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问题及对策

2020-12-16王远建

广东蚕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植保机械病虫害

王远建

(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山东菏泽 2746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高速发展是保证我国基础民生的关键点。现代农业逐渐朝着机械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中防治病虫害一直是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影响我国农产品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其中,植保机械的研发以及施药技术的研究对病虫害防治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病虫害防治经验,详细分析了我国当代植保技术和施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进步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1 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植保机械种类单一,专业化程度较低

近些年我国各行各业都在高速发展,其中农业发展表现为产品种类增多,产品质量提高,但是随着农产品种类多样化发展,病虫害的防治面临一定的困难。首先,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需要针对性地防范不同的病虫害,由于施药过程不同,对植保机械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但我国现有的植保机械种类较为单一,没有考虑南北农业发展的区别以及不同农作物施药的不同需求。其次,我国专业化植保机械研究发展缓慢,相关研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不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植保机械研究系统,不能进一步满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植保机械多样化的要求。最后,很多农民为了更好地完成施药工作不得不根据自身的生产经验对原有的机械进行改进,因为缺乏相关专业能力,改装的机械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达到很好的施药效果,但是无法保证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民自身处于危险之中,与植保机械研发的初衷并不相符。

1.2 植保机械行业标准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植保机械制造标准与发达国家的相关制造标准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植保机械制造监管也存在着监控力度不足的问题。整体的植保机械制造市场表现较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相关管理机构和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如果再不进行强力的监管和整顿,不仅严重影响我国植保机械的发展,还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国家和地区政府应该结合这种发展趋势,尽快地建立完善的植保机械行业标准,为我国植保机械行业的良性发展铺好道路。另外,在具体的实施上,应该充分利用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设立多种举报渠道,明确相应的奖惩机制,积极地进行市场调查,全力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为我国植保机械技术保驾护航。

1.3 施药技术缺乏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

我国农业发展具有地域性差异,各种农产品针对不同病虫害的施药方式也不尽相同,原有施药技术的发展大多依靠农民自己的生产经验,没有经过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和整合,使农药利用率低,基本上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大量的农药在喷洒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除了自身经验不到位外,施药技术不规范、植保机械质量不达标成为农药喷洒不匀的重要原因。另外,植保机械不能有效针对不同施药环境,很难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加上农药的喷洒不够均匀,为了提升施药效用,农民只能采用加大剂量的措施,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1.4 植保机械发展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

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现代化农业发展逐渐向无人化、自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但现有的植保机械未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在技术更新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植保机械的科研投入不足,在人员和经费上缺乏有效投入,相关行业的宣传力度不足,不仅使新型的植保技术研发缓慢,还很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工作。二是依旧被桎梏在传统思维中,科研技术人员对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不够了解,没有将农民优秀的改装思维重视起来。另外,植保机械技术并没有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相结合,现代化农业机械难以实现,整体的创新能力有限。三是对植保机械的宣传力度不足,农民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植保科技,也不利于新型植保机械技术的推广,最为重要的是,人们缺乏对植保机械专业的认识,难以让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植保机械研究和开发中。

2 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发展对策

2.1 研发多样化的植保机械

首先,我国植保机械应该朝着多样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集中研发力量,针对不同地区农产品种类以及种植要求,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开发出更加专业化、系列化的植保机械。其次,研究人员应该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多多听取农民的要求和意见,研发实用性更强、更易于操作的植保机械,最大限度地提升植保机械的使用效率。最后,应该将植保机械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整套产研生产系统,尽快地提升植保机械的生产效率,并在实际生产中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农业管理目标。

2.2 完善植保机械行业技术标准,提高市场质量监督力度

提高植保机械市场质量标准,实现植保机械市场规范化管理,增强市场质量的监督力度,进一步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这是促进我国植保机械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较为完善的植保机械生产标准和质检标准,强化质量监督和管理力度,严厉审查相关企业的生产资质,保证生产产品的正规化。其次,严格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建立良好的植保机械市场环境,保证农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后,各个地区的农机主管部门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植保机械的监测制度,并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教导农民如何安全地进行机械操作,确保植保机械在病虫害防治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3 完善施药技术规范

我国地域广阔,当前受环境因素和农业产品种类繁多的影响,我国机械施药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技术规范标准。为改善这一现象,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应该运用各种方法完善施药技术规范,提高农药利用效力。首先,建立专门的施药技术研究机构,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进行实验,保证相关技术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其次,吸收先进国家的施药技术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综合编写适用于我国自身情况的施药技术规范,根据农作物种类、地区环境、生长周期等进行细化区分,让农民可以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切实保证农民自身利益。最后,制定施药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民施药的规范性,定期派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加大规范施药的宣传力度,避免因为施药不当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2.4 注重植保机械基础技术的研发工作

植保机械基础部件性能直接影响植保机械的发展高度,想要提升植保机械效率,首先应该做好基础部件和技术的研发。例如最为基础的药物喷射组件,包括喷头、液泵、喷管等,这些基础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药喷洒的效果和利用率,如果喷雾不够均匀,就算植保机械使用再便捷,也难以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因此,植保机械的基础部件的研发和升级是非常重要的。植保科研人员应该结合各种施药技术,做好如喷射、滴灌、液压传动、自动感应等基础部件的设计,以此来提升施药效果,促使我国植保机械稳步发展。

2.5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近些年,我国虽然在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距离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在研发工作中励精图治、精益求精,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农业情况,将其转变成适合我国长期发展的实用技术。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坚持实用主义理论,国外先进技术在具体推广前应该做好基础性实验,看是否符合我国农业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个性化改良。另外,我们还应该对自身技术发展有信心,随着我国基础国力的增强,农机技术人才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要相信自身的技术发展速度,切忌产生“国外的月亮圆”的片面思想,不断发展自身的技术才是我国植保机械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3 小结

我国在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方面依旧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研发适用性强的新型植保机械,在植保机械的生产以及施药技术使用上加大监管力度,在保证农民基本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市场的稳定并降低农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植保技术,并坚持提升基础设备性能,为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植保机械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调试机械臂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