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诗词诵读与声乐表演专业互促融合的实践教学研究

2020-12-15马巧梅

商情 2020年45期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文化瑰宝硕果累累,经典诗词就是传统文化漫漫星河中最璀璨的明星之一。对文化的传承不仅要“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也要以时代精神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本文以经典诗词为落脚点,通过探讨经典诗词诵读与声乐表演专业互促融合的实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与机遇,以期从教育层面上弘扬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

【关键词】经典诗词  声乐表演专业  实践教学研究

引言:文以载道,文以聚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对经典诗词诵读与声乐表演专业互促融合的探讨,不仅是教育实践层面的积极求索,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定和深化。因此,这一实践探索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认知,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在于通过交流互鉴,从而拓宽文化自信渠道;在于以传承为基础实现文化创新,从而深化文化自信。而这一实践过程中,不免挑战与机遇共存。

一、困境剖析:经典诵读与声乐表演专业融合教学实践中的“水土不服”

(一)市场狭小,学生就业迷茫

就业是民生的大问题,当下社会发展大趋势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仍以就业为导向。因此,经典诗词诵读与声乐表演专业的融合,不能只顾阳春白雪的艺术传承,也要考虑学生毕业时迫在眉睫的就业问题。而就现状来看,经典诗词和声乐表演专业的融合尚处在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融合只是初级的融合,没有形成整体完备的产业链;受众不够鲜明,大部分受众分不清古风歌曲和经典诗词声乐表演化之间的区别。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经典诵读声乐表演化就只能成为流于创新形式的“花瓶”,本质上很难取得较大的成果。

(二)实践探索少,专业教师缺位

一个专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专业的师资力量,而经典诵读在声乐表演融合过程中,缺乏专业教师。这里的专业教师,不是懂声乐、懂表演的教师,而是融合汉语言文学和声乐表演的复合型教师。吟诵和声乐,特别是表演艺术中的声乐,本质上有很大差别。吟诵表面上看起来是音乐形象,实际上是文学形象。因为吟诵讲究重词不重乐,其旋律、节奏都是对文学形象的再度美化。因此,想要让经典诗词和声乐表演完美契合,想要让这一形式转变成声乐表演专业的一大特色,在学科建设中,传统的声乐表演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具有音韵学、中古汉语等专业知识背景的声乐表演教师入场。

(三)传统唱法难“出圈”,新式改编易“翻车”

经典诗词谱曲不难,甚至一大部分经典诗词在过去本就有吟诵的形式。但是经典诗词的传统唱法规则繁复,甚至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有些唱法早已遗失,继承无望。另外,传统唱法遵循古汉语或中古汉语的发音方式,对当今的百姓来说过于晦涩难懂,很难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而新式结合大多是用当下流行的方式表达经典诗词,这种形式可能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新鲜过后很容易受到观众的质疑。因此,经典诗词和声乐表演专业的碰撞实际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把握挑战:在实践教学中促进经典与专业的融合

(一)完善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衔接,让学生学习无后顾之忧

就业是这一专业融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症结。大多数学生需要就业市场的鼓励才能充满信心的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来。而这一教学和实践的衔接,需要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首先,对于学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实践导向的模塊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就业方向、提供就业岗位建议,注重应用实践,全方位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例如,举办职业规划沙龙或者请业界泰斗莅临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方向。其次,对社会来说,需要加大对这一表现形式的宣传推广,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例如,多一些《经典永流传》类似的节目,给大众提供更多的机会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最后,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也要加大弘扬力度,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引导大众积极主动了解经典诗词,让大众自发地加入到对经典诗词声乐表演化的欣赏和模仿中来。

(二)培养复合型专业教师,给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因此,经典诗文诵读和声乐表演的融合程度关键还要看师资水平。学校在开展专业之前应当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例如,鼓励对这一形式感兴趣的声乐教师进修,为这类教师提供畅通的学习途径,另外也广纳人才,鼓励具有汉语言文学背景的声乐表演教师加入。

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在一朝一夕,学校在培养这类专业教师的时候要注重方式方法,例如,组成教师团队,在团队内部实行结对子的模式,帮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由于这一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开展这一专业融合的学校之间也可以通过举办交流会等方式共同探索教学对策,力求夯实教学基础。

(三)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让经典诗文和声乐表演进行恰当的结合,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推陈出新。一方面,继承传统是根。例如,对经典诗文的深度剖析和其原本传唱方式的学习既有利于探索这一形式的本质,让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情感张力,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传承。

另一方面,推陈出新是势。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例如让经典披上时代的“新衣”,用世界流行的唱法表现经典诗词,在一定程度上,这样不仅体现了专业融合的优势,也更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述好中国特色。

三、结束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与思想沃土。教育教学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必由之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继承,也离不开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声乐表演专业与经典诗词诵读结合的创新发展,是声乐表演专业的一次突破,也是经典诗词的一次新生。

参考文献:

[1]线颖莹,金顺爱.声乐表演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践研究——评《声乐表演基础教程》[J].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20):92-96.

[2]阙晓晴.诗词朗诵与声乐演唱舞台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8,000(005):130-131.

[3]宿鲁雁.高校声乐课堂古诗词歌曲教学实践探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38(003):177-179.

[4]雷倩.高校声乐表演专业歌剧实践与教学研究——《党的女儿》实践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12-113.

作者简介:马巧梅(1975-),女,回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