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主张的提炼与表达

2020-12-14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优秀教师张力

·策划人语·

教学主张,已经成为当下教师议论的热词。不知从何时开始,优秀教师尤其是特级教师都给自己的学科教学冠之以“某某语文”“某某数学”之类的标签,甚至出现无主张不成名的怪象。如果你再细细琢磨“某某”的意蕴与内涵,更是异化现象迭出:有的已经溢出学科的范畴,有的生造一个令人费解的概念,有的与自身的教学实践完全脱节……教学主张即是对教学所持有或倡导的观点,当然这样的观点是居于教学思考的核心地位的,影响着教育價值判断与教学实践反思;同时,教学主张也是对教学行为的见解,当然这样的见解是稳定的、持久的、一以贯之的,照耀着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评价等。

由此可见,教学主张并非“空穴来风”,也不可“七宝楼台”。它深深地扎根在教育实践的土壤里,是自然生长起来的教学思想之树,是滋养课堂教学行为的源源不断的精神“活”水,是形成教师“这一个”的独立教学品格与课堂气象的灵魂支撑。

我们的视野还可以再宏阔点,从教学主张向上仰望,就会发现它其实是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在教学这个环节或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与生动表达;从教学主张向下张望,就会发现它其实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得以积淀形成的思想聚力与行为聚焦。如果再诗意点表达的话,其实教学主张是教学风格“遥远的目光”,是教学哲学“水中的倒影”。

那么,教学主张从何而来呢?我们既可以依托个人的教学优势进行总结和概括,它更多的是基于确定性的稳定结构;也可以从个人的立场观点进行演绎和阐述,它更多的是朝向可能性的开放结构。教学主张又该如何表达呢?无论是“关键词”,还是“主题句”,抑或是“阐述语”都要力求抵达三个特质:一是标识度,即能够彰显“我”的独特思考、独创探索、独有表达;二是黏合度,即能够遵循“我”的教学行为准则并且并行不悖;三是张力感,即能够包容“我”对教学思考的迭代,也能包容“我”对教学探索的进阶。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邀请了高校教授、研究学者、指导专家、全国名师、优秀教师等作者,基于不同的立场,透过不同的视角,来呈现教学主张的应有之义与抵达路径,以期引起大家的反思与争鸣,从而让教学主张更有定力、更有张力、更有生长力。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优秀教师张力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优秀教师辞职终究是教育损失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三)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三)
方寸之间
浅谈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江西:优秀教师省内5A、4A级景区可免门票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干式复合张力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