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80年代至今我国武侠电影审美流变

2020-12-15贾蓝熹

戏剧之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流变审美

贾蓝熹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发生巨大转变,对政治、科技等各个方面都造成极大的影响。武侠电影是文化与经济相互结合的产物,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完成了自身的过渡与转型。从80年代起,武侠电影从内容、形式到审美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比如对侠义精神的重构,以及新型武侠的出现等。在这样的节点下研究武侠电影的审美流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武侠电影,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武侠电影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武侠电影的发展。

【关键词】武侠电影;审美;流变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153-02

一、80年代至今我国武侠电影内在审美流变

(一)对“侠义”“江湖”的理解转变

传统武侠电影以侠义精神作为灵魂,这也是武侠电影当中最重要的精神要素。就侠义精神而言,从80年代至今,武侠电影并未向深层次发展,而是在满足时代审美的同时开始对侠义精神进行解构,完全打破了长期沿用的二元模式,逐渐走向多元化。在这一阶段,人物的性格逐渐变得多样化,不再是黑白分明,侠义精神也不再是一种理想。比如李连杰主演的电影作品《黄飞鸿》系列,尽管主角仍然是正义之士的代表,但是变得更加可爱,与传统形象全然不同。再比如《绣春刀》,作品中的侠士已经开始具有利益方面的诉求。卢剑看重仕途升迁,沈炼希望寻得情感的归宿,靳一川注重自身身份的转变。由此可见,在全球化语境当中,武侠电影当中的侠义精神已经被解构,武侠人物开始拥有普通人的情感和思想,越来越大众化。

(二)电影人物逐渐丰富多元化

时代变迁的同时,武侠电影更加注重表现复杂的人性,在人物关系的处理及人物性格塑造方面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传统武侠电影当中,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二元化特征,通常只有善与恶两种,人物的情感一般都十分内敛,人物间的关系也相对较为简单,容易被观众认知和接受。比如李小龙主演的武侠电影《精武门》,主角陈真的形象就十分鲜明,属于典型的武侠英雄。再比如李连杰所主演的《少林寺》,觉远和牧羊女之间的情感十分含蓄。社会发展的同时,武侠电影中人物的内涵也开始发生变化,显得更加复杂。比如由徐克导演的武侠电影《东方不败》,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精神,同时还兼顾了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影片中的人物并无好与坏的绝对区分,东方不败显得更加温情,而令狐冲的情感也更为丰富。传统武侠当中非黑即白的江湖已荡然无存,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充满了各种争端的江湖世界。

(三)电影对“江湖”和“江湖人”的构建后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群众的思想开始发生极大变化,对不同思潮更加宽容,也更加热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几乎成为主流,武侠电影也深受其感染。

中国武侠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武侠人物以及武侠世界重新进行定义,以武侠电影《绣春刀》为例,沈练被塑造成世俗的、执着寻求情感归宿的人物;游戏化色彩更加突出,比如武侠电影《刀剑笑》,采用无厘头、卡通化的表演形式,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从而获得可观的商业效益;叙事上的组合及拼凑,比如电影《武侠》,就同时采用悬疑、武侠等不同元素,以及武术、法律、科学等多种话题元素,共同形成一个文化拼盘。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武侠电影必须面对的潮流,如何在充分满足观众需求以及追求商业利益的基础上,达到艺术方面的追求,是我们目前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四)电影创作理念逐渐商业化

相比于传统的武侠电影,特别是从80年代起,娱乐化及国际化成为武侠电影最突出的标志,武侠电影正不断地朝着好莱坞大片注重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就现阶段来看,全球性文化其实也是一种消费文化观,武侠电影审美的改变也是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体现。传统注重“真实”的审美,几乎已经被注重“虚拟”的现代审美所彻底颠覆,很多观众沉浸在虚拟的世界当中难以自拔,传统武侠电影注重内容质量的理念也完全被现代武侠注重视觉体验的理念所完全取代,刺激、大气、个性释放开始成为武侠电影新的审美追求。这种将市场放在首位的现象导致武侠电影的艺术性迅速下降。以武侠电影《十面埋伏》为例,最重要的要素反而放在最不显眼之处;而对服装、景观等视觉要素却十分重视,影片的叙事明显地屈服于视觉体验。

(五)制作技术飞速发展电影内涵却有所缺失

中国武侠电影自其诞生以来,便先天带有民族文化的基因,其发展的同时,从武术文化、侠义精神等不同的方面,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从21世纪起,武侠电影虽说在一定程度仍然反映了传统文化,但已经明显弱化。武侠电影审美理念的变化,其实是现代审美被颠覆的客观反映。以影片《新龙门客栈》为例,主角的武功并非最强,武功第一也不再是众人争相追逐的目标,反而成为剧情的陪衬,而“武”的价值也有了全新的释义。再比如影片《长城》,虽然采用现代技术为观众呈上丰富的视觉奇观,却缺少动人的情感。新时代的武侠电影更注重表面的视觉体验,文化内涵却逐渐淡化,只能一时取悦观众却无法真正打动人心。

