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依照拓片编目规则对公共图书馆馆藏拓片编目的必要性

2020-12-14葛娜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8期

葛娜

摘 要:石刻拓片作为各公共图书馆所藏的历史文献资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的前提,必须是依照标准进行的整理。而编目工作是拓片整理的第一步。本文从公共图书馆职能出发,对拓片按照编目规则开展编目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

关键词:公共图书公共; 拓片整理 ;编目规则

石刻文献作为能够客观反映历史上某一地域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实物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石刻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拓片作为保存石刻文献内容的主要手段,在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当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共图书馆作为石刻拓片的主要收藏单位,就必须肩负起对拓片的整理和保护工作。

一、保存石刻拓片的意义

拓片是指用纸、墨将金石等铸刻器物上的文字、图案拓印下来的墨本,尤以石刻拓片为数众多。由于石刻多存于自然条件下,历经成百上千年的磨砺,加之人为因素的破坏,石刻多有磨损,而石刻文献也亟待保护。

随着全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石刻文献关注程度的日益提升,石刻文献保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石刻拓片的保护和传承,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例如山西省图书馆就于2010年启动了“山西民间石刻文献拓制保护工程”,有计划地对全省范围内所存民间石刻资源进行了拓制保护。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至今已征集到了近二十个县市的5000余件新拓,这对山西省内的石刻文献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拓片作为一种古老的保存金石文献的方法,其拓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技艺。加之拓片能够以原尺寸保留石刻内容,因此,妥善保存石刻拓片有着传承传统技艺和保护石刻文献的双重意义。

二、公共图书公馆对石刻拓片的整理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国家公布的标准、规范对馆藏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建立馆藏文献信息目录”。因此,对石刻拓片的保护工作必须在对其进行文献信息整理的基础上开展。

(一)公共图书馆对拓片的整理工作

公共图书馆对拓片要进行征集与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整理工作。对拓片本身要依照标准开展整理排序和数据信息采集工作,之后按照规范入藏;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要按照规则进行编目,并建立数据库或编制文献联合目录。以此实现拓片的规整有序、查阅方便,并能够更好地保存拓片,利用文献。

(二)拓片编目规则

标准化、规范化地著录馆藏拓片相关信息,是公共图书馆对所有馆藏文献进行编目的基本原则。根据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组所编著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规定,拓片的著录项目主要为以下几项:

1、题名与责任说明项。题名项需依据明确题名或依前人习见题名著录;责任说明包括撰文者、书篆者和镌刻者等责任者并依其顺序著录。

2、版本项及其责任方式。该项内容包括传拓形式、墨色等。

3、刻立项。该项包括刻立地区、刻立年代及传拓地、传拓者、传拓年等。

4、载体形态项。该项包括数量和尺寸。

(1)数量,即拓片的张数、册数、开数、叶数、轴数等,用阿拉伯数字著录;数量单位要选择合适的术语,如张、叶、册等。

(2)尺寸,即拓片着墨部分的尺寸,以cm(厘米)为单位,著录为“高×广”。

5、附注项。凡关于以上项目需补充说明的内容,皆可著录于本项。[1]

此外,在实际编目过程中还需此外,还应对以下信息加以著录。

(1)客观题名。先著录首题,再著录盖题。

(2)墓志需增加“行款”著录项。

(3)馆藏号。方便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和进行馆藏资产的管理。

三、依照编目规则对石刻拓片进行编目的必要性

依据公共图书馆职能,规范著录拓片数据信息,是公共图书馆整理和开发利用拓片的必然要求。

(一)保护文献资源的需要

集存文献,实现国家文化遗产的保存,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与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条规定,公共图书馆是担负着“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的公共文化设施。文献典籍是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不论是馆内的旧藏拓片,还是通过采购、接受捐赠获得的拓片,公共图书馆都必须担负起整理和保护的责任。加之多数省级公共图书馆都保存有旧拓,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专门保护。而对馆藏石刻拓片进行编目是公共图书馆严格执行妥善保存馆藏文献的必然要求,因此从保护历史文献资源的角度而言,拓片编目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文献资源进行标准著录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文献内容、数量的激增,和国际化的文献资源传递日趋频繁。要提高文献的使用率,为更广范围更多数量的需求者提供高效的服务,就必须实现文献资源著录的标准化。对我国特有的石刻拓片资源进行著录,我们普遍采用的是《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的拓片编目规则。这一标准,可以在体现拓片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的现代图书资源编目的项目,形成一套规范化、现代化、可广泛适用的标准体系。

(三)为拓片的数字化提供基本数据

对历史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将原本的纸质载体转化为扫描图像或全文本数据。将石刻拓片数字化,使其文献内容及相关数据通过标准体系得以精确记录、储存和进行备份,可以克服纸质载体在保存方面可能存在的各种困难。但是,如果只是数字化处理出的单纯的图像文件,在对其进行检索的过程中必定存在检索困难等问题,所以作为能为拓片数字化提供必要基本数据的重要环节,拓片编目工作必须走在前面。如此,即可在进行图像数字化的同时,将拓片的各个著录项目也必须相应地完成“数字化”,也即使用 CNMARC 格式进行石刻拓片编目[ ]。对历史文献开展数字化工作进而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大势所趋。因此,做好拓片的编目工作,是为加工CNMARC 机读数据格式各字段打下扎实基础。

(四)为读者查阅提供依据,履行社会教育功能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查询服务。在存藏体量为数千乃至上万张(件)的拓片中,要准确快速地为读者找到所要查询的拓片,就必须要对拓片数据进行准确的登记,以便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读者是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前来查询基本资料,但我们也常常遇到前来咨询的读者并不能明确提供希望查询的石刻题名或石刻内容,只能够表达出大致的查询方向。例如有读者提出希望找寻某一地区某一姓氏的墓志,用以修家譜;有读者只提出要查询某一朝代(年代)的拓片;有读者是出于好奇,想看看拓片是什么样子的。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拓片的阶段,要对拓片有较深一层的了解,并对各个项目进行细致准确的著录,提升自身业务水准,以此在为读者提供参考过程中,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此外,我们要注意甄选拓片中能够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等内容的拓片,为诸如少年儿童及有意愿参观拓片实物的读者进行展示。在使其领略传拓技术的精妙的同时,也能够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但纸质拓片较易破损,在为读者提供查询服务时,也要注意保护好拓片本身。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在拓片的整理与保存、利用方面,仍需要从基础工作入手。编目作为最基本的著录工作,需要的是工作人员扎实而细致的工作,和各馆际的交流合作、互通有无。要从实际的基础工作入手,让拓片的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同公共图书馆的各项事业一起,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积极而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 袁玉红.国家图书馆石刻拓片的数字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