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0-12-15李响何婕刘楠

戏剧之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高校

李响 何婕 刘楠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研,对目前高校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构成与倾向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高校发展实际,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高校;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113-02

音乐文化作为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于民族音乐文化,将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形式、内涵等引入到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建设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作出贡献。

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文化,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的、世代相传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1]

音乐教育在古代就有着重要地位。古时曾提出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的“六艺”教育理论;古代歌舞乐队根据等级不同有“四佾”、“六佾”、“八佾”等乐队的排列与组合形式;《乐记》中关于传统五音“宫”、“商”、“角”、“徵”、“羽”有“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的说法;有些论著中将五音与金木水火土相关联,意在强调五音之间的密切联系;还有音乐理论中对“和”进行要求,凸显出古人对音乐化人的理解;“大音希声”、“声无哀乐论”的思想,古琴音乐中“清”、“和”、“淡”、“雅”的风格烘托出清高脱俗的处世心态;古代诗词歌赋等等,都充分说明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停留在音乐本体的层面,还折射出政治、人文、哲学等内涵,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二、高校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认知现状

(一)传统音乐理论知识了解甚少

高校学生的学习以专业课为主,音乐理论知识主要来自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音乐教材中几乎都沿用着西方音乐理论体系,记谱法都是外来的简谱和五线谱,几乎看不到传统的工尺谱。[2]对于传统音乐思想、流派、分类与风格等缺乏了解,对传统乐器如古琴了解较少,对经常提到的一些古代名曲知其名而不知其音,对古代音乐家更是知曉甚少。

(二)传统乐器演奏能力普遍不足

乐器演奏能力通常是家长作为特长发展给孩子进行课余培养的。作为非艺术类大专院校,学生对乐器的了解普遍较少,或者是乐器演奏能力普遍不足,只是学过一阵子,略懂一二,不能够精通乐器的演奏。同时,对乐器的学习较多集中于钢琴、电子琴、吉他,而对中国传统乐器如竹笛、古琴、二胡等乐器的了解较少。这和目前社会上培训多集中于钢琴、吉他等也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这也反映了对民族乐器的热爱程度不够深以及民族乐器的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获取传统音乐知识的渠道较为狭窄

信息化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而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传播较多集中于一些选秀节目,或者是当今流行的抖音网红歌曲,在这些传播方式中,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涉及很少,虽然也会有一些古风类歌曲,但是并不能很好地诠释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因此,学生在获取传统音乐知识的渠道上,较为狭窄,平台也相对较少。高校虽然会有音乐类选修课,但是传统音乐教育仍旧相对薄弱。

(四)对家乡和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甚少

传统音乐是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会有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而传统音乐的表演者日趋西洋化与流行化的特点使得受众接触传统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样就会导致传统音乐更不被受众所熟悉,更加难以被其接受[3]。学生大多数不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音乐传统,不会唱家乡的民歌,说不出家乡传承的戏曲,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流传的著名音乐故事等等,这些都是音乐文化缺失的表现。

(五)对传统音乐文化兴趣偏低

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较低,对流行歌曲、抖音网红歌曲兴趣较高。由于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与信息来源渠道的广泛,必然造成大学生对于知识汲取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兴趣来源一方面建立在音乐发展的整体流向趋势上,另一方面受到周围环境,包括媒体、信息、家庭、同伴等的影响。而传统音乐文化目前还不够流行,不够蔚然成风,仍是一种较为边缘化的文化类别。传统音乐在高校中的发展空间也较为狭小。

三、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提升路径

(一)高校学生活动中加入传统音乐文化元素

高校应开展一些以民族为主题的音乐专场活动,比如民族歌舞展演、民歌合唱、民乐队表演等,定期在校园举办音乐会,让学生感受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大学生对传统乐谱、乐器、歌曲、舞蹈的热情与兴趣;也可以以一些传统节日为契机,定期开展“戏曲进校园”、“民族乐器图片展”、“民间艺人故事我来说”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课余的活动来深化与延伸传统音乐教育的内容,使传统音乐教育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传统音乐文化。

(二)高校开设传统音乐文化选修课程

课程开设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找到传统音乐文化中能够与学生兴趣形成共鸣的点,架起桥梁,开设民族音乐赏析、民族音乐文化等课程,通过传统与现代音乐的比较,以及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同时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传统音乐文化。比如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不高,我们可以采用学唱与学演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让学生对戏曲音乐进行改编,让学生在探索创新中逐渐接纳。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设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开设古琴学习课、昆曲学习课等,让学生通过阶段性学习掌握古琴的简单弹奏技法、昆曲的基本唱法等,使学生对古琴音乐和昆曲音乐中的人文情怀都有一定的了解,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兴趣学习中实现对知识的突破和提升。

还要通过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去理解传统音乐的精髓,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精神层面的内涵。例如,中国传统音乐中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中國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所创作的,我们要让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去了解阿炳的生活,去感受阿炳对于音乐的热爱与生活的向往,体验创作者在苦难环境里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反抗,对光明的展望,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感悟和体味的。让大学生去感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坚韧精神,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4]

(三)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传统音乐文化讲座

传统音乐文化讲座和课程相结合,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音乐文化讲座,可以是对传统音乐思想的剖析,也可以是对某一个地区某一种音乐类型的具体阐释,能够让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从“模糊化”、“概念化”到“具体化”,加深对音乐中的人文内涵的理解,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结构得以补充完善,易于让学生从大家的话语中,感悟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哲理所在。此外,我们不仅可以邀请传统音乐研究方面的大家,还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人,让学生能够在面对面的接触中听到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了解艺人的传承情况以及民间传统音乐的生存情况等等。

(四)利用当地本土资源进行教育

教育的方式不仅仅只有书本教育,可以结合当地的有效资源进行实地教育。作为地处淮安的高校,就得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淮安,淮海戏和淮剧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相关剧团的演出,了解民间艺人的传承情况。此外,还有古楚州的十番锣鼓、洪泽湖的渔鼓舞都作为重要的音乐文化遗产仍旧被传承着,这些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挖掘当地的民间歌曲,通过民间曲调的学习进行文化的熏陶,从歌词中了解风土民情,从旋律的哼唱中感受民族风味。总之,了解传统音乐文化,一定要利用好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本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充分吸收养分,树立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识。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作为高校的工作者,有责任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为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赵崇.论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8,(5).

[3]冯晓莉.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

[4]刘岱,朱咏北.承前之音,启后之思——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与“人”的培养[J].音乐创作,2017,(10).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高校
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