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修辞”视域下高校外宣材料的英译策略

2020-12-15温亚楠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认同

温亚楠

摘  要:从西方“新修辞”理论出发,结合“新修辞”理论与外宣翻译的共同点,探讨了高校外宣材料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在尊重英汉语修辞资源异同的基础上,以受众认同为起点,通过梳理逻辑、信息重组和遣词造句等方法达到说服西方读者,进而扩大对外交流及合作的目的。

关键词:新修辞;外宣翻译;认同;修辞资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4-106-05

一、引言

对外宣传材料翻译即“外宣翻译”,它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受众对象的交际活动。[1]外宣翻译的常见文本有:政治文献翻译(政府工作报告、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等)、新闻文本翻译(新闻报道等)、公示语翻译(政治口号或标语等)、信息資料翻译(科技、旅游介绍等)、汉语典籍翻译(文学名著等)。[2]以上所涵盖的文本隶属于我们所熟知的“大外宣”概念,而对于个体机构的对外宣传材料英译即属于“小外宣”领域,投射到高校范围内,宣传手册、招生简章、对外合作致辞、学校官网新闻等都属于此类。

二、“新修辞”视域下的外宣翻译

“新修辞”并不是“新的修辞”,而是针对西方传统修辞理念,扩大了修辞本身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凸显受众地位,突出各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西方传统修辞学起源于演说术,亚里士多德将其定义为一种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能找到所能利用的各种说服方法的才能。[3]其目的是通过演讲、论辩、布道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更多服务于政治和宗教。而新修辞凸显了语言在交际中的地位,但其并不局限于语言的本位,也不仅限于文本中的修辞格,它更多的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在代表当代修辞理论发展的话语中,修辞是一种认知视角和认知活动,描写和呈现语言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关注如何有效运用以语言为主的象征手段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以及行为,而不仅仅局限于美学和演讲。[4]从本质上说,新修辞与外宣翻译具备一系列的共同点,使得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有机契合,其丰富了外宣翻译的理论基础,成为既功能理论、跨文化交际论、语用学等理论后外宣文本翻译的又一指导性原则。

1.以语言为象征资源的活动

从古典修辞到新修辞都离不开语言这一本位,其目的是通过话语影响受众。无论是早期的“劝说艺术”还是当代的“认同艺术”,新修辞继承其精髓,扎根于语言,被视为通过象征手段,影响人们思想、感情、态度、行为的一门实践。[5]而外宣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以语言为基础并涉及语际转换,除了对外传播信息外,同时还肩负起跨文化沟通、本国形象塑造等一系列责任,是基于语言而又超越语言的活动。

2.以受众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

西方修辞学自古将“受众”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听众是构建、交流意义的参与者,是熟知逻辑论证或辩证法的智者[6],一些修辞活动以影响受众为前提,通过演说者/作者的言辞影响受众的观点态度,甚至行为。修辞是以认同为起点,以说服为目的,肯尼斯伯克在新修辞中更加强调“认同”或“同一”,同一(identification)的概念是伯克对修辞学定义的主要延伸,“同一”来自于“实质”这一概念,自我由各种实质或特性构成, 包括物质、职业、朋友、行为、信念和价值观等。当与他人享有某些共同特质时, 就取得了与他人的同一。[7]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用外文提供本国信息的同时用信息影响读者,使其认同作者观点、态度,达到对外宣传,弘扬本国文化的目的。黄友义曾指出外宣翻译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的信息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8]因此译者不仅要考虑翻译的内容,同样要关注翻译的方式,将受众即目标读者的预期反应纳入翻译环节中重点考量,既要考虑“译什么”,又要考虑“怎么译”,既要考虑东西方修辞传统造成的英汉语言差异,又要考虑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

三、高校外宣材料翻译基本原则

语言作为象征资源在新修辞中占据重要地位,哈里克 在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hetoric: An Introduction一书中提到了四种修辞资源,其在帮助实现劝说目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汉语修辞资源的差异性可以作为衡量译文有效性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外宣材料翻译的基本原则。在以下的修辞资源中,我们分别从英汉语的平行文本出发,了解英汉语修辞的异同,旨在为翻译方法提供基本的原则指导。

