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美好生活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贡献与时代意义

2020-12-14刘云霞李包庚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精准脱贫小康

刘云霞 李包庚

[摘  要]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毫无征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又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发展创新,其演进逻辑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如期建成全面小康贡献卓绝,它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与坚实的物质保障。全面小康不是经济小康,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体系,它在超越传统实证主义发展观、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小康;美好生活;精准脱贫;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20)06-0023-10

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人民立场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p70,这一说法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头承诺,它体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在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便第一次用“小康”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酝酿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目标体系。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贡献意义非凡。从国内影响来看,习总书记反复强调,2020年如期建成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完成也一定能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不是一个“数字游戏”,也不是一个“速度游戏”,它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康。梳理分析其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对于收官之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信心,凝心聚力打赢精准脱贫战,决胜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国际视野来看,2020年如期建成全面小康是中国为世界脱贫减贫史上交的一份优异答卷,总结梳理其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既是对诸多不看好马克思主义、轻视社会主义的声音的强有力反击,亦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生成逻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代化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话语创新,这一思想概念的最终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论述,该论述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pp656-660这里的“小康”与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在语义上稍有区别,它意指安康、安居,是人民希望摆脱劳动奴役、安居乐业的一种美好愿景。“小康”真正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模式被提出是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礼运》中,在《礼记》中孔子描述了“大同”与“小康”两种社会模式。所谓“大同”社会是指大道施行、天下为公的时代,人们之间讲信和睦,皆有所养,是一种为世人所憧憬的理想的社会模式。在“大同”社会被破坏之后,由禹、商等为代表的阶级社会,便是“小康”社会。“小康”区别于“大同”的一点就在“小康”社会中讲究以礼治国、礼彰正义。因此,“小康”是实现“大同”理想的一个过渡阶段、较低阶段。在之后漫长的历史中,由于社会变革与战乱不断,人民经常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对小康生活愈发地向往,如宋朝洪迈在《夷坚志》中便提到“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体现了人民渴望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美好愿望,“小康”的内涵在实践的淬炼下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到了近代,由于深受官僚资本与封建大地主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压迫,广大人民群众对小康社会的向往更加强烈。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描绘出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地同耕的理想社会,却反映了劳动人民试图建立理想“小康”的美好愿望。之后,康有为在变法图强的同时对儒家“大同”“小康”思想亦有所发展,由于受到西方政治体制的影响,康有为创造性地将资本主义政治模式与中国传统的“小康”社会思想结合,提出了系统的“三世说”思想。可以说,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对小康的追求从未停止,“小康”这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意蕴的词汇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直到新中國成立,这一愿景的实现才成为可能。毛泽东同志在建国之初便提出建立大同社会是改造中国社会的具体目标,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这些思想为之后“小康”思想的正式提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讨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之家”这一概念用以形容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比较富裕的状态,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3]p237后来,邓小平在会见各国使团与领导人时曾多次提及“小康”“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小康”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设想。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邓小平在1980年初就开始规划,提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要从1980年开始,20年内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并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至此,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路径探索与规划越发清晰明了。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终于把“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下来,“三步走”的第一步即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并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1990年到20世纪末,再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生活”;第三步的目标,是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发展战略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不再抽象而宏大,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极具可行性的阶段性目标,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继续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了小康社会思想由“小康生活”向“全面小康”的发展过渡。经过党和人民的勠力同心,到2000年中国人民生活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人口多、底子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社会现实,我们当时所建成的小康是不平衡、不全面、低标准的小康,建成全面小康仍然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六个“更加”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三位一体”总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总布局,更加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方面的新要求以及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不仅在小康,更在全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式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进一步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提出了“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布局。2017年习总书记在“7·26”讲话中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实现。[4]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历史逻辑,是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更是中国共产党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的伟大表征。

