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芳香木蠹蛾防治措施

2020-12-16孙丽君

广东蚕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芳香成虫幼虫

孙丽君

(嘉峪关市林业和草原局 甘肃嘉峪关 735100)

芳香木蠹蛾(Cosslus cossus Linnaeus)为属鳞翅目,木蠹蛾科,在我国华北、东北以及华东、西北等地区广泛分布,常常对杨树、柳树、榆树、苹果树、梨树、桃树等造成危害。这种害虫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具有非常强的扩散能力,天敌数量比较少,自然死亡率不高,常常隐蔽生存与危害,幼虫时期对树木的干部进行蛀食而引发危害,对树木生理机能的影响非常大,孵化的幼虫在树木干部蛀入皮下,对于韧皮部以及形成层进行取食,并在木质部蛀入,形成不规则的孔,常常被危害的部位有很多条幼虫存在,虫粪堆积于虫孔部位,对树木的健康生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导致其长势变弱,引发树木枯梢或者出现干支腐朽,引发树木死亡。在近年来林业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芳香木蠹蛾造成的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林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减少芳香木蠹蛾造成的蔓延与危害,必须运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增强其防治效果,控制和减少芳香木蠹蛾对林业建设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探讨分析芳香木蠹蛾的生物学特性、有效的防治对策,希望能为广大林农提供一些参考。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芳香木蠹蛾成虫粗壮,颜色为灰褐色,雌性虫体长28.1~41.8 mm,翅展为61.1~82.6 mm,雄性虫体长22.0~36.7 mm,翅展为50.9~71.9 mm,有单栉齿状的触角,头顶有鲜黄色的领片与毛丛,胸背面以及翅基片主要为土褐色,一条黑横带分布于后胸部位,龟裂状黑色横纹分布于前翅翅面。雌性虫体相对比较粗壮,有产卵管突出于腹部末端,雄虫有三角形的生殖器。

(2)圆形的卵,长1.1~1.5 mm,宽0.7~0.8 mm,初产时颜色主要为白色,孵化之前主要呈现为褐色,纵行隆脊满布表面,有刻纹存在于脊间。

(3)幼虫阶段呈现筒形扁圆状,身体较为粗壮,幼虫末龄阶段,有黑色的虫头,头壳宽6.0~8.0 mm,体长58~90 mm,胴体背面主要表现为紫红色,存在一定光泽,腹面表现为桃红色,有黑色斑存在于虫体前胸背板,白色纵条纹分布于中间,延伸到黑斑的中部,中胸背板有半骨质化的特征,有一块长方形的深褐色斑分布于此,后胸背板同样表现为半骨化,存在两块褐色的圆斑,还有半骨化的臀板。

(4)蛹体弯曲向腹面,颜色主要表现为黑棕色与红棕色,雌体长30.4~45.5 mm,雄体长度主要为26.0~37.0 mm,有两行剌列分布于腹背面。

(5)茧主要表现为肾型特征,主要是老幼虫灶丝将土粒粘缀起来所形成的,不同的土壤类型,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内壁非常光滑,长约37.58 mm、宽12~21 mm。

1.2 生活史及习性

芳香木蠹蛾一般2a 出现一代,为三个年度跨经,不同龄期幼虫进行两次越冬,老熟幼虫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在土壤当中结茧越冬,第2年3月化蛹。4—6月是成虫羽化阶段,羽化盛期主要为5月上旬,之后进行交尾产卵,通常在树皮裂缝以及枝杈和伤口部位成堆产卵,通常每堆有30~140 粒卵。产卵期一般为15~20 d。孵化的幼虫在树皮韧皮部以及形成层造成危害,很多虫体聚集在一起进行危害,造成不规则的虫道,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潜藏于韧皮部位以及形成层进行越冬。第2年4月份进行活动,再次造成危害,在树干木质部位钻蛀纵道,病情严重的形成纵横联通的大虫道,而且在边材部位有大的蛀槽形成,将木屑等排出,树液一同溢出。老熟幼虫在9月中下旬于树干的基部土壤当中吐丝缀土粒结茧越冬,第2年4月下旬越冬的幼虫再次作茧化蛹,一般为30 d 的蛹期,成虫羽化之前蛹和茧体脱离,4~5 d 后从土壤当中羽化,成虫趋光性非常明显。

