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展

2020-12-14

当代党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英才重庆人才

编者按: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培优做实以“重庆英才”为统揽的人才政策、项目、活动,在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整合推出重庆英才计划

贯彻中央关于人才项目优化整合的要求,将重庆市原20余个重点人才項目进行全面梳理,按照“高端引领、梯次配置、整体开发”思路进行整合,出台《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措施,计划5年遴选支持优秀科学家、名家名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000名、团队500个,给予入选人才最高50万元人才奖励金、200万元研究支持经费,并提供系列便捷优质的服务。2019年,389名人才、95个团队首批入选重庆英才计划。支持对象中,4人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重庆时隔7年再次获得该奖项;3人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支持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

成功举办重庆英才大会

聚焦国际化、高端化、市场化,2019年11月9日—10日,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主办重庆英才大会,180余名全球知名科学家、大学校长、行业领军人物等重要嘉宾,以及1.5万余名优秀人才带着技术、成果、项目齐聚山城,参加2019重庆英才大会。大会精心策划“会、论、谈、演、赛”等36场活动,签约引进紧缺急需优秀人才683名(其中博士262名)、项目248个。

扎实开展“百万英才兴重庆”活动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靶向引才、市场化引才,新建人才工作联络站15个,建立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举办“民营企业引才服务月”、“博士渝行周”等引才活动140余场,新增中外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45名,引进各类紧缺优秀人才7000余名。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揭牌。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所“双一流”高校签订校地引才和实训合作协议,人才集聚步伐进一步加快。

做大做强人才发展平台

着力打造育才平台。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实现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313名;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与市属高校联合举办人工智能、微电子、软件等6个二级学院。建设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高校4所。新(创)建职业教育国家示范校10所、国家级重点学校56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

着力打造聚才平台。新增超声医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新加坡国立大学、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渝建设新型研发机构65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784家。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达16336家、高成长性企业达1184家,分别较去年底增长48%、99%。全市共有院士专家工作站88家,累计引进院士181名。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累计达83个,新招收博士后304名。

着力打造转化平台。建成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创新园区41个,加快推进两江新区、永川区、猪八戒网络公司3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平台390家,其中国家级86家。

不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设立以重庆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的重庆市杰出英才奖,推荐34名重庆英才计划入选者担任市级“两代表一委员”。开展“重庆英才·近悦远来”专题宣传,选树创新创业先进人才典型39个。向21所高校、4个区县投放周转编制近4800个,增加高、中级岗位近6000个,科技成果完成人享受奖励最低比例提升至70%。出台“1+10”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畅通特殊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744名特殊人才获得高级职称。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下达3万套人才公寓建设目标,全市累计推出人才公寓2.6万套,提供定向配租住房5.3万套。

猜你喜欢

英才重庆人才
重庆客APP
诚聘英才
人才云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