二、人民美好生活视域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民美好生活并非两个孤立的概念,二者在理论内涵、需求层次等方面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也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全面小康的建成将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为世界各国谋求现代化建设道路、解决国内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一)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民美好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旨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指向只能是人民美好生活。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并未停止也永远不会停止。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5](p601“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p531。在一定意义上,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不断递进的,人要满足自身的生存性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生產活动,在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才会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这虽然不具有绝对的逻辑必然性,但是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人们只有在物质生活充裕,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才能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从而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人民美好生活便是人民需求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必然转化,这一理论在心理学意义上也能得到佐证。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生理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社会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这一需求层次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即只有人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第二需求才会出现,如果多个需求同时出现,那么首先满足的一定是最迫切的也是最低的那个需要。因此,一直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间断,而是呈现一种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趋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价值追求,但其基本范畴仍然具有内在一致性。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各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会更高。但是,人民美好生活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具体的、可描述的标准。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阶段性目标。“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中共十二大到十八大,不断提出、更新和扩展全面小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伴随着实践不断深化的。”[7]虽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一直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但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看来,经济建设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量的积累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表现,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在新时期的新起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从未动摇过的红线。我们都知道,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还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如何谋求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道历史难题。这一时期,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据统计,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3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有134元,人均消费支出也才116元。[8](p30因此,改变落后的农业国状态,解决全民的温饱问题都要求将美好生活目标阶段化、现实化。其中,第一步的目标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据官方统计显示,1991年随着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1991年的1701元,年均实际增长6.0%;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311元增长到1991年的1454元,年均实际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16元增加到1991年的620元,年均实际增长7.5%。”[8](p30至此,中国提前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美好生活目标实现了第一阶段的胜利。第二步目标要求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民生产总值继续翻一番的基础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改革开放彻底拉开了帷幕并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确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2年增长了4.9%,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比1992年增长了4.5%,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第二步目标再一次顺利完成。这既是“三步走”战略的阶段性胜利,也是人民美好生活取得的阶段性成功。进入新世纪,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的实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居民消费结构也越发合理,人民生活水平正在稳步迈入全面小康。到十八大,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新时期构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9年年底,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2.85元,较之于1949年的49.7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功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伟大历史性跨越。截至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988528.9亿元,人均GDP达到70892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经济指标整体态势良好。

(二)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和国家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伟大的探索与实践,并结合中国基本国情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解决温饱问题与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已经提前完成,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结合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六个“更加”的全面小康,然后再奋斗30年,到建国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结合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各项要求,按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两步走”发展战略,指出2020年“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9]p28。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阶段性胜利,更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提供了坚实保障。

首先,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是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绕不开的重要领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的生成逻辑,随着党和国家对国家发展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小康”的内涵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自“小康”概念重提以來,它经历了从“总体”到“全面”,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的发展变化。今天,“小康”已经不再是单纯强调经济增速的量化概念,更是一个综合性范畴与社会性目标,它不仅强调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与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注重人民群众的综合性需求的满足与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新时代人民需要的变化趋势就是由生存型的需要向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发展型和自我实现型的需要转变。”[10](p46“小康”概念在内容与外延上的不断丰富是同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趋势相吻合的,这一变化既是国家主要矛盾在一定时期的反映,亦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建设,落脚点在人民,核心在全面。现在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新征程,它的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从社会主要矛盾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价值理念上相互作用,前者侧重于解决旧矛盾,后者倾向于解决新矛盾,二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理念上的变革与先声,既源于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实践发展趋势的质的规定性,又是对实践发展走向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积极响应。”[11](p8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转变是逻辑必然。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根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的重大判断,这一判断决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以解决温饱问题。从小康水平到总体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概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实质上是社会主要矛盾逐渐得到了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与人民需要的多样化、丰富化意味着“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不能反映社会现实,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呼唤理念的变革。到2017年,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社会矛盾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在全面小康建成之际做出的重大历史性判断,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社会矛盾的转变要求我们在解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价值诉求持续奋斗。“新的主要矛盾表述准确把握了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中心和实质,对于更精确地制定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有着更强的导向作用”[12](p30,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价值旨归方面内在呼应,价值诉求上高度吻合。

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来看,人类生存发展的演进史本质上是人民需求不断满足的过程,是每个人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实现人本质复归的演进史。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人民群众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不同,而只有立足于社会现实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生活愿景才能实现从空想到现实的转变。“历史地看,生活样式与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一种超越所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生活样式。”[11](p2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最高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当前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过程,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就做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三步走”战略部署计划,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理想的第二步,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阶段目标,是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满足的阶段性标志。全面小康的建成意味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圆满完成,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

