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生命全周期,聚焦老年健康促进

2020-12-15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原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

保健医苑 2020年12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老年人社区

文/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 原北京医院院长 王建业

世界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老龄问题从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以后已被公认成为一个全球的大问题。1992年联合国第47届大会召开的老龄问题特别会议一致通过了由中国等30多个国家提出的《老龄问题宣言》。伴随新世纪的步伐,到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1%,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国民对健康的需求快速增长,老年人在关注寿命延长的同时,也关注个体功能的完善、健康状态的良好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仅靠加大对老年病防治的投入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引进新的观念,在老年人中倡导健康促进活动,在保证社会公正的前提下,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老年人享有健康的关键策略和基本途径。

2015年3月4日,原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批复在北京医院设立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成立是我国老年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在开展相关老年疾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的同时,更关注示范推广老年医学适宜有效的高水平诊疗技术,针对老年健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及时将国内外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并进行有效推广,构建老年疾病防治网络,定期发布中国老年人群健康状况报告、老年重大疾病监测及防治报告以及老年人用药综合评价报告,预测老年人重大疾病发病和死亡、疾病负担、危险因素流行和发展趋势,推动国家老年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开展老年健康促进活动是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老年健康促进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它告诉人们为了促进健康需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老年人健康促进更是一种促使老年人选择健康行为,协调老年人和环境关系,创建老年人更加健康美好未来的基本策略。老年健康促进不仅涉及老年医学知识,而且还涉及老年社会学、心理学、卫生管理学和环境建筑学等,可以说在老年人群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成立以来聚焦“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和“健康老龄化”的战略需求,在老年健康促进领域围绕以下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倡导制定促进老年健康的公共政策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将全国卫生领域,特别是老年医学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动员起来,让他们成为老年健康的公共卫生政策强有力的倡导者,在全国两会上为老年卫生工作建言献策;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战略部署时都突出了老龄健康服务等关键问题,把老年卫生工作列为优先考虑的领域,把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放在决策者议事日程的重要位置。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组织全国老年医学、运动、康复护理等各方面专家反复论证,把“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列为国家“十三五”科技部重点支持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将老年健康的影响因素、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老年常见疾病防控、老年康复护理技术研究以及主动健康和老年服务科技示范与应用推广等进行协同和攻关研究,成为科技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创造支持性环境,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健康的责任感

老年健康促进是一种促使老年人选择健康行为和强调全社会的责任,协调老年人和环境关系的行动,老年健康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还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家庭稳定等。因此,需要开展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教育,提高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社区和家庭对老年人健康的责任感;增加政府和个人对老年人健康发展的投资;它包括打破界限实现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以及私人机构之间的大合作;增加城市、社区和家庭保障老年人健康促进所需的基础设施;巩固和扩大老年人健康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老龄健康司,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工作的重视。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的专家们利用各种机会向老年医学工作者、公众、决策者传播科学信息,提供政策建议,诠释社会对老年人健康的责任。

三、强化老年人健康社区行动

健康促进只靠卫生部门一家是远远不够的,要把社区中所有部门、组织和志愿者都看作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他们是健康促进的重要资源,只有进行广泛的社区动员,使社区组织广泛参与,充分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老年人健康目标。健康促进的基础是社区,尤其是社区领导层,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领导从政策上对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活动的支持,力争把老年人健康促进纳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研究社会环境对老年人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社区条件,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应当成为社区建设工作和为老年人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社区服务发展中应重点考虑老年人的福利设施,如老年公寓、老年之家、养老院、老人日托所、老年医院、流动保暖餐车、报警电话网及家庭服务工等。老年医学专家们通过信息和教育提供给老年人和社区工作者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我们在社区开展的预防老年人跌倒、预防尿失禁和预防失能等活动,用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行为武装老年人、家庭和社区。

四、培养老年人及医养服务人员的个人技能

应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健康促进活动的积极性。应使所有老年人认识到,其健康问题不只是个人或家庭的事情,还是整个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个人不但要珍惜和不断促进自身的健康,还要对他人、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健康承担义务;健康不但体现着个人身心状态的完好,还关系着全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专家们通过倡导在养老机构建立社区医生、护士和护理人员等的老年医学医护团队,研究适合中国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老年医学医护团队模式,在养老机构建立老年医学综合评估体系,对养老机构安排老年科医生和专业护士定期上门巡诊,研究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全人医疗模式。医务人员能够对谵妄、跌倒、功能依赖和用药过多等现象正确处置,将老年人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

专家们还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向老年人群和老年照护人员提供健康信息,培养其服务于老年人的技能,内容涉及健康保护、老年人退行性疾病的防治和慢性疾病的康复咨询等;对影响健康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膳食问题、缺乏运动、不良心理进行干预,促进和鼓励行为改变的活动,呼吁把健康促进的概念变成行动。

老年健康促进是一种双向反馈模式,它不仅促使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行为习惯,积极参与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群体保健,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和上级领导部门要倾听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并与他们讨论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干预策略和计划,即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通过共同讨论老年人健康促进的意义,最终吸引所有老年人积极参与,并使学术研究与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密切联系,提高健康促进的效果。

五、培训临床医务人员,调整老年人卫生服务方向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临床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及时予以更新、提高,使其由传统生物治疗转为向人群提供生物-心理-社会学的综合性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老年人由于多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迫使医生和患者做出选择,因此对老年人传统的专科模式受到挑战。老年医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体现的是“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关注的是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态。对老年人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服务:现代老年医学的中心思想是全人医疗,应照顾老年人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层面的需求;对老年人进行全程照料:即负责老年人后半生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全过程,强调医疗管理的连续性。对于老年人,应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由医生指导型转为共同参与型,医疗费用也由限制性消费结构向疏导型消费结构转变。健康促进是一种双向的医疗保健服务,要求重视人而胜于重视病,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老年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社区大作战
《老年医学研究》对作者署名的要求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