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如何助力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

2020-12-16明晓辉郝璞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营销界 2020年29期
关键词:实力院校高职

明晓辉 郝璞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正处在由“量”向“质”转变提升的过程中,“质”的提高关键是内涵,而内涵的发展,除了需要高职院校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外,还需要其充分重视宣传工作对打造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作用。

■ 宣传方向要对准政治“航向标”

高职院校打造过硬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是要做到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心

中西方有关政治制度优越性和执政理念先进性的争论从未终止,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未完全成熟的高校学生而言,这些争论的声音极易给他们造成困惑,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难免会面临被错误信息误导的危险。

高校宣传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信党的领导、国家的力量和人民的智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宣传工作的五项职能,尤其在“举旗帜”上要站稳立场、提高站位。这不仅是高校宣传工作者应有的政治站位,也是高校宣传工作务必要遵循的宣传原则,更需要依此来给学生树立政治信心,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高职院校要通过宣传工作帮助学生夯实信仰的基石,让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高职院校只有首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才能让学校文化的建设基础更加夯实。

(二)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宣传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澄清在形势和政策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让学生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 宣传内容要有明确“着力点”

任何宣传都要有明确的“着力点”,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也概莫能外。为了打造学校的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要在宣传内容上有清晰的界定,更要有明确的“着力点”,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一)持久宣传学校核心文化

让全校师生对学校的核心文化了解、熟知并认同,是高职院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环节。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校内宣传载体,对学校的核心文化,包括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建设目标、培养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进行长期的全面的宣传,让全校师生看得着,听得见,记得牢,让学校核心文化成为全校师生的“肌肉记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的核心文化得以在一批又一批学生中不断传播、传承,而只有文化得到传承,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才具备了良好的氛围。

(二)重点宣传学校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不仅是高职院校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抢占教育市场制高点的重要策略,特色化不仅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也可以成为学校一张响亮的名片。纵观国内外一流的高职院校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独树一帜的特色标签,无论是办学特色还是文化特色,都非常鲜明。我国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办学特色化和特色学校文化,但大多数高职院校依然处在寻找自身特色的过程中,寻找的切入点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找与相关产业的契合点,一种是找与地域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无论是哪种切入点形成的特色文化,都需要宣传工作者全面掌握,只有掌握了相关切入点,才能在宣传过程中找到更加合适的着力点。

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因依托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兴建,所以近年来围绕当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中国第一辆小轿车——“红旗”轿车时产生的“红旗精神”,学校集中打造了“红旗工匠”文化,比如:建设红旗文化“十大景观”、红旗工匠文化馆、红旗文化广场,定期举办红旗工匠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这让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在全国设有汽车专业的众多高校以及倡导“工匠文化”的绝大多数职业院校中,找到了差异化,充分凸显了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办学特色,成为了其一张真正的文化软实力“名片”,大大提升了学校在职教领域和汽车产业内的影响力,也让其“中国汽车人才摇篮”的美誉更加名副其实。

(三)着重宣传职业精神文化

学生的职业素养过硬,也是一所学校文化软实力的侧面力证。高职院校有别于综合性大学的地方是,与企业的衔接更加紧密,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更加确定,而且学生在校不到三年就要走上工作岗位,所以有必要提前进行职业精神文化教育。职业精神文化教育单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平时的宣传内容选择上要有所侧重,比如职场礼仪、职业操守等,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所了解,早日进入职业角色。学生因此而得到企业和行业认可,也有助于学校提升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

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学校在大一开学之初便会组织学生到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旧址、红旗工厂等地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接受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文化的熏陶;学生的班级按照汽车企业的班组管理方式运行;学生的宿舍按照企业要求的“5s”管理法管理……这让学生进入该校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职业文化的熏染,久而久之,那些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也便在不知不觉中深深的植入了学生的血液。

■ 宣传效果要形成“强磁场”

宣传方向对准政治“航向标”是高职院校宣传正确的大前提,内容找准“着力点”是高质量宣传的有力保证,而要想让宣传效果最大化,则需要通过挖掘宣传素材、共情式宣传及整合宣传渠道等方式形成强大的宣传磁场。

(一)挖掘接近性素材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不可或缺,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因其具有接近性,所以他们的故事更加生动、鲜活,有血有肉,更容易打动人心,也更容易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宣传,要学会在师生身边挖掘宣传素材,树立典型标杆,比如可以通过“校园十大感动人物”“最美教师”“优秀志愿者”“优秀校友”等评选活动寻找榜样,然后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身边的榜样,不是遥不可及的“明星”,他们都是在用最平凡的坚持和最普通的坚守成就了今天的自己,身边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这更容易让学生充满信心,也更容易付诸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注重宣传的共情力

具有共情力的写作是宣传内容能够深入人心的有效方式,共情式宣传可以打破空间距离,传递关爱和温暖,汇集强大的精神力量。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者在坚持以内容为王的同时,应该饱含感情的工作,将共情贯穿到宣传内容制作的全过程,生产“体验式”“浸入式”的作品,才能够被师生理解、接纳,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合力”。

(三)利用全媒体传播

高职院校要积极整合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全媒体技术,遵循信息传播规律和现实条件,针对不同平台设计宣传内容和不同话语体系,既要有新媒体的高速便捷,也要有传统媒体的深入剖析。

高职院校可以形成以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号在内的宣传矩阵,并结合微信群、QQ 群等即时通信平台,以及横幅、电子屏、宣传栏等载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及视频直播等形式,让师生和社会增强对学校文化的深度了解,真正做到“多个媒体密切配合,着力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优势互补,全天候发声”。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只有取得良好效果,才能在学校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总结

在助力高职院校打造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学校的宣传工作,要高度重视政治方向的正确性,规划好宣传内容的侧重点,形成强大宣传效果,只有如此方能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坚持信息凝聚信心、信心凝聚共识,并充分把握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即时掌握学生的信息需求,做到“接地气”宣传,“共情式”宣传,才能让每位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软实力产生认同感;传播媒介要与时俱进,全力整合宣传渠道,做到协同发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每位师生都成为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创造者、建设者和传播者;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宣传正能量,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为民族复兴大任培育祖国栋梁。

猜你喜欢

实力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实力抢镜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