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性问题。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因此,要特别注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小康经得起人民的检验。虽然,党和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不同程度的要求与规定,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中国几千万人的脱贫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否则就会贻误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七千多万贫困人口”[1]p29。要实现全面小康就不能让任何一个人被排除在外,解决农村人口脱贫问题是建成全面小康最要紧最关键的标志性任务与刚性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康惠及十几亿人,才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全面小康带来的红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13](p531如果“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14](p4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的顺利完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事关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事关党在人民心中的威望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既是我们党的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关于脱贫攻坚的目标党中央早就做出了具体规定,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一要稳定解决广大农村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即不愁吃、不愁穿,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以及住房安全方面得到保障;二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主要领域的一些指标尽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三要保证我国现行标准之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既不好高骛远拔高目标也不降低标准敷衍了事,稳定解决国家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于如期建成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截至2020年,习总书记累计在延安、贵阳、银川、太原、成都、重庆等多地召开了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多次赴贫困地区实地考察,以确保脱真贫、真脱贫。目前,我国整体脱贫成果显著,进度顺利,并取得了一些显著性成果。

在脱贫、减贫方面,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基本接近目标。解决全国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是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却成效甚微,一是贫困人口减到一定的数字就进入瓶颈期减不下去了;二是贫困县越扶越多。但是,“十三五”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一路绿灯向好发展,扭转了以往这种不良态势。2012年年底,我国累计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2017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减为3046万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仅剩551万人,彻底改变了以往贫困人口减到一定数量就逐年递减的趋势。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的10.2%降到了2019年的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15](p3在农村贫困人口增收增产方面,我们党始终强调要让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指出扶贫要靠内生动力,贫困地区要有属于自己的产业。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在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经有90%以上的贫困户获得了产业、就业相关的支持与帮扶,其中30%以上的贫困户是通过外出务工、产业脱贫实现自主脱贫。“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15](p3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方面,交通、医疗、教育、通信等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普遍解决,住房、医疗、教育问题也得到了保障。“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15](p4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可谓前所未有。从实践来看,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决策部署,就完全有能力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之際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世界各国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会让世界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将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中国在精准脱贫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不仅为世界扶贫、脱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意义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证明,党的价值追求已从建党初期为了自身解放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朴素认识和价值自发,发展到了对实现好和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民生幸福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自觉的新高度”[16]。这一从自发到自觉的理念转变,不仅是对传统实证主义发展观的价值飞跃,更从多个维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设想超越了实证主义发展观

从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次发展观的变迁都是国家在发展理念上的进步与跃升,是逐渐认清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渐进过程。关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美国著名思想家德尼·古莱曾指出,“取得发展并不是一种自我生效的绝对目标,而是一种相对较好的、只是在某种特定生活意义上较为可取的状况。正是没有看到这种相对性,使得许多人把发展变化进程等同于它的目标,这样就把一个工具性目的错认为成就性目的。虽然在某些方面,发展本身是追求目的,但在更深层方面,发展从属于美好生活。”[17] 因此,发展观的变迁与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双向同构性,发展观的跃进推动美好生活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党和国家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

从社会发展的演进逻辑来看,二战之后由先发现代化国家主导的发展观大致经历了三种阶段:第一阶段是增长本位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有其独特的经济与社会背景,它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的产物,坚持增长就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就是增长,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17]二战后英法美等国家一度将发展视为经济增长,片面推崇经济的增量与财富的积累,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观严重忽略对自然的伦理关切,以一种自然的征服者姿态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奉行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肤浅、短视的发展观虽然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增长,让英法美等国率先迈入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却给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带来有增长无发展的窘境。诸如贫富两极分化、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大范围失业人口增加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信仰危机、精神文化败落等危机逐渐在各国发展过程中展露出来。残酷的社会现实让人们开始反思,片面追求经济增量不可能带来人的全面发展,反而会造成社会精神文化断裂等难以挽回的厄运。这种发展观对应到中国则主要集中于建国初期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段时间。一方面受到苏联老大哥的影响,另一方面,面对战后百废待兴的社会现状,为尽快恢复社会经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大力发展生产、促进经济总量不断攀升是当时党和国家必须做出的发展战略选择。

