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议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2020-12-15刘爱民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自理幼儿园家长

刘爱民

摘  要:生活自理能力指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具备照顾自己以及具有自我服务性意识的一种劳动能力。指的就是能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为自己服务,这项劳动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最为基本的生活实用技能。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幼儿管理经验,主要通过借助自身的体会阐述会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等方面,为他人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4-0058-01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建立自身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还可以帮助幼儿自己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它还会对幼儿的未来生活提供很大的助力,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望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1.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误区

第一方面来源于幼儿的家庭教育工作。当前社会的家庭状况,使得各位家长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知识储备下工夫,从尚未出生就准备了一系列的知识教育工作,例如,唱歌、绘画等等,虽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是下了相当大的力度的,但是因此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年龄还小,对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不用操之过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己学会的。但是这一做法也就抑制了孩子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会使得孩子在琐事上要处处依赖别人,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其他人都是我的服务工作者,这一思想是十分可怕的,并且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长要从幼儿开始就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自己动手能够不断建立幼儿的自信心,能够有助于独立意识的培养。

第二方面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强化程度不够。在幼儿园内,幼儿教师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着清楚的认知,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大多数培养幼儿的智力发育和完善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并不多。另外,幼儿教师在这方面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工作培养的。当幼儿不能独立上厕所、不会穿衣服、不能独立吃饭时,教师不会主动揽下这一工作,认为家长会对孩子这一方面着重进行教育,因此并没有十分注重对这方面的训练。且部分教师虽然在部分活动中领悟到这一做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大范围的应用。

2.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首先,进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从家庭中迈入幼儿园,转换新的环境,增大了交往的生活圈,有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多个方面都在不断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更加喜欢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是不会洗手、不会上卫生间,都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使得他们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氛围。

其次,不断培养幼儿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不斷推动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的发展。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动作教育是幼儿日常生活练习中的组成部分,这一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幼儿的自我管控能力,不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促进幼儿肢体协调的发展。

3.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建议

(1)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

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并将这一教育工作贯彻到每时每刻。在幼儿园,老师们可以将动手能力纳入教育工作的范围,同时设计一些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简单的自理能力,例如,扫地、拖地等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2)不断增强幼儿的自理意识

现代社会,更多的是家长对大事小事的包揽,这就会导致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会有父母帮助自己完成,所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生活能力的范围,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首先要为孩子提供相对应的环境,不断刺激孩子对生活自理的诉求。对刚入园的小朋友则是从精神层面入手,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增加生活自理的念头。

(3)寓教于乐,增强幼儿生活自理的积极性

幼儿的思维方式更加多样化,善于模仿,简单的儿歌朗朗上口、易读易懂。进行儿歌的教育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教育方式。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的生活情景,在游戏中学会自理能力,收获成长。同时要重视不同幼儿间的学习进度,对存在差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指导,不能顾此失彼。

从儿童教育层面来讲,幼儿园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间段,所有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更多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孩子更加完善的人格,为未来的良好生活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信心,才能不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生活自理能力,使得孩子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胡杰容,马德峰.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00(12)

[2]徐勇,周克克.36岁儿童母亲鼓励话语分析[J].幼儿教育科学版,2007(03)

猜你喜欢

自理幼儿园家长
家长错了
爱“上”幼儿园
我会“自理”啦
基于实践平台提升幼儿自理能力的教育与思考
“喵星人”占领名画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想念幼儿园
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