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30例分析及其用药监护

2020-12-14李影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抗生素

李影

【摘 要】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临床反应的特点与规律,总结其用药监护要点,避免再次发生过敏性休克事件。方法:采取描述性研究办法对我国境内过去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的30例病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反应严重,临床病死率较高,必须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与警惕。结论:临床治疗中,为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前应该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家族过敏史、药物过敏史以及是否为过敏性体质等,除此之外应当为患者进行药敏试验,提高用药监护,确保应用安全。

【关键词】头孢菌素;抗生素;过敏性休克;用药监护

【中图分类号】R5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2--01

随着人类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不光越来越普遍,且新的药物品种也层出不穷。然而随着头孢菌素药物的普及,其应用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医疗事故报道也逐渐增多,有些患者甚至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过敏性反应,一旦错失抢救时机,患者极有可能会因为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死亡意外,这对不但违背了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初衷,还让患者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命威胁[1]。鉴于此,本次研究将探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临床反应的特点与规律,总结其用药监护要点,争取能够规避掉过敏性事故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描述性研究办法分析我国境内过去两年间(2017年5月~2019年5月)发生的3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30例病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15~65岁,平均年龄为(49.16±1.54)岁。

1.2 方法 所有病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均出现气急喘息、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血压直线下降症状,按照患者应用药物后的症状、身体情况以及休克情况等实施针对治疗,同时对患者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共应用8种头孢菌素抗生素药物,详见表1。

2.2 给药途径

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药物途径分别为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口服、肌肉注射以及外用等,详情见表2。

2.3 过敏史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检测出过敏史成阳性者14例(46.67%),其中青霉素类的过敏史3例,磺胺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链霉素、头孢类以及花粉过敏等7例,哮喘、荨麻疹等过敏2例,家族过敏史2例。同时,发现有12例(40.00%)记录为无过敏性史,2例(6.67%)记录为过敏史不详。

3 讨论

为了能够降低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问题的发生率,临床治疗中实施用药监护,监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头孢类药物在应用阶段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反应,而其中最为严重的过敏情况就是出现过敏性休克。曾有学者对使用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以及头孢哌酮等药物的上千名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有近400余人存在过敏史,而他们应用头孢类药物后出现过敏性反应的概率高出无过敏史患者近14倍之多。因此,在药物的应用过程中,必须了解清楚患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以及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家族史等,掌握患者过去的过敏情况对防治过敏性休克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看待皮试问题。开展皮试工作是预防过敏以及减少严重过敏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而言,因其具备了多样化的抗原,抗体也存在着不均一性,所以即便是皮试也不能保证完全的可靠性。目前医学界对头孢类皮试措施的看法不一,皮试的阳性率也存在较大的悬殊,有相关研究发现,除去共同的过敏性现象,头孢类与青霉素以化学结构相似性为基础的交叉性过敏反应率仅仅只有8%左右,而即便是各类头孢药物,也并不是完全交叉过敏的,所以针对临床上用青霉素或者仅以头孢唑啉来实施的皮试,不足以取代所有的头孢类药物过敏试验,皮试结果值得怀疑;

(三)控制药物应用剂量与方法,杜绝滥用抗生素。严重掌握药物的适应证、避免出现药物滥用问题,同样是减少药物损害的重要措施之一。静脉滴注是头孢药物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药物时不能将药物滴注的速度调节的过快,滴注治疗的同时必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而对于本身就有肾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要谨慎使用头孢类药物,尤其是第一代头孢药物。此外,所有的头孢类药物都应当避免进行局部给药;

(四)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初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以及病情变化,尤其是要关注患者的面色、口唇以及皮肤等变化,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情况,当用药后发现患者出现了皮疹、瘙痒、胸闷等问题,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完善相应抢救措施。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医务人员必须分秒必争,此时要立即通知主管医生,但是不要求一定要等待医嘱。为患者静脉推注或者肌内注射0.5mg~1.0mg的肾上腺素,过敏反应严重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大药;同时即刻为患者应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呼吸困难者必须立即采取输氧,若有必要可考虑应用呼吸兴奋剂等药物[2-3]。

综上所述 ,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治疗中,必须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家族过敏史、药物过敏史以及是否为过敏性体质等,除此之外应当为患者进行药敏试验,提高用药监护,确保应用安全。

参考文献:

程青, 王小川, 张海霞,等. 基于β-内酰胺类药物国内外皮试现状论政府层面出台皮试规范的迫切性[J]. 儿科药学杂志, 2018, 24(11):29-34.

江永贤, 李根, 王玉蘭,等. 新生儿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病例临床分析[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 22(01):25-31.

范铭. 307例头孢菌素致16岁以下儿童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儿科药学杂志, 2018, 024(009):32-35.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抗感染怎么选用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是如何分代的?其异同点及选择应用如何?
青霉素需做皮试,头孢菌素也需做皮试吗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
头孢菌素,四代一定比三代好吗
新一代抗生素有望问世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