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医药研究概况

2020-12-14马成红段忠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概况壮族

马成红 段忠玉

【摘 要】 通过查阅壮族医药研究的相关文献,结合田野调查,从壮族医药的起源、诊疗特色、常用药物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对壮族医药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壮族;壮族医药;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0-0054-05

Overview of the Study on Zhuang Nationality Medicine

MA Chenghong DUAN Zhongyu*

College of Ethnic Medicine,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zhuang nationality medicine research and combining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zhuang nationality medicine in the aspects of orig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common drugs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Zhuang nationality medicine theory.

Keywords:The Zhuang Nationality;Zhuang Medicine;Research Overview

壮族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在中越边界滇越东段的越南北部地区也有分布,是一个跨境居住的少数民族,称为岱侬族[1]。我国壮族人口约1692万,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以廣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口及云南省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人口分布较多[2]。目前普遍认同壮族起源于我国古代岭南原住民百越族群中的骆越、西瓯部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3]。壮族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掌握并总结了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用药知识及诊疗技术,同时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接触,又融合并吸收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养分,形成了极具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的壮族医药文化,为地处西南边陲的壮族及当地其他民族防治疾病及健康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笔者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文献检索数据库为主,以壮族、壮医、壮族医药为检索关键词,以近30年来壮族医药的起源、诊疗特色方面的研究参考文献和书籍记载为基础,对壮族医药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壮族医药的理论体系

《壮医陶针考》[4]是目前最早研究壮医药的专业期刊文献,首次将壮族民间医疗称为“壮医”,其后覃保霖撰写壮医学术体系的研究综述,从人体结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法治疗等内容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壮医理论体系,提出了天、地、人三气同步的概念及基本内涵[5-8];黄汉儒撰写《壮医理论体系概述》[9]进一步完善了壮医理论体系,总结提出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等理论,《中国壮医学》[10]中也第一次将壮族医药系统总结为“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天人自然观、“脏腑气血骨肉、三道两路”的生理病理观、“毒虚致百病”的病因病机论、“调气、解毒、补虚”的治疗理念;庞宇舟[11]认为还涵括诊治方法、用药规则、医药卫生习俗及与壮族医药相关的有形之物,如诊疗工具、药物和采制加工器皿等内容;王柏灿[12]指出壮族传统哲学遵循阴阳为本,人体的生老病死周期受天地之气的涵养和制约,即人产生疾病是由于天气、地气异常,病原毒邪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人体的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唐汉庆等[13]指出人体的协调平衡状态依赖于人体消化吸收之“谷道”、水液进出之“水道”、人体之气与自然之气相互交换之“气道”三道的畅通,具备传感作用的火路和输送营养物质的龙路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应疾病动态的两条极其重要的通路;王江涛[14]强调三道和两路阻塞不畅或调节失度,会导致人体与天气三气不能同步而疾病百生;《壮医毒病论》[15]中壮医认为致病的两大因素为毒与虚,即虚为致病原因,也是病态的反应,毒与正气相争,体虚不敌外界邪毒或邪毒阻滞人体三道两路,皆会影响三气同步而产生疾病;覃骊兰[16]指出壮医认为毒可按来源、形状有无、中毒类型、依附物质、阴阳性质、毒性、种类来进行划分,其病因病机体现在因毒致病、因虚致病、毒虚致病;按病因可将毒论学说划分为痧毒、瘴毒、蛊毒、风毒、湿毒五大类[17];毒在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性疾病以及脏腑器官组织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虚多见于先天禀赋不足或慢性病、老年病、久病不愈或病后大伤[18]。

2 壮族医药的文化研究

由于壮族并未形成本民族通用的规范文字,其历史与文化传承主要是通过世代的口头语言相传形式。近十年来,关于壮族医药文化的相关研究逐渐丰富,其研究领域涉及多个方面: ①基于壮族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如《壮族传统文化与壮族医药》[19]《壮医药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20]《壮族饮食文化与壮族医药》[21];②基于宗教信仰、卫生保健、民俗礼仪的相关研究,如《壮族麽教经书医药文化透视》[22]《壮族的民间信仰与民俗医疗》[23]《壮族民歌中的保健医事记载》[24]《壮族节日民俗的医药内涵》[25];③基于壮医药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如《壮族医药学文献拾萃》[26]《略论壮族历史文献中的医药词汇概貌与价值》[27]《古书中的壮医药》[28];④基于语言文字、口碑资料、历史文物的相关研究,如《壮族麽教经书医药语言探析》[29]《涉医古壮字的结构与意义探析》[30]《古壮字医学词汇浅论》[31]《壮族医药口碑文化概览》[32]《花山岩画壮医学内涵探析》[33];⑤基于不同文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如《浅谈骆越文化与壮医药文化的关系》[34]《其他民族医药文化对壮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35];⑥基于壮医药文化内涵与价值的相关研究,如《壮医药文化概念和内涵初探》[36]《论壮医药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37]。

