,从而为诊断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临床手术的科学性。MRI 检查诊断结果准确率较高,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原发性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MRI融合技术提高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探讨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治三叉神经痛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