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动融合 美美与共

2020-12-14宋佳佳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特色幼儿园幼儿

宋佳佳

近年来,我园围绕内涵发展总基调,以幼儿一日常规为主线,以推进“一班一品”建设为抓手,坚持把时代特征、地方特色融入环创育人和活动育人之中,促使我园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向规范化、特色化幼儿园方向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也涌现出了一批亮点。

1. 思想“风向标”引领思路“方向舵”

2012年,乘着我区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东风,三幼应运而生。建园之初,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社会各界,当时最为热切的期盼就是——有园上、上好园。政府新建三幼,直接回应了周边群众有园上的呼声,但要做到“上好园”,对于当时的三幼而言,还走在“赶考”的路上。可以说,如何办好三幼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大难题”。如何解题,我们先后经历了坚持“特色教育”,避免“千园一面”、坚持“唯真唯实”,下出艺术“先手棋”2次重大抉择。

2.文化“态度”影响特色“温度”

为了全面把文化育人贯穿始终,促进文化理念与特色创建的有效对接,我园发挥园所文化主题纲举目张的作用,以此引领艺术特色的构建。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点燃文化建设“星火”,成园所艺术特色建设“燎原”之势。我园依据主体建筑俯视形态,设计出了象妈妈和象宝宝簇拥图案的园徽,提炼出了园所文化主题——“象妈妈的爱”,并归纳出了“以爱为本、以善为美、以勤为乐、以智为能、以德为真”的办园理念,并把“象”这一元素物化体现在主题墙边框、园服以及相关标识性物品上,寄希望于全园上下把大象勤劳能干、善解人意、聪明灵性、关爱幼小的良好品质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践行三幼人“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的初心。

紧盯小中大三个空间,在环创育人中先拔头筹。环创的工作思路,围绕“突破”“学习”“节约”“融合”这4个关键词来做文章。

“突破”就是突破基本功竞赛中“环创”的小空间思维,将之演变为小中大相衔接的大空间思维。“学习”是通过自学、互学的方式,重点掌握颜色搭配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基于园外墙、园徽主色调,部分区域采光实际,强调以浅色为主色调,只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才使用深色,但整体园内环创色调仍以浅色为主。同时,把幼儿相关作品色调的搭配作为监测管理的内容之一,引导其掌握基本的配色常识。

“节约”是指对于动态的、定期更换的环创,我们坚持节约的原则,基本上采用废旧物品来完成。但是对于必要的、必须的环创支出,我们从不吝啬。“融合”是指部分区域的环创渗透一些管理、教育的理念,环创作品应引起幼儿和家长的思想共鸣。

3. 单向“调动”转型多向“联动”

3.1课堂主动

课堂就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主阵地,课堂要成为师生全身心投入并享受快乐的过程,就必须把课堂运作策略做到位。在这个过程中,我园从律动入手,以打击乐器为主,建构寓教于乐的音乐游戏活动。比如,今天大家观摩的音乐活动中,大4班的《锅碗瓢盆变奏曲》,把生活与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娃娃家”中的餐饮类活动实现了劳育和美育的统整;中2班音乐剧《小兔子乖乖》,把多个民族的音乐串烧起来,实现了器乐与舞蹈、声乐与表演的统整。

3.2部室带动

要说部室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能听到很多解释,但如果有人说幼儿园保教活动不需要部室的话,我相信大家的回答是一致的,那就是三个字——不可以。为此,我们不仅注重部室建设,更加注重把投放材料与艺术特色结合起来抓,做到了材料投放科学、活动设计游戏化,体现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突出幼儿主体地位。比如说,基于小班幼儿对乐器的认知和兴趣,我园不仅在音乐部室投放了30多种打击乐器,能更大限度激发孩子们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设置了难易程度有别的活动项目,更是为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3师幼牵动

幼儿园的师幼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师友关系。师友关系如果变成画面的话,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手牵手。在我们看来,这个“师友”不仅仅是老师和幼儿,也是社会和幼儿园。为此,我园遵循参与性、环保性、教育性、实用性的原则,积极把楼道环创与户外环创整合起来构建。

楼道环创中,一楼以“快乐阅读”为主题进行了环境创设,重点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大领域常识,拓宽幼儿视野;二楼以“畅想空间”为主题进行环创,造型奇特的机器人展,给了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三楼以“陕北民俗”为主题进行环创,可以用“物华天宝”四个字来概括。

“物”——以我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事迹为主线,既回顾“不畏艰难、敢于斗爭、矢志不渝、开拓创新”治沙历程,更着力于引导孩子们将榆林治沙精神传承到美丽中国建设中。

“华”——以榆林能源分布为主线,意在从小在孩子们的心田根植“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天”——取自“民以食为天”,重点以改革开放初期榆阳城乡的供销社、国营饭店和农家院落为主线,展现我区农商发展的历史面貌。

“宝”——以榆林城区“南塔北台,六楼骑街”为主线,意在引导孩子们学会与历史文化对话,更希望他们长大后能讲好榆林故事。

户外环创中,除了原有的动物饲养区、植物种植区、游戏运动区外,近年来我园改造形成了生活休闲区——绿色长廊,新建了“塞上江南”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区,希望孩子能借助时空穿越,同时领略塞上和江南的特色风光;新建的探险活动区,借助实景中的钻爬洞、高低木桩、独木桥等设施,增强爬、走、攀登等方面的常态化体能锻炼,同时设置了低空滑索,更加注重意志力、平衡力训练。

3.4家幼联动

我们不仅重视家长和幼儿的联动,园内专门设置照片墙,每个班级也不定期的张贴家庭照片。同时,我更认可“家幼”指代家庭和幼儿园,除了经常性的家长会、家长培训之外,我们紧扣“陪伴”这两个字,设置了“象妈妈陪我读绘本”和“象妈妈伴我看世界”的墙面环创,进一步从环创角度来明确家园共育的使命,确保家园共育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4. 反思“深度”决定行动“尺度”

多年来,我们一直和我区各个幼儿园同发展共进步,最大的感触是各个姐妹园“铆足劲”的拼搏精神,他们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非常值得我园学习借鉴。正如我园讲解词结束语中提到: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与勇者为伴,必登高峰。我们将把“向前进,不停步,争取年年有进步”深耕在办园理念中,落实在行动中。

最深的体会是: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在经常性研习政策信息中,寻找、发现、抓住发展机遇,在发挥自身优势方面精准发力,在补短板方面啃“硬骨头”,这样就可以写出“有所为”的大文章。

最强的心声是:树立学前教育现代化的理念,进一步增加幼儿自由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构建互动性更强、更多的教学模式;依托现有的2个工作站,从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应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促进梯队建设与团队建设实现“双赢”;推进环创和活动艺术特色向课程艺术特色拓展,探索利用引进课程和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三幼园本课程体系建设,使我们的教育境界达到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说的那样,消灭压服的“无美之教”、减少慑服的“小美之教”、鼓励说服的“大美之教”、表彰收服的“优美之教”、追求心悦诚服的“美美之教”。

今后,我园将继续按照“强基础、促均衡、建名校、提质量、树品牌”的工作思路,借助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提升工程的东风,在区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与各姊妹园的合作交流中,积聚力量,激发智慧,全面讲好“象妈妈的爱”的故事,为建设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教育强区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特色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想念幼儿园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画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