3 壮族医学的诊疗特色

3.1 诊断 壮医在疾病的诊断方面颇具特色,《壮族医学史》[18]内记载了8种诊法,涵括望诊、目诊、问诊、腹诊、甲诊、指诊、耳诊、脉诊;其后《中国壮医学》[10]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闻诊、按诊、探病诊法、舌诊、表里反应诊法;《壮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38]一书中还增加了人中诊法、山根诊法、鱼际诊法、脉诊法、穴位诊法等内容。

3.1.1 目诊 壮医在辨病的过程中极其重视眼睛的观察,认为它既能作为医者的视角观察疾病,又能作为患者的视角反映疾病,临床广泛用于疾病病位和证型的诊断[39]。人体的巩膜(白睛)也可以反应出不同部位的器官及组织的病变或同一器官或组织的不同疾病,还可根据眼睛的异常变化判断疾病的新旧轻重[9]。宋宁[40]提及可观察患者眼睛的神采、色泽、灵敏度、湿润度、视力,眼中脉络的走向、颜色及分布来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

3.1.2 甲诊 壮医认为指甲是人体气血网络最为密集的部位,观察患者的甲体、甲床、月痕、甲襞等部位的形态、质地、色泽、动态的变化,可以探知人体的脏腑虚实、气血盛衰、邪正进退等情况,以此来诊断疾病[41]。通常将甲象分为28种,林辰[42]将28种甲象的辨病要点及所体现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壮医甲诊对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3.1.3 探病诊法 壮医认为在疾病错综复杂难做明确诊断或病人“巧坞(大脑)”已乱,昏不知人,无法问询的情况下采用的一些特殊诊断方法。如当病人因跌损或内伤致昏仆,外表未见伤痕又不知晓伤处的情况下,采用跌打探病法,在基于检查和救护措施后,用适量酸橙叶捣烂后涂擦患者全身,受伤部位会显现出瘀斑,以此来探查是否受损[18]。

3.2 治法 壮医治疗疾病的总则在于调气、解毒、补虚。壮医认为治疗上要着重调节、激发和通畅人体之气,并以祛毒为先,对于慢性病、老年病或邪毒祛除之后的恢复期内则应以补虚为主,壮医在治疗方法上既讲究内治, 又重视外治, 并有精神及心理治疗方法。《壮族医学史》[18]内记载了内治法、外治法及其他治法,如针法、灸法、药酒疗法、接骨术等。

3.2.1 内治法 西南地区草木茂盛、植物众多,可就地取材且鲜药疗效較佳,具有简便有效、便宜易得等特点。蒋祖玲等[43]将壮医内治用药特色总结为喜用鲜药、善用毒药和解毒药、因地制宜用寒凉,指出壮医复方由主药、公药、母药、帮 (带) 药五类壮药构成, 讲究味少力专,各类药物在方中主次分明, 互相兼顾。此外范小婷[44]指出壮医在治疗皮肤病时是在毒虚致病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使用解毒祛热补虚的药物来治疗疾病。王柏灿[45]认为壮医内治法着重强调服药时的忌口,即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臭食物,母猪肉、公鸡肉、牛肉、鲤鱼、绿豆、葱、蒜、酒均被列入忌口范围[45]。

3.2.2 外治法 壮医外治法是指壮医通过外部刺激或消化道以外给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46],在临床实践中壮医逐渐总结出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外治疗法。早在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已经学会使用植物刺、动物刺作为外治工具来进行放血排脓等操作,并发展为贬石、陶针、骨针等工具[47]。《壮族医学史》[19]记载常用的壮医外治法包括针法、灸法、药刮法、药物熏蒸疗法、药物熏洗疗法、药锤疗法、敷贴疗法、热熨疗法、隔离辟秽法、滚蛋疗法、经筋综合疗法、浴足疗法、壮医接骨术等。外治法至今仍是壮族地区居民治病防病及保健养生的主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3.2.3 心理疗法[48] 以巫术驱邪或治病, 曾是壮族社会历史上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受原始宗教、道教和佛教的宗教观念对壮医药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壮族地区人们认可及接受驱鬼求神等行为来求得健康,会采用祈祷、叫魂、巫术、祝由符咒等方式,来治疗受心理因素影响或突发的无法解释的某些疾病,由于暗示及自我暗示因素的影响,可使患者排除忧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从医学角度来看都属于心理疗法。当地人患病会首选药物治疗,当效果不明显时,再延请麽公、囊妹、道士在来进行仪式治疗或两种方法结合,“神药两解”的治疗方法至今在壮族民间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

4 壮药研究

壮药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被壮族地区人民广泛使用的药物,由于壮族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字,相关壮药的记载散见于古籍、历史资料及地方志中,近年来,对壮药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综述、实验室药物、治疗疾病、单味和复方壮药分布等研究内容。壮药的实验室研究多为成分及含量测定、质量标准、性状及鉴别、生药学及毒理学研究、提取与制备工艺等内容[49];药理研究则选择在疗效较为突出的疾病中进行,如对风湿类疾病的抗炎镇痛研究[50],对部分肿瘤疾病的细胞抑制作用研究[51-52],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53],对抗肝炎类药物的作用研究[54-55],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56],糖脂代谢调节研究[57-58]等。壮药单味及复方制剂在临床研究中被广泛用于流行性感冒、乙型肝炎、带状疱疹、痤疮、糖尿病、高脂血症、风湿性关节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肿瘤等等疾病。