2 综合防治对策

对于芳香木蠹蛾发生规律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防治芳香木蠹蛾必须认真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有效改善立地条件,合理整形和修剪,提高树体抗性,将枯枝落叶及时清除,控制和减少虫源,有效修补树洞,促进树木健康生长,加强植物检疫以及营林抚育工作,采取生物和物理等防治手段来有效防治此类害虫,并合理应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1 有效改善立地条件,合理整形修剪,提高树体抗性

在对芳香木蠹蛾进行防治的过程当中,在树木地下合理设置复壮沟或者透气井,将腐殖土与有机肥添加其中,提高土壤透气、透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土壤当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树木健康生长,避免病虫害侵扰。整形修剪主要包括休眠期修剪以及生长期修剪,将休眠期修剪工作充分做好,充分考虑树木生长特性,在秋季落叶到第二年春季萌发阶段开展修剪工作,树木在这个时期处于生长停滞阶段,树体当中的养分很多向根部回归,此时修剪对树木生长影响最小,而且修剪的伤口不易被细菌感染导致腐烂问题发生。应当充分考虑林区树木生长现状,科学制订修剪计划,按照年份分批次开展修剪工作,同时考虑树木生长实际进行截干修剪,调节其比例,将病虫枝、枯死枝、徒长枝全部剪除,提高其通风透光性,为树木生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使其抗病虫害能力进一步增强,降低被病虫害侵扰的概率。

2.2 清除落叶,消灭虫源

芳香木蠹蛾老熟幼虫主要在树干周围土壤当中结茧越冬,所以应当及时清除林区的枯枝树叶,并堆积在一起烧毁,能够减少此类病虫害的传播。

2.3 修补树洞,增强树势

树木生长年龄较长,或者各种原因导致树体伤口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愈合,再加上雨水浸渍,引发腐烂,严重地会引发树干中空,破坏输导组织,不利于运输水分和养分,对树势造成不利影响,为病虫害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发现树洞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修补,将树洞清理干净,并进行消毒,利用小石砾和水泥混合物将洞填实抹平,能够对树木寿命起到良好的延长作用。

2.4 检验检疫措施

加强苗木出圃移栽造林工作相应的检验检疫工作,发现病虫植株,及时消灭,避免其发生蔓延与扩散。

2.5 加强营林抚育

加强多树种混交林营造,借助转基因技术与杂交技术对抗病新品种进行培育,消除害虫繁殖生长的条件,受害严重的树木及时伐除,成虫产卵以及孵化幼虫阶段,停止修剪工作,以免形成新的伤口而增加虫害侵入机会,具备条件的可对土壤进行深翻,及时除草与灌溉,为树木健康生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增强其抵抗能力,有效控制和减少虫害的发生,秋季树叶变得枯黄时,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销毁,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虫源,避免其大量传播和蔓延。

2.6 人工防治

9月份老熟幼虫爬出蛀入孔时,通过人工手段来杀灭幼虫,由于幼虫体积较大,同时具有鲜明的颜色,极易被发现,可以对其进行集中杀灭,控制虫源。

2.7 物理防治措施

成虫趋光性非常明显,在其羽化的盛期阶段,利用黑光灯进行成虫诱杀,也可通过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等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进行诱杀,效果非常好。

2.8 化学防治措施

利用1 000 倍液40%氧化乐果,或者3 000 倍液高效氯氰菊酯来有效杀死新孵化幼虫,通常喷施两到三次便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可以利用1 000 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来喷施防治刚钻入树木皮下还未蛀孔的初孵幼虫。利用30 倍液80%敌百虫或者30 倍80%敌敌畏乳油来防治蛀入树干深部的幼虫。另外,在4月中旬,利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钻数个直径为10~16 mm 的小孔,深度控制在8 mm 左右,并将3~5 倍甲灵乳油2 mL 注入孔内,用黄泥封堵,来杀灭幼虫。

2.9 生物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白疆菌防治幼虫,还可人工招引益鸟来杀灭害虫。

3 小结

通过研究实践发现,为了有效提高芳香木蠹蛾防治水平,必须加强综合防治,控制和减少此类害虫对树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为树木生长提供更为有利的生长环境,确保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芳香成虫幼虫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钩臀蚁蛉幼虫各龄期体征及筑穴习性研究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为自己调香,造一座精油芳香花园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柿树夏季咋防柿蒂虫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