1.Arguments说理论证

说理论证就是利用原因/理由去支撑结论,进而达到影响观众的目的。[9]在东西方修辞传统中,都有运用推理进行说服的方式,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出“诉诸逻辑”(Logos)的劝说方式,汉语自古以来也有“晓之以理”的劝说方法。如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下,国内外研究型高校在其官网都刊登了病毒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说理的方式阐述了病毒检测的重要性,说服读者认同高校的研究能力,并对未来的病情防控做出展望。如南开大学的研究成果:“病毒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病毒检测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隔离、诊断、救治等一系列工作的效率。南开大学与国内多所高校及相关生物医药企业的科研团队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其中的快速测试卡可在15分钟左右完成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判读、灵敏度高等优势。”[10]

再如,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成果:“A new approach to testing for coronavirus(COVID19) is to be trialed by researchers here at the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which could determine whether a person is infectious or not -even before symptoms are present. If successful, the approach could greatly simplify large scale screening for the virus and curb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11]

2.Appeals诉求策略

诉求策略是象征手段,可以引发读者的情感或忠诚、投入等态度。[12]此类修辞资源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影响受众的情感态度,以寻求共鸣,并通过权威达到让读者认同的目的。这与亚里士多德在古典修辞学中提到的“pathos”(诉诸情感)和“ethos”(诉诸人格)不谋而合,而东方修辞中也有“动之以情”的传统。在外宣语篇中,通过列举客观事实、数据、引出权威机构,或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并达到认同等均属于此策略的范围。如:“近日,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正式公布,南开大学共有56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9项。这些获奖成果涵盖了我校马克思主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管理、法学、政治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是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师近年来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咨询服务方面辛勤耕耘的结晶,是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综合实力的充分展现。”[13]

本段网站外宣新闻利用“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权威性阐述了南开大学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并利用数字的列举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达到让读者信服的目的。

再如:“Our expertise in planetary space missions, gained through projects such as Cassini, led to our involvement with NASAs Juno mission to Jupiter. Thirteen years after we joined the project, Juno finally entered Jovian orbit in July 2016.”[14]

本段展示出莱斯特大学在太空探索领域的成就:通过在卡西尼号太空船项目的相关经验,其能够参与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木星探测任务,利用众所周知的太空探测权威机构进一步证明了大学在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实力。

再如,在莱斯特大学英语教育专业介绍板块,有如下信息:

“Youve got a few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under your belt, but youre ready to build you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expertise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degree can make it happen.”[15]

此信息关注了读者的情感共鸣,以在职教师具备教学经历但缺乏相关学术知识为出发点,站在读者立场上,唤起其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第二人称的使用也更加亲切,为诉诸情感的典型实例。

3.Arrangements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是指为达到最大效果信息的排列顺序,无论是为了达到劝说、澄清事实还是追求美感的目的。[16]英汉语在信息陈述、重点突出等方面有各自的语篇特点。汉语喜欢铺陈,重点信息往往贯穿于语篇之中或位于语篇的末尾,而英文语篇的重点信息一般都会出现在开头,因此在翻译中要适当调整信息的顺序。此外,汉语喜欢通篇罗列事实,而英文则结构清晰,以板块的形式展现外宣材料。如在学校简介中,英国莱斯特大学主页简洁明快,分别从:history and campus/facts and figures/publications/ Term and semester dates 四个板块分别链接进入相关信息。[17]而国内大学简介多为大篇幅的整版文字介绍,例如南开大学简介:从历史、校训、地理位置、专业、科学研究、杰出教师、专家等多方面阐述,符合汉语洋洋洒洒的行文特点。[18]

4.Aesthetics修辞美学

修辞美学是指在象征表达中增添形式上、美学上和力量上的元素。[19]此种修辞资源一般指修辞格但又不限于修辞格。受古代骈体文的影响,汉语喜用四字格,喜用诗词方式行文,增强表达效果,但英文的语篇词格使用多集中在比喻、拟人、省略、排比等方式上。