与此同时,这种僭越的发展观也为今天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带来了不少有待解决的“后遗症”。在一片对增长本位发展战略的反思和批判声中,综合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此一时期,作为对传统发展战略全面反思、批判的结果,‘基本需求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等各种替代性社会发展的战略理念与设计相继诞生”[17]。综合发展战略的核心观点是,强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具体包括以下五点衡量标准: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社会收入与分配率、文化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与社会就业情况。与增长本位发展观相比较,基本需求发展观是人类在社会发展理念上的一大进步,它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在中国,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段时间。中国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理念的转变是党和国家在沉思之后反对增长本位的体现,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时代表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整体进步,这一时期的发展观已经开始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是人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必须是人的现代化。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党和国家在对前两种发展观继承、扬弃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构建以人民美好生活为价值诉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发展理念较之于之前,更加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全面性,是对以往发展战略的升华,它更加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本质的复归。因为“‘美好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最大价值公约数”[17],美好生活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以及人性修养、人际关系等多维目标的系统集成”[17]。就中国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完成,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止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永远的奋斗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在全面小康蓝图即将绘就之际,在“十三五”即将收官的伟大历史节点上,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小康”目标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9年的110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卓越历史贡献必将在世界历史上为中国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首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诉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从奋战温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跨越,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视为自身的奋斗目标不断奋斗。此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它总能站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高度制定出最符合广大人民利益诉求的制度法规与发展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对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领导,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建立起“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18]p6另一方面,中國共产党始终都以强大的勇气与定力开展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以前所未有的勇气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强大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科学的理论引领、锻炼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努力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精准脱贫工作过程中,我们党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脱贫工作中去,“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18]p9因此,中国共产党从上述双重维度保证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是惠及每个家庭、每一位群众的真真切切的小康,是“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小康,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局势愈发复杂多变,各类金融危机、地区动荡、重大風险不断锤炼着中国共产党防范风险、处理问题的能量与能力。从非典疫情、地震、雨雪、泥石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灾害的完美克服到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完成,再到“神舟”“天宫”“墨子”“嫦娥”等高端科技项目取得显著性成果,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不惊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优势,一系列诸如“中国故事”“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名词享誉中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中国亦为世界贡献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精准脱贫方面,精准脱贫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任务,是2020年必须完成的刚性要求与底线任务,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对于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1]p720。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显著,许多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脱贫攻坚任务符合预期发展,取得了诸多决定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中国社会学会前会长宋林飞同志曾指出,在他担任联合国开发署“发展中国家反贫困部长论坛”顾问期间,曾对贫困问题有过深入研究,他发现许多国家衡量是否脱贫的基准线是3%的贫困发生率。而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的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0.6%,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减贫目标要比联合国规定的2030年脱贫目标整整提前了10年之久,这是必将载入世界历史史册的丰功伟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宋林飞将现代化建设划分为初步现代化、基本现代化与高度现代化三个阶段,指出全面小康的建成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初步现代化的顺利完成,并为基本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系列成就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与汗水,是全国人民从上到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四、结语

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和一如既往的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改革措施都是朝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进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价值坚守,更是中华民族传颂千年的社会理想,它与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相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理想生活与主观需求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新起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对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  诗经(下)[M].王秀梅,译.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张占斌,高立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衡量标准与科学内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 (18).

[8]  赶上时代: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轨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9]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 任鹏.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J].山东社会科学,2017(12).

[11] 项久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J].中国社会科学,2019(11).

[12] 周海荣,何丽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视域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J].社会科学,2018(4).

[13] 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成就(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4]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5]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6] 孙伟平,罗建文.从自发到自觉:民生幸福的价值追求[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

[17] 袁祖社.万象共生”并“美美与共”——“发展价值观”的嬗变与“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J].河北学刊,2017(1).

[18]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陈建娜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精准脱贫小康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精准脱贫”要注重“三个结合”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
只要充满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