5 小结

壮族医药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凭借确切的疗效和丰富多彩的验方秘方、诊疗技法一直深受壮族地区人民信赖。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文字、医药传承机制的缺陷( 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等原因,导致壮族传统医药经验大量流失。近年来,我国对壮族医药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逐年增加,各界学者均在积极探索壮族医药高效安全的疾病治疗方法。但从现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收集整理分析来看,壮族医药的保护与传承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①临床研究大多局限于传统方剂或特色外治法的疗效观察,应结合壮医治疗优势与特色病种开展现代医药学及壮族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加强民族药的药效与作用机制实验研究;②针对壮族医药经验不断流失情况,加快对壮族医药的抢救、发掘、整理和保存工作,深入到壮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尽快完善壮族医药理论,构建壮族医药数据库;③针对医药传承机制的缺陷,开展壮族名老医生的学术经验技术传承研究,健全壮族医药传承机制,加快高校壮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完善壮族民族医师资格考试,调动师承或确有专长的壮族民间医生行医积极性。对壮族医药文化进行系统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不仅为壮族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繁衍作出贡献,也对促进壮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磊.从滇越东段边界走廊考察壮族与岱侬族的跨境关系[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2-46.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国家统计局.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中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徐杰舜,韦小鹏.岭南民族源流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08(3):115-124.

[4]覃保霖.僮医“陶鍼”考[J].中医杂志,1958(3):213-214.

[5]覃保霖.壮医学术体系综论[J].内蒙古中医药,1985(3):15-16.

[6]覃保霖.壮医学术体系综论(续二)[J].内蒙古中医药,1985(4):21-24.

[7]覃保霖.壮医学术体系综论(续三)[J].内蒙古中医药,1986(1):4-6.

[8]覃保霖.壮医学术体系综论(续完)[J].内蒙古中医药,1986(2):6-7.

[9]黄汉儒.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6):3-7.

[10]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5.

[11]庞宇舟.壮医药文化概念和内涵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7(6):322-324.

[12]王柏灿.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理论渊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4):42.

[13]唐汉庆,黄岑汉,赵玉峰,等.壮医“三道两路”理论的辨析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4236-4239.

[14]王江涛,张煜.壮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9,22(6):15-16.

[15]洪宗国,邓小莲.壮医毒病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3):38-42.

[16]覃骊兰.壮医毒虚致病因素及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4):9,18.

[17]覃文波,庞声航.壮医毒论学说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5):4-7.

[18]黄汉儒.壮族医学史[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9-51.

[19]王柏灿.壮族传统文化与壮族医药[C].//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广西区卫生厅、广西中医学院,2005:33-44.

[20]王柏灿.壮医药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4):3-5.

[21]王柏灿.壮族饮食文化与壮族医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5):253-254,310.

[22]周祖亮,方懿林.壮族麽教经书医药文化透视[J].广西中醫药大学学报,2014,17(4):133-135.

[23]龙开义.壮族的民间信仰与民俗医疗[J].青海民族研究,2007(2):110-114.

[24]莫清莲,戴铭,农敏坚.壮族民歌中的保健医事记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3):5-6.

[25]曾振东,宋宁.壮族节日民俗的医药内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12):43-44.

[26]何子强,刘智生,黄汉儒.壮族医药学文献拾萃[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1):3-5.

[27]方懿林,周祖亮.略论壮族历史文献中的医药词汇概貌与价值[J].广西中医药,2018,41(6):51-54.

[28]容小翔.古书中的壮医药[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6):65-66.

[29]方懿林,周祖亮.壮族麽教经书医药语言探析[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55-158.

[30]周祖亮,方懿林.涉医古壮字的结构与意义探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4):14-17.

[31]周祖亮.古壮字医学词汇浅论[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16(5):71-74.

[32]罗婕.壮族医药口碑文化概览[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9):62-64.

[33]庞宇舟.花山岩画壮医学内涵探析[J].光明中医,2008,23(12):1871-1873.

[34]蓝日春,刘智生,覃文波.浅谈骆越文化与壮医药文化的关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2):1-6.

[35]王春玲.其他民族医药文化对壮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5):1-4.

[36]庞宇舟.壮医药文化概念和内涵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7(6):322-324.

[37]庞宇舟.论壮医药文化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广西民族研究,2005(3):197-200.

[38]吕琳,曾振东.壮医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5.

[39]刘佩,吉星云.壮医目诊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20,42(11):1442-1444.

[40]宋宁.壮医目诊的研究概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1):32-33.

[41]庞宇舟,林辰,黄冬玲.壮医药学概论[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54.

[42]林辰,李晶晶,宋宁,等.略论壮医甲诊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7):34-36.

猜你喜欢

研究概况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