如在国内高校网站中,对于校史的介绍采用了诗词体的表述方式,可以使汉语读者产生更多的共鸣:“忆往昔,岁月如歌。学技艺,借鉴双元,度人强体。寻自信,少年立志,与天比高,历史曾记?”[20]但在翻译中如果直译则会使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因此可以建议进行适度改写。

又如,在莱斯特大学专业介绍板块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Actuarial Science with Data Analytics MSc, PGDip Problem solver. Business analyst. Risk assessor. An actuary wears many hats, but thats what makes a career in the field so rewarding. With a qualification in actuarial science and data analysis, youll have the skills to make your mark in a range of industries.”[21]

文中斜體横线处的文字采用了排比、比喻、拟人三种修辞格,突出了精算师的多面手角色,进而让读者认同其良好的未来职业前景,达到说服的目的。

四、高校外宣材料翻译的方法

根据外宣材料翻译的基本原则——尊重英汉语修辞资源的异同,在高校外宣材料英译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逻辑梳理,保证信度

在外宣材料翻译中,首先要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可通过摆数据、列证据等方式向读者传达客观真实的信息。其次,通过逻辑梳理,使文本符合论证过程,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例如:

“当前,我们正面临创建‘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肩负‘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此句中,“双一流”指的是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42所世界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汉语在措辞上喜用“第一”等等级词汇表示阐述对象的重要性及地位,因此本句中“双一流”为夸张说法,英译时必须交代其背景,使英文读者将其置于语境中理解。再有“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体现了本校在教育改革中的先锋作用,但表述方式也略带夸张成分。综合以上分析,本句可以译为:

“Currently, we are facing bo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onstructing t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 in the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the project of establish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in 2017. We are also shouldering a historic mission of attempting to conduct a new educational mode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local development.”

2.删繁就简,信息重组

汉语中的某些阐述为了突出中心,在段落中会反复强调关键词,而英文则一般把重点放在语篇开头。因此在遇到此类的外宣语篇时,我们可以进行信息重组,删除意思相近、或有重复含义的句子。例如:

“课程中的各种活动不来空的、不来虚的、不来假的,其活动对象是要来源于真实世界,活动目标是服务于真实世界。课程实施主题的确定、项目的设计、内容的选择都要因地制宜的从现实世界中去寻找。其整体,就是真实工程(世界)。”本段中的主题词“真实”出现过若干次,段落核心点强调课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因此可以将本段信息重组,开头突出关键词,并去除冗余的信息:

“All teaching contents come from the real world and all teaching activities serve to the practical needs. It is on the basis of reality that the subjects, teaching contents and educational programs are identified and designed. ”

3.遣词造句,寻求共鸣

上文中在修辞资源中我们提到了修辞美学,英汉语中都有利用修辞格增强表达效果的传统。在外宣材料中,我们尽可能的保留词格,并根据英汉语各自特点适当进行调整。如:

“实践出真知,完整育真人。”

“Practice makes perfect.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cultivates top talents.”

此句利用了对仗的修辞方式,译为英文时,我们既可以保留此“主-谓-宾”的句式结构,也可以借用英文中现有的谚语,并对信息进行解释性翻译。

五、结语

高校外宣材料英译作为外宣翻译的一种,是学校扩大国际交流、提升国际知名度、树立国际形象的第一扇窗口。外宣文本的英译必须以西方受众为核心,以读者认同为根本,用文本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译文内容,从而达到对外传递信息、展现学校发展、促进国际合作的目的。因此此类翻译文本兼具信息型和劝说型两种功能,最终的目的是说服读者,使其认可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进而开展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大前提下,译者作为修辞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必须了解英汉语修辞资源差异,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站在受众的立场上从事翻译活动,使外宣文本真正“走出去”,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胡兴文,张健.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J].中国外语,2013(3):100-104.

[3]Aristotle. The Art of Rhetoric. Trans. H. C Lawson-Tancred[M]. Penguin Books. 1990.

[4]陳小慰.作为修辞话语的隐喻:汉英差异与翻译[J],福州大学学报,2014(2):85-89.

[5]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宋平峰.西方修辞学翻译视域下的读者意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47-50.

[7]鞠玉梅.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述评:关于修辞的定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72-76.

[8]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9][12][16][19]Herrick, JamesA.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3rd ed[M].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2005.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认同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