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0-12-15林惠娜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美术情感老师

林惠娜

摘  要:在落实素质教育并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以美术为代表的学科在社会地位上有了极大的提升,不可否认,美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积极的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124-02

1.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不容乐观,许多美术老师将主体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上,无视这一门课程之中的人文性以及文化内涵,学生缺乏一定的参与积极性,难以掌握美术学习的技巧和精髓,只能够疲于应付老师所布置的美术作业。情感元素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融合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门课程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老师可以将语言的讲解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相联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共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在主动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对美术这门课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2.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情感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小学美术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分析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营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更好的体现情感教育的实质作用及优势。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本质要求意义重大,老师需要关注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及优化,结合各个阶段的教学重难点来调整教学策略及方向,充分体现情感教育的优势和价值,让学生既能够掌握美术学习和自主创作的技巧及精髓,还能获得更多的良性体验,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1)融洽的课堂氛围。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的深远,老师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充分体现环境的引导作用和教育价值。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美术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老师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带着个人的兴趣与老师进行互动和沟通,真正的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老师只需要着眼于美术课堂教学的现实条件,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情感交流和互动,积极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将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教育教学内容融入主体教学环节,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实现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

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自我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差,因此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关注不同创造性教学策略和手段的应用要求,以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以及学习行为习惯。

(2)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围绕教材开展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教材为依据和前提,保障后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持续性以及一致性。大部分的美术学科之中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涉及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老师需要抓住这一教材的重要特点及优势,积极彰显美术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以及作用,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美术老师必须要以美术作品的有效展现为基础,让学生在自主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之中了解忧国忧民的情感,从而主动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另外,如果教学条件较好,老师还可以将课文教学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积极拓宽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观和学习实践的过程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水平,对美术这门课程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另外,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以来非常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为了揭示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内涵,美术老师需要积极优化教学内容及形式,了解这一学科教学改革的现实条件及核心要求,找准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实现这一教育形式与美术教学的完美融合,保障学生能对这一学科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及理解。其中教材分析和解读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一些教学经验较少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抓住核心要旨,只能以浅层的理论分析为主,无法揭示美术教学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内涵。对此,美术老师需要注重自我提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主动学习其他优秀美术老师的教学经验和策略,学会取长补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借鉴他人的教学技巧,实现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提升,结合美术教材中的重难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3)利用多媒体教學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提升尤为关键,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与教育教学实践实现了极为紧密的联系,老师可以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将视频、音频的播放与图片的展示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断的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情景感知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之中掌握美术学习的技巧和精髓,真正的实现自主创作。另外,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还能够弥补学生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判断力上的不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时实现举一反三,老师只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将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多媒体教学涉及的细节要素比较多,因此多花时间和精力非常有必要,美术老师需要关注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确保合理的教学比重,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及创作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的应用是一个技术活,对老师的信息化认知能力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水平直接相关,老师个人需要留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这些现代教学技术和工作的操作技巧,充分发挥这些工具的作用及优势,促进不同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自主创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良性体验,实现个人的成长。

3.结语

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小学美术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

过程之中需要着眼于学生的美术素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保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重,将更多情感元素融入其中,在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关注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及鼓励,加强不同教学元素之间的联系,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配置,促进各个教学环节的大力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课程改革,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

参考文献

[1]吴敏. 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09(09):239-240

[2]张超. 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6(11)

[3]孔婧. 情动而辞发 披文以入情—试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J].中国教师,2014(16)

猜你喜欢

美术情感老师
美术篇
情感
台上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