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发展模式及思考

2020-12-16刘霞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投保枸杞贫困村

刘霞

(甘肃省玉门市农业农村局 735211)

近年来,玉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积极探索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产业扶贫的新路径,深入挖掘戈壁农业、日光温室、优质牛羊调引、高标准养殖圈舍修建、“五小” 产业发展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1.62%下降到目前的0.05%,并于2019 年3 月退出贫困县序列,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 产业发展的模式

1.1 立足地域优势,培育增收主业

在全市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过程中,玉门市积极扶持引导贫困户发展设施种植、特色林果、草食畜牧3 大主导增收产业。 截至目前,全市投入到户产业扶持资金4315.83 万元,扶持3023 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全市羊存栏量68.7 万只,同比增长 1.1%,出栏 37.1 万只,同比增长 4.3%; 牛存栏 0.84 万头,同比增长6%,出栏 0.17 万头,同比增长13.3%; 鸡存栏28.8 万只,同比增长15.8%,出栏13.7 万只,同比增长15.8%;猪存栏2.04 万头,同比降低7.4%,出栏1.26 万头,同比增长2.9%; 安排资金2591.78 万元,用于扶持3837 户贫困户发展温室 316 座、拱棚 461 座,种植枸杞 0.41 万亩,种植食葵、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1.23 万亩,种植业到户资金占资金总额的63%。 全市贫困户户均养羊达到10 只以上,贫困户主导产业达到10 亩以上,贫困村主导产业覆盖率达到92%以上,种养殖主导产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1.2 实施订单农业,助推脱贫攻坚

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核心,玉门市按照 “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 的发展模式,积极创新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益、务工取酬、订单销售等方式为主的带贫模式,对已注册建成的251 个种植业和113 个养殖业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产前、产中、产后融合发展的联动机制,有效解决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分散收益、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升合作社的发展质量,辐射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

1.3 开展农业保险,规避生产风险

截至目前,玉门市投保省级肉牛保险221 头,投保率108%; 肉羊保险12113 只,投保率110%; 全市贫困户共养殖育肥猪 103 头,投保率 100%; 鸡保险 4185 只,投保率 100%;设施蔬菜保险232 亩,投保率50%。 “一县一品” 保险品种枸杞投保 6577.8 亩,投保率为 93.9%; 蜜瓜保险 189 亩,投保率为63%; 藜麦12 亩全部参加保险,投保率为100%。

1.4 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

结合农村 “三变” 改革。 因地制宜打出 “光伏生财”、资源开发、绿色有机牛羊标准化创建等 “组合拳”,采取 “支部+合作社” 的模式有效流转土地1.68 万亩,扶持贫困户种植甘草、板蓝根、制种花卉等作物,养殖牛、羊、芦花鸡、鱼等家禽,汇集合力共铺集体经济 “来钱路”,切实增强基层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

1.5 开展技能培训,提升生产水平

一是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组成政策宣讲组深入村组,累计开展种植业技术培训、政策宣讲和典型引领活动17场次、1020 人次,现场指导 5 场次、135 人次。 培训覆盖到全市12 个乡镇59 个行政村,鼓舞贫困户增强斗志,树立发展信心,摒弃等、靠、要等不良思想。 二是通过采取媒体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干部入户帮扶等方式,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每周二、四晚,玉门电视台持续播放 《三农新天地》 栏目,对农业实用技术和脱贫致富带头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把扶贫政策送到田间地头,让贫困群众知晓政策。 三是采取 “请进来、送出去”、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和参观考察结合等方式,培训全市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

1.6 发展 “五小” 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玉门市针对现有扶贫产业覆盖不到位或扶持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状,制定 “五小” 产业扶持方案,大力发展小家禽、小养殖等 “五小” 产业,截至目前,全市贫困户发展 “五小” 产业2274 户,五小产业扶持资金达到1146.8 万元,其中发展小庭院经济703.466 万元,发展小家禽442.68 万元,发展小手工2 类0.7 万元,扶贫成效显著,贫困户在去年的基础上经济收入增加193.8095 万元,树立了典型示范户83 户。

1.7 打造品牌优势,提升产品质量

今年玉门市按照 “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的经营理念,通过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申报“三品一标” 产品认证。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 10 个、无公害产地 16 个、绿色食品 15 个,祁连清泉羊羔肉、玉门枸杞、赤金韭菜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新申报绿色食品9 个,获得有机产品转换证书9 个。

2 存在的问题

2.1 贫困村产业扶持任务繁重

玉门市9 个贫困村土地盐碱严重,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不完善,依靠市级薄弱的财政资金改善难度较大。

2.2 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

发展种养殖增收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部分贫困户对发展产业有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1]。

2.3 到户发展产业后劲不足

玉门市贫困户老弱病残居多,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拙,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 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下一步玉门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盯 “两不愁三保障” 突出短板和明显弱项,聚焦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突出产业扶贫,抓实抓细 “一户一策” 措施落实,巩固脱贫成果,提升发展水平,全面加快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力争实现剩余16 户56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3.2 破解贫困村发展难题

针对贫困村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在加大土壤改良、种植绿肥、拉沙压碱、浇水水排碱等措施设施的同时整合行业部门项目资金,加快实施土地改良、水电路渠等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改善贫困乡村和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大力扶持贫困村群众发展特色林果、养殖业等增收产业[2]。

3.3 做大做强增收产业

一是优先发展枸杞产业。 依托枸杞小镇建设,重点在花海镇、下西号镇、黄闸湾镇、柳河镇、柳湖乡、独山子乡、六墩镇等乡镇发展枸杞,积极培育推广适宜本土的优良品种,抓好规范化种植,打响玉门枸杞品牌。 二是规模发展人参果产业。以清泉乡戈壁温室人参果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人参果产业。 三是持续发展设施蔬菜。 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引进和推广高效优质新品种,建成一批戈壁农业产业园。 四是加快发展畜牧业。 创建4 个有机绿色牛羊肉生产、加工示范点,实现畜牛羊肉70%的出栏由活体变为产品销售。

3.4 加大科技培训

把产业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紧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 每季度开展贫困户农业科技培训不少于6 场次,通过现场指导、结对帮带、产业指导员现场指导等形式为贫困户提供种养业技术指导、脱贫攻坚政策、市场信息等服务。

猜你喜欢

投保枸杞贫困村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宁夏六月枸杞红
采枸杞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枸杞的最佳食用方法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