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显微外科、常规手术对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治疗价值

2020-12-14郭昌贵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2期

郭昌贵

【摘 要】目的:了解显微外科、常规开放性手术应用于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具体作用。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称之为研究时间,期间我院共计60位患者接受治疗,随机将其做出两组划分,即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人数平均为30位。常规组采取常规手术,研究组采取显微外科手术,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与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的效果明显要强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常规开放性手术

【中图分类号】R4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2--01

功能区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是临床常见的脑外科疾病之一,由于病灶位置较为特殊,具有对颅内大血管或静脉窦造成累及、位置深、瘤体大等特征,会造成手术难度、风险的增加。常规的手术治疗,可能出现被迫残留的部分病灶从而增加患者术后复发风险[1]。因此,选取更为适宜的手术方式非常关键。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有效提高多种手术操作中的精准度,对保障手术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显微外科手术、常规开放性手术应用于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具体效果展开对比与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称之为研究时间,期间我院共计60位患者接受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为28位,女性患者为32位,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3-62周岁,平均年龄为(35.34±6.23)岁。随机将其做出两组划分,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手术,研究组采取显微外科手术。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加入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配合能力,依从性强。

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伴有冠心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因个人或家庭等因素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手术在全麻的状态下开展。

1.2.1 常規组 该组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操作者于直视下切除病灶,备血1400ml。

1.2.2 研究组 协助患者行仰卧位并应用Mayfield头架对其头部有效固定,将MRI、CT、血管造影等检查作为依据,开展头皮切口与骨瓣的设计,做出准确定位,将肿瘤的位置作为中心点,并>肿瘤的范围。尽量避开皮层重要引流静脉投影区域。足够显露肿瘤前后极SSS。同时,常规备血600ml。若条件允许可对血运丰富的病灶行超选栓塞分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管控低血压。另外,沿着肿瘤的边缘,将硬脑膜剪开,对中央沟静脉细致保护。行瘤内分块切除处理病灶,充分对病灶内部减压减压后,将肿瘤包膜分离;先对窦外部分肿瘤予以切除处理,之后逐步处理受累矢状窦、大脑镰。若全脑血管造影中可见窦腔完全闭塞、侧支循环良好,则可将病灶及其受累矢状窦、大脑镰同时切除,尽可能对中央沟静脉、正常脑组织加以保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评判标准划分为4级,即好、较好、一般、差。有效率=好+较好+一般。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全部经过SPSS21.0软件分析,率采取计数单位(%)表示,通过卡方检验;统计学差异采取(P<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常规组总有效率低,详见表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所谓的皮质中央区,具体所指的事SSS以及113、位于额定脑回区域。在此趋于当中,具备支配躯体运动、感觉的中央前、后回,有多分支引流到SSS、 Troland静脉粗大[2]。其中,只有中央沟静脉极少有或者是不存在侧支循环引流静脉。损伤此结构,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严重阻碍。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具有较为丰富的血供状态,因此对矢状窦、中央沟皮质静脉破坏风险较高,导致切除肿瘤手术存在风险与难度。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手术操作有效性、安全性[3]。术前积极处理供血动脉、术中对相应组织器官(如矢状窦、中央沟静脉、皮层引流静脉)有效保护,将器械充分运用,技巧性的处理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才能够将术中的出血量、致残率高效减少,从而提升肿瘤的全切率。根据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组临床效果明显要强于常规组的常规手术方式,高达100%的治疗效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充分证明,应用显微外科手术的重要性。

综合上述的分析而言,在对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与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刘志刚,李华,张志银,张良君,张宪起,袁兴,李红喜,李泽.显微外科与常规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疗效对比[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03):505-507.

陈永生,谭民轩,刘斌,李少鹏.常规手术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79-81.

郭金陶.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