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2020-12-14张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智慧

张彩

[提要] 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是对传统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化升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目前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已有一定的发展,从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技术方面分析其具有可行性,也有地方为其进一步发展做出实践,但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仍受到政策、资源、信息安全、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未来还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开发、培育专业人才、保障信息安全等方面对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进行优化。

关键词: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8月28日

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确立的主要养老模式,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在于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医疗养老服务,可以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为此,借助互联网、大数据、5G和云计算等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医”、“养”结合困难的问题,创造精准对接需求、全面覆盖城市社区的智慧医养结合模式。

一、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内涵及可行性

(一)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对老龄化社会和老年人养老医疗需求变化的回应,是集医养护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是对传统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化升级,以网络信息化为支撑,借助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医疗养老服务提供中有效运用,提升医疗养老资源使用效率。

(二)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可行性分析。首先,国家政策支持。2012年,全国老龄办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智慧养老,首次提出“智能化养老”理念。2013年,《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主要任务包括“发展社区健康养老、鼓励医疗延伸至居民家庭;提升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2017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在5年内建立50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2019年12月,《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中囊括着健康监测、居家服务机器人、互联网咨询等项目。从国家政策来看,对智慧型医养结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医养结合指明了发展方向。其次,顺应市场需求。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而老年人更容易发展慢性病,对日常医疗、护理等服务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老年人对于新兴科技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老年人的需求更加重视质量和个性化。智慧医养模式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将专业化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建设更加优质舒适的养老服务体系。再次,技术提供保障。提供电话网络、老年人智能穿戴设备、生命体征监控设施等多种现代化智能技术,搜集老年人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云计算平台等完成老年人体征评估。人工智能适老化产品的研发是科技与养老的融合,此类产品功能强大,上海某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已开发出多项功能,包括安全照护、健康监测、生活照料、精神陪护等,目前已推广应用,提升了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舒适度。大数据、物联网等实现数据联通,保证医疗的远程结合,实现老年人健康预警、及时就医。

二、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案例介绍

在5G网络、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智慧社区医养结合已有一定的发展应用,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对线上的交互、线下的人工智能关注度越来越高。介绍以下三个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来分析目前社区智慧医养结合的应用。

北京朝阳区“健康e家养老计划”为老年人发放智能检测设备,全天候对老年人的生命体征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该智能设备还有一键呼救方便老年人操作的使用功能。智能设备还可以将信息上传,进行实时分析,借助互联网再发回社区服务中心,医生和家属可通过移动设备随时查询老人健康数据。

上海周家渡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在提供传统医疗、养老服务之外,还为老年人设置了人工智能服务站。该服务站中的悠扶机器人操作简便,可以帮助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随意走动,像它的名字一样慢悠悠的将老年人从椅子上扶起来。自助体检机器人省去了老年人去医院的麻烦,方便自检和初检,覆盖项目也比较全面,如果体检出现问题,服务中心可以安排远程看病问诊,在线完成就医。除了人工智能外,该中心还建立了智慧养老数据中心,整合各类资源。

濱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社区医养康复服务中心重视老年人信息的搜集与统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运用互联网结合医养服务,开发建设智能信息管理平台,使养老服务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截至2019年6月,该街道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已完成评估1,256人次,确认医疗护理1,256人次,确认居家护理162人次,医疗护理确认率达到100%,居家护理确认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有8,000多名老人成为家庭医生签约对象,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应用连接线上与线下,传递养老医疗服务。

三、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难点分析

目前,我国智慧医养结合发展还未形成规模,产业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受到政策、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人才这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政策存在短板。智慧医疗与智慧养老政策数量目前还很少,目前少数政策的落实也存在困难,医疗与养老相结合其界限并不明确,各个部门之间工作内容交叉,产生相互推诿的问题,相关政策还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以完善。

(二)数据资源共享不足。高效运行的现代化智慧医养数据平台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需要由医疗与养老涉及不同的主体相互合作。例如,智慧医养结合包括技术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合作,但其因利益关系并不能做到资源的互通,这就导致大数据在医养结合方面应用存在制约,各个机构或部门汇聚的数据总量制约,数据的使用也有相关权限。

(三)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高速发展的大数据、5G网络,提升医养结合效率的同时,数亿条信息的交汇导致信息安全问题。首先是老年人健康养老信息的泄露问题。一方面各种操作软件存在安全隐患,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各种漏洞侵入,获取老年人的各项信息,非法获利;另一方面数据通过智能化搜集本身存在信息错误风险,工作人员对操作系统的不熟悉、操作失误都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最终对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产生误判。

(四)专业化人才缺乏。智慧医疗养老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支撑,人才包括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高校专业教育还未建立,专门对口的智慧医养结合人员少之又少。目前,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在人才方面存在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如,养老护理员数量相对慢性病老年人数量大大不足。养老护理员大多由下岗再就业女性职工构成,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左右,大多仅能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信息化养老服务提供困难。此外,医疗、养老直接服务人员的工资普遍不高、缺乏福利性保障、晋升无望,使专业化人才流失率高。

四、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精准结合模式优化建议

根据以上问题,结合实践案例,从顶层设计、技术、人才、信息四个方面给出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首先,政府部门要为智慧医疗、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营造良性发展环境,使之能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下茁壮成长。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地方政府对智慧医养行业的指导作用,细化法律法规,规范医养结合,引导医养结合机构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加强激励,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税收方面减免、建设用地规划、PPP合作、给予奖励等措施,明确进入门槛,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等进入智慧医疗、养老产业。政府部门还应利用先进技术,建立跨省市的智慧医疗养老服务云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

(二)加快技术开发,填补市场空白。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应加强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数据处理应用,加速数据处理与融合,构建可扩展的医养数据融合系统。加快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发展,填补目前市场的技术空白。针对不同老年人需求,开发适老化产品,方便老年人简化操作步骤与流程,增加智慧医疗养老产品选择的多样性。通过数据分析医养结合资源的配置状况、价格匹配度,配置匹配社区需求的医养结合资源,开发匹配适合老年人经济状况的各类产品。

(三)培育专业人才,提供人才保障。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模式需要不同专业人才支撑,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吸收,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培养渠道,培养医养结合服务人员。除专业医护外,可以对低龄老年人进行基础培训,使其扩充到智慧医疗养老护理员队伍中来。增设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相关专业,通过各种培训教育培育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另外,加大对人才的吸收,通过加大宣传、提高待遇、提供发展机会等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四)保障信息安全,加大监管力度。智慧模式的医养结合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信息安全对智慧医养结合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明确操作细节,避免操作失误。采用先进的密码防护、人脸识别等保护老年人的重要信息,做到零失误、不泄露。在思想上對老年人进行一定的宣传,让其自身也加强对信息保护的意识。其次,加大对信息使用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惩罚机制,老年人、家属、行业与政府部门都是信息安全的监管主体。信息的安全使老年人放心接受智慧产品,有利于智慧医养结合模式的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刚,杨彦荣,王远白,等.智慧医疗:大数据助力大健康[J].当代贵州,2016(035).

[2]冯杰,郑泓.城市社区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建设策略[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7(06).

[3]王志学.沾化区富源街道开启养老新模式[EB/OL].http://www.binzhouw.com,2018.6.25.

[4]唐玮.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探讨[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9(01).

[5]季文飞,蒋同海,王蒙,唐新余,陈光.基于语义元数据的医养数据融合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0.37(05).

[6]马丽丽,陈娜,汤少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政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04).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医养结合智慧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