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把握教育现代化过程和教育强国目标的关系

2020-12-14宋珍妮王国胜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教育现代化

宋珍妮 王国胜

【摘  要】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里,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教育发展与“五位一体”建设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所以,科学把握教育现代化过程与教育强国的内在关系,并理解推进教育现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的客观必然性,是理解习近平教育思想深厚意蕴的前提,也是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治国理政

引言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总书记延循前两卷的思想主线,立足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着力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落脚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路径点,以治国理政的历史站位对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进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教育实践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总是伴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目标同向发展的,并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人才、理论、以及精神文化支撑。基于此,不管是任何时代,教育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1.何谓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

如何理解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内涵呢?可以说,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包含两条内在主线。一条是隐性现代教育精神的形成,另一条是显性的教育政策、内容、路径等表征性因素的更新和升级过程。现代教育精神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及价值观内核的丰富和革新,它由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所锻造,又反过来指导或制约现实教育事业。现代教育精神的核心是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做到鼎故革新。教育现代化的显性因素是人类改造教育实践的现实活动,既是检验教育精神科学与否的标准,也是衡量教育成就的直观参数。教育现代化的两条主线是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的关系,它们形成的合力共同塑造着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样态,而教育现代化进程又直接关系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所谓教育强国,就是综合考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隐性和显性双层要素,立足国家战略全局高度,以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为最终导向,通过教育现代化实现“四强”联合。

第一,思想理论强,这是教育强国的首要特征。思想是行动的指引,任何民族要在世界安身立命,就必须建构一套能够指导本民族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对于中国而言,这套体系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同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的科学理论。就当下而言,就是在继承好前几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集体智慧的前提下,深刻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增强抵制外来错误思潮的定力。

第二,教育体制强,这是教育强国的制度保证。“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教育制度)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其中学校教育体制和政府教育管理体制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总书记多次强调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据学生情况,灵活制定教育举措。政府部门要在大方向上把好关,将人民对教育的期待同教育发展实际相契合,使教育体制成为反映人民意志,解决实际问题的产物。

第三,教学队伍与设备强,这是教育强国的显著特征。中国教育要走出国门,赶超世界其他国家教育事业,就必须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人才。一方面,当今世界在互联网运作下,呈现出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这为世界各国进行理论探讨、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优质的教学设备既是提升我国教学质量的前提,更是同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互动,取长补短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立教之本,这一群体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新时代下教师必须科学定位自身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既要练就过硬本领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积极学习和善于应用最新的教学设备改变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第四,人才素质强,这是教育强国的核心特征。思想理论引领教育体制变革,教育体制的与时俱进为教学主体与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的发展空间,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相互支撑,共同决定新时代教育强国目标的第五个向度,即人才素质的高低,这是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终极目标。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和人才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只有尽一切可能,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氛围,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完成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为实现中国梦打好人才基础。

2.深刻理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性

新局势催生新思想,总书记在《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从横向上看,这是基于我国同西方教育发展的现实差距做出了科学决策。一方面,我国高校同世界其他国家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在QS、ARWU、US News等较为权威的世界高校排名榜中,我国上榜的顶级高校名次并不靠前。虽然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跻身排名榜,但总体实力上仍稍逊色于世界名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实力强弱不仅直接关系学生的发展,而且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国际形象。因此,加快追赶世界一流名校,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我国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同西方国家相比相对不足。以美国硅谷和我国北京中关村为例,仅2015年硅谷新增专利技术在全美区域的同年新增比例中已达13.4%。截止2016年其吸纳了近60名诺贝尔奖得主和数以万计的国际型人才。而走在我国高新产业前端的中关村,其人均发明专利数量远低于同期的硅谷。在2011年的数据统计中,在对创新集群万人评比专利时,成果仅为同期硅谷数量的四分之一。虽然近些年,我国也在针对硅谷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进行本土化借鉴,但就目前发展成效而言,我国的高端技术创新之路仍任重道远。

从纵向上看,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教育梦的继承和深化。建国初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较为落后,毛泽东同志据此提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希望通过振兴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尽快使我国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将我国教育事业的兴盛同国际格局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育工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充分彰显了邓小平同志的大局观和时代观。进入新世纪,江、胡两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度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在“科教兴国”理念指导下,将我国教育事业推向新高度。新时代境域下,来自纵横两个维度的现实需求和总书记对我国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要求必须摆正教育站位,正视教育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促进生产与改造社会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李莎.试论教育体制理论的生成[J],教育研究,2019(01):122-130.

[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6.

[3]鄧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作者简介:宋珍妮(1994—),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王国胜(1962—),男,河南漯河市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教育现代化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科学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