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2020-12-15徐晓青

经营者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生活质量

摘 要 城乡居民保险制度的全面执行,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随着保障范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了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我国医疗事业的效能也得到了提高。为了进一步对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进行完善与优化,在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同时,积极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机制的深入势在必行。本文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给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发展现状给出了若干优化建议,旨在促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健康、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 生活质量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医疗资源也以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分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融合工作,对相关单位与医疗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切实提高了城乡医保待遇的公平性与规范性。基于此背景,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及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系统化、科学化得到了保障。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促进农村人口流动,提高医保公平性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初期,城市和农村由于地区单位性质上的差异,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这种差异性导致医疗保障机制出现了显著的二元特征。现阶段要想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公平配置,就要促使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之间有效融合,显而易见的是,早期阶段中具有二元特征的医疗保障制度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构建初期,多种医疗保障制度共存,在此时期,若参保人的身份发生变化,如由农民工转变为社会灵活就业人员,那么城乡医疗保险在相关待遇享受以及缴费比例与基数上,可能因不统一导致重复参保或漏保。另外,城市与农村地区在经济建设上的巨大差异,也导致医疗政策的差异越来越大,城乡地区医保制度的二元化是两个地区之间出现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现阶段城乡医保制度统一是大势所趋。一方面,该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医疗保障制度在不同地区内的统一,对现有的基层医疗体系结构进行同步完善,有利于开展基于此的分级管理,构建了体系化的医疗保险机制。另一方面,也切实缓解了前期医疗保险公平性不足的问题,改变了医保政策地区割裂的不良境况。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在推动农村人口流向城镇时能够及时转移医保关系与基金,为社会医保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二)维护农村居民医疗权益

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施,保障人群覆盖面不断扩大,依据城乡居民自身发展需求制定的相关政策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提升了人们的参保积极性,为参保人员的根本利益提供了保障,同时从宏观方面来说,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具有重大积极意义的举措。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不断深入推广,可以让更多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居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医疗保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而自主自发地办理,并通过将需要承担的相关风险进行转移,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城乡居民医保不断扩大统筹覆盖面,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完善的福利保障,相应的医疗服务也愈发便捷。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在就医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多选择,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三)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地服务农村居民

我国医疗保险起步早期,由于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医疗待遇与运行机制尚未统一,因此管理面临更加复杂的处境。城市居民医疗保险主要为城镇医保,而农村居民则为新农合,需要建立起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以及卫计部门共同协力管理的综合机制,推动两套各异的医疗保险。当前实行的城乡医保将城镇居民医保與新农合融合在一起统一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医保的运作效率,也降低了政府部门与医疗保障部门在管理中的投入。另外,城乡居民医保为两地居民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是在所享受的待遇上实现了平等,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公平。

二、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途径

(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基层医疗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城镇以及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一系列预防以及救治等相关的医疗服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基层医疗机构是广大城乡居民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医疗服务组织。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配置,就需要从大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对医疗服务的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并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持续完善。从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日常运作状况来看,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相关技术的融合与应用成了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创新内容。因此要紧抓机遇,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从精简基层医疗机构的审批与申报流程着手,进一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施进行优化,在有效提高医疗服务与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全面覆盖。

(二)高效分配农村地区卫生资源

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而乡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配置不平衡的状况。无论是居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还是农村地区的医疗管理与服务水平都相对薄弱,这极大地妨碍了农村居民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在城乡居民医疗制度体系统筹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并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居民的医疗环境,提供更加便捷、高质量的就医服务。其次,应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来构建医疗保险长效机制,以此确立城乡医保基数定级,以及财政与个人出资比例,提高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最后,要利用有限的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健全完善的疾病预防与保健信息服务网络,促使农村居民形成良好的健康管理意识,用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形式,有效降低地方医疗卫生支出。

(三)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保障一体化机制的高效运转

城镇医保与新农合保险制度的整合,从实践情况上表明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完全实现城乡居民医保的平等权利,城镇与农村地区居民医保在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上的差异,需要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平衡与调和。由于不同地区政府部门的理念、经济实力、居民参保意愿与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与效益体现上,则应该更加强调公平优先,而我国城乡地区户籍制度则严重阻碍了公平性原则作用的发挥。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突破这一界限,缩小城乡地区居民医保福利上的差距,构建城乡统筹医疗保险法律规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相应的权责、标准以及分工协作机制,确保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能够有序、稳健地运行。

(四)构建统一、完善的医疗保险信息服务平台

以省级为核心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可以杜绝过往重复参保、遗漏脱保以及信息不全的不良情况。另外,医疗保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还需要共通共享地方户籍信息数据,积极探索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的登记办法,对未参保的居民进行深入调查并分析原因,打造完整、完善的医疗保障信息网络。此外,对于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开展及时的升级与优化,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跨区域、层次业务的协同合作,在保障居民医疗保险信息安全性的同时,加快医疗保障掌上业务的建设,提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与便捷性,促进城乡居民医疗报销结算时效性的提高。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实现了城乡区域的全面覆盖,这项普惠性的保障制度也体现出了更加公平的特征。但该体系在推进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阻碍,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理顺医疗保险管理机制,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惠及更多农村居民,让居民能够早日享受到更高水准、更加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

(作者单位为莒南县筵宾镇便民服务中心)

[作者简介:徐晓青(1986—),女,山东莒南人,本科,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刘小鲁.中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7,40(03):169-192.

[2] 杨晓天.湖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试点:实践、效果及難点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7(07):59-63+134.

[3] 王超群,李珍.中国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制度性缺陷与改革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27-37+164.

[4] 田勇,殷俊.“依托医保”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可持续性研究——基于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的比较[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02):91-101.

[5] 王雨璇,张霄艳,张晓娜.全国统筹视野下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研究[J].当代经济,2019(07):148-151.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生活质量
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关注儿童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