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性分化将成市场主旋律

2020-12-14沐恩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47期
关键词:袁月确定性调味品

沐恩

结构性特点愈加明显

主持人:指数再次令大家失望了,金融股未能持续发力!

袁月:整体还是震荡格局吧,金融股决定沪指走势,联动性较高,如果不能表现,其他板块能够有效轮动也是可以的,比如此前调整的医药和新能源板块本周表现都不错。对于指数还是平常心看待,不要总幻想所谓的全面牛市,普涨傻涨的局面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明年市场的结构性特征还会更明显。虽然目前好公司的估值也不便宜,但对比那些所谓的“便宜货”,中长期还是具备优势,因为大资金更喜欢确定性,逻辑通顺很重要,而不是单纯的“便宜”。

主持人:那新能源汽车的再次活跃,是不是行业又有新催化剂?

袁月:短期新的变化也不多吧,更多还是验证之前说的行业发展在加速,比如欧洲销量持续加速,国内几大主流品牌的销量也是大幅增长,月度有超过16万的新高表现,这对于过去来说是新高,对于未来也可能就是新起点。相应的对锂电等产业链都是正向刺激。

其实,当前最大的变化在于TO C端销量占比的提升,这是和之前最本质的区别。目前占比超过70%,全年也有望实现60%的增长,这说明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越来越能够接受。这其中离不开政策导向和认知的提升,同时,更能看出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显现。只有真正具备足够的产品力,才是让用户接受的最好方式。

新能源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光伏,近期板块内的走势也是分化的,短期看属于正常,龙头在调整时的结构相对温和,关键还是寻找有无安全边际更高的机会,因为看明年甚至更远,细分领域的龙头依旧确定性最高,只是超额收益需要连续调整后才有可能出现,否则参与更加考验投资者的心态!

涨价多看长期逻辑

主持人:近期涨价的产品比较多,这究竟是短期还是长期逻辑?

袁月:具体还要拆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之前的化工产品涨价,近期又有芯片的涨价,这类品种短期看都是供求关系造成的,中长期这种情况能否延续还有待观察,或者说,很多细分领域都具备很强的周期性,一旦需求减少或者同行扩产,涨价大概率都是不能持续的,也就谈不上持续贡献利润,这类品种更多就按照短线思路技术为主的原则。

而以食品为首的涨价则有本质区别,虽然食品板块中各细分赛道不同,涨价原因不同,最后也未必是涨价就能增厚利润,但长期下来,整个行业的涨价更具持续性,更能被市场所认可。尤其是必选消费品,如调味品近期也有涨价的新闻,由于产品具备使用频率高、单次使用量少等特点,即使涨价,消费者对此也不敏感,市场接受度较高。龙头企业整体涨幅比较大,估值较高,这更多是源自中期的确定性,资金会给估值溢价,通常不是系统性风险,短期也很难大幅下跌,更多是以横盘震荡消化。

主持人:之前你說过,对比调味品龙头,白酒龙头的估值并不高,本周股价也再创新高!

袁月:是的,白酒是商业模式最好的行业,但估值却没有调味品高,这是之前一直存在的,虽然短期也很难扭转,但随着今年资金的认知逐步提高,也提升了白酒板块的估值。当然,这里指的还是有基本面支撑和经营上有特点的公司,并不是说近期游资炒作的品种。

对于白酒的逻辑首选依旧是高端;其次才是次高端,前者确定性高,后者弹性更大,但后者的选股难度大,因为目前多数酒企都认识到,受制于历史、品牌等因素,转做高端酒不太现实,市场认可度较低,推出次高端(300-600元)更可取,所以得次高端虽然未必得天下,但至少也能吃到肉。从近两年的股价走势看,一线龙头属于稳稳的创新高,而次高端或者全国化进展顺利的二线白酒股价涨幅更大,这二者已经完全甩开其他三线和地产酒几条街。

接下来,对于有特点的龙头企业,中长期是一定要持续跟踪的,虽然短期估值对比历史不算便宜,但更多是要看懂逻辑,有足够的耐心,合理的仓位,短期不要追高,这个思路同样也适用调味品等。此外,消费股中医药板块也不能忽视,这在前几期文章中说的比较多了,接下来均会在“滚雪球策略”中持续跟踪。

猜你喜欢

袁月确定性调味品
两类调味品需要冷藏
厨房调味品保管注意事项
“赎罪列车”在行驶:诈骗32万后亲情回归
调味品如何储存有讲究
指数震荡加剧关注补涨股的机会
短期炒作未变 中线白马可投
短期游资谨慎博弈 静待高镍炒作契机
历史不可验证说的语义结构与内在逻辑
Ages in Trouble
浅议跨国企业破产中“主要利益中心地”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