二、80年代至今我国武侠电影外在审美流變

(一)电影对“武”的表现更加丰富

武侠电影同样也属于视听艺术,因此,通过画面来呈现“武”也是其最典型的视觉符号,它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整部作品的质量好坏。所以,对武侠电影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美地呈现“武”。从80年代开始,在“武”的呈现上,武侠电影变得更加多元化。比如成龙以诙谐幽默取胜,李连杰以竞技打斗闻名,而刘家良则注重打斗的真实感。90年代徐克导演的刀剑打斗类型的武侠电影开始占据主流,这一阶段的武侠电影都带着浓厚的奇幻风格。21世纪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不仅拉开了武侠电影大片化的序幕,同时也掀起了武侠片动作写意化的新风潮,使得武侠电影动作唯美化成为一种潮流。3D技术的快速发展,为3D武侠的出现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也促使武侠电影再次发生变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武打风格,比如徐浩峰呈现的硬派风格,乌尔善的喜剧风格,以及路阳虚实相间的风格等,不同风格的武打电影,也为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

(二)武侠电影快速剪辑手法常态化

在武侠电影当中,快速激烈的打斗与高度密集的剪辑可以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从而获得扣人心弦、紧张刺激的视觉效果,这种剪辑方式也被称作“暴雨式剪辑”。快速剪辑使得影片所呈现的武侠世界更加多姿多彩,通过快速地切换镜头来营造出动人心魄的效果,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受,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同时搭配慢镜头、特写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出武侠片独有的意境。比如武侠电影《师父》,陈识和耿良辰这一对师徒,在初次见面时,就运用了快速剪辑的方式,通过高度省略的镜头间的迅速转换以及武打招式,来表现陈的稳重和老练、耿的心浮气躁,快速剪辑使得原本缓慢的动作变得紧张而刺激,而镜头转换则赋予武打动作流畅的动感,充分体现了武术从容自若的高深境界,使得动作的内涵更为丰富,从而具备了视觉上的美感。

(三)构图精细唯美成为趋势

自80年代起,武侠电影越来越注重影片的视觉体验,通过画面构图等方式来塑造富有个性的武侠人物,不仅服装造型更为考究,颜色运用上也更注重动静之间的相互配合,画面风格越来越精细化,从而形成了完全区别于传统武侠电影的“视觉武侠”。“视觉武侠”注重打造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江湖世界,通过运用对比鲜明的色调、简单但是极具震撼力的音效、豐富多变的景观、多元的叙事方式、留白或者写实等艺术手法,来满足观众心理层面的“江湖梦”。比如武侠电影《东邪西毒》,里面虽然也采用了大量的武侠元素,比如茅屋、斗笠、桃花等,但以上事物不再只是简单的背景,而是成为江湖世界当中重要的标志。再比如张艺谋所导演的电影《英雄》,采用唯美的色调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既带给观众独特感受,又暗含了传统武侠的意境。

(四)视听语言表达不断提高

电影的出现源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进步的同时,电影视听语言也必将出现新的改变。从20世纪后期开始,武侠电影也开始尝试运用多种新的技术方法,比如电脑特效、数字技术等,武侠电影的视觉语言也因此变得更为丰富。以影片《英雄》为例,导演张艺谋运用宏大的画面、唯美的意境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视听感受,使得武侠电影大片化成为引人瞩目的潮流。同时他还融合多种中西方音乐技法,比如中国大鼓、西方摇滚以及提琴和二胡等,一方面使得武侠世界的意境更加唯美,另一方面使武侠的视听语言开始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从80年代开始,中国武侠电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孤芳自赏,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时代,适应大众审美,积极地寻求视听语言上的突破与发展,使得武侠电影审美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五)电影叙事模式的多角度化

就叙事策略而言,传统武侠具有非善即恶的二元化特征。而现代武侠电影的矛盾不再执着于善与恶的对立,叙事模式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在部分作品当中,矛盾的对立面甚至已经完全置换,比如影片《英雄》,无名原本是正义的代表,但当其领悟到“天下为大”的大义之后,却毅然放弃原本的刺杀,选择牺牲自己,不仅角色形象发生变化,影片的主题也因此转变。影片通过分段叙事的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二元叙事模式。对这一阶段的武侠电影而言,“内容为王”的理念已经弱化,而叙述方式成为影片表现的重点。由于现代武侠电影舍弃传统的理念,开始倾向于“以形赋神”,所以我们必须对“形”的深层含义进行解析,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现形式,唯有这样才能将复杂的人性、艺术的现代性等完美地融合为一体。

三、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武侠电影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内容与形式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不管是现代数字技术的大量运用,还是始终坚持对娱乐性的执着追求,都可以看出中国武侠电影为适应现代社会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不同形式的电影在相互融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未来如果想打造真正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作品,中国武侠电影必须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外来元素,要面向整个世界,做到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具备世界多元化理念,既注重作品自身的商业价值,又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在上述过程当中,中国武侠电影在审美方面必定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进而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审美体系,形成自身独有的竞争力,在世界电影当中形成磅礴大气的中国武侠电影景观。

参考文献:

[1]姜丹.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武侠电影创作综述[J].电影评介,2019,(20):82-86.

[2]刘涛.中国武侠电影的三个发展阶段[J].中国文艺评论.2019,(01):86-92.

[3]周钰棡.当代武侠电影的跨媒介生存与发展[J].当代电影,2019,(02):171-173.

猜你喜欢

流变审美
浅谈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霸王别姬:在流变中书写性别
唐宋草书流变与唐宋文化转型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