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和农机扎实推进转型升级

2020-12-14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年7期
关键词:旋耕机农机具秸秆

本刊记者

□ 朱礼好

疫情之下,有的企业束手无策自等洗牌,有的企业则积蓄新一轮发展的力量为经济复苏做准备;有的企业业绩一路下滑,有的企业则呈现很强的抗跌能力逆势增长。

作为国内农机具领域的领头羊,河北圣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属于后者。今年前4个月,公司业绩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增速——相较去年同比增长35%。以至于当地有部门领导来考察时,“保守的”公司董事长王新芳还少说了10个百分点。

农村人常说“富在深山有远亲”,不像一些地处城市内或城郊的知名农机企业,圣和处于河北一个偏僻的集镇上,由于其生产的旋耕机和秸秆还田机名声越来越响,很多知名主机企业和经销商慕名而来,找圣和供应秸秆还田机等产品。目前,国内像雷沃、五征、常发、英虎、勇猛等“大名鼎鼎”的主机企业均是圣和的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规避风险,圣和还要求很多客户带现金提货,即便对于有些战略性的客户,也至少得付95%以上的现金。这要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你一个配套的农机具企业,不来求我配你的产品就烧高香了。饶是如此,很多知名主机企业也愿意这么干,因为圣和秸秆还田机跟主机匹配性好、可靠性高、适用性强、作业效率高,用户高度认可,“很多用户点明要配圣和旋耕机。”

近年来,一些曾几何时赫赫有名的农机具企业都在走下坡路,山东、江苏、陕西很多旋耕机、还田机企业更是濒临破产甚至退出江湖。为什么圣和这样一家地理位置不优越的企业,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势头?

打造过硬产品力

产品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强大的产品,一切都是浮云。一位行业人士认为,近年来圣和发展的重要一点就是不断提升的产品力,高度重视产品质量,要不很多合作的国内大企业不可能来圣和“现款提货”。

圣和农机创始人王新芳兄姐多,虽然没有高学历,但却是一位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农机企业家,日常经营管理中非常注重学习和团队建设,经常率管理团队到知名同行企业考察并参加各类培训。多年来,圣和大力推行5S管理,进行管理提升,提升企业发展内涵和核心竞争力。圣和的质量管理人员,从副总到中层都有质量考核指标,公司还设立了专门的质量督查员。同时,公司还常年进行质量培训,从质量管理理念、意识、责任心和质量管理手段方面予以提升,每天的晨会也要对前一天的质量问题进行剖析。

质量提升靠制度,更要靠一流的生产工艺。特别是随着制造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产品制造的精度与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圣和不断加大投入,在工艺装备、研发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再一步进行战略升级,近年来,圣和在工艺装备方面也投入6000多万元,目前配备了先进的激光切割机、焊接机器手、零部件加工中心等设备,有效提升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减少了原料浪费,提升了产品质量,仅2016以来就花巨资购买了20多台焊接机器人、2套先进的激光切割设备,建了3条喷涂线。

这些先进工艺设备的使用,有效提各项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精准化、精细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在圣和车间里可以看到,圣和旋耕机的主要板材均是一次冲压成型,大大提升了产品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焊接机器手的大量采用,比人工焊接更加均匀、美观,又节约原料与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也改善了公司的生产环境,受到一线员工的欢迎。

质量体现在细节。每台下线的机器,现在都用保鲜膜包上。如果去参展,直接撕开膜即可,根本不用擦拭。为了保证铸体的清洁与精度,安装前都要进行超声波清理。在车间里,很多零部件源自厂家直接发货到公司。王新芳称,这样做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可以更好地规避零部件的质量风险。在圣和,每一台产品在出厂之前都要进行磨合,今年公司还建立了6个三座标恒温检测室,以进行更加严格的零部件开发及在产品出厂前进行更加严格的检测。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有句名言:“最好的服务就是不要服务”。国内农机行业由于整体上可靠性较差,因此为了赢得用户的好感,很多企业就以服务来弥补,所谓“服务是质量的延伸”。对于圣和来说,质量的提升还体现在后续服务的减少上。因为前期质量控制做得好,也就大力减轻了服务压力、减少了服务成本。

“市场竞争就是产品品质的竞争,品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作为制造企业,首先要讲诚信,而对用户讲诚信首要的就体现在产品品质上,口碑不好的企业最后都干不下去。”王新芳说。

经营加减之道

近年来,尽管行业陷入低迷,但是圣和董事长王新芳认为,越是形势不好时越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必要的硬件投入、研发投入、人员素质提升非但不能减,反而要加。不然老百姓会让你淘汰。近年来,圣和相继进入了更有能力水平、更有经验的高管,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营水平。当然,人才是相对的概念,关键要适合企业发展,圣和这方面就是引入稳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通过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公司人员素质不断提升,上上下下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凝聚力不断增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圣和舍得在供应链源头上做加法,在一些农机具关键部件上加投入,有的甚至从日本等国进口,如旋耕刀、液压件。这样做既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又提高了品牌影响力和溢价能力,从近年来发展实际情况看,这些投入非常值得,尽管行业下行,但圣和近年来销售额均稳定在2亿元左右的规模。反观近年来有些企业,为了应付行业下滑、竞争激烈、成本增加等因素,不断减少产品的配置,最后把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前景也减掉了。

近年来,圣和在零部件体系方面不断进行了优化,一些核心的零部件从美日进口,尽管此举加大了产品成本,但是随着消费力不断提升,以及圣和本身的中高端目标定位,从近两年的实践看,此举已经证明是一个可行的路径。除了在社会渠道方面不断赢得用户的认可,另一方面,其秸秆还田机还进入了更多国内一流主机企业和国外企业的配套体系。

在研发方面,圣和更不敢松懈,不断加大研发创新,加大研发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的频度,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公司市场与研发人员都要到现场做大量的试验、反复改进,2018年,公司开发的药材种植机械甫一投放市场便收获了良好的反馈。这得益于圣和立足于自身的优势,积极寻找市场的空档,从“供给侧”着力,研发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2015年以来,农机行业进入“黄金十年”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加上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均深感凉意。这个时候,王新芳认为,安全过冬最重要,企业要做的就是现金为王。近两年来,圣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尽量把资金放在刀刃上——研发、硬件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

6月11日,著名农机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专程到圣和调研,期间罗院士鼓励圣和要继续做好“质量、服务和创新”。王新芳对此非常认同,认为这“六字方针”是一家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根本。他表示,圣和将继续做精做强农机具主业,目前公司已经是旋耕机、秸秆还田机型号最全的企业,可用于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中药村、甘蔗、马铃薯、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的种植领域。今年借着国家对东北黑土地保护的东风,圣和还联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共同开发了玉米清垄免耕智能精量播种机,目前正在进一步加强农艺试验,预计明春将规模投放市场。Θ

猜你喜欢

旋耕机农机具秸秆
小型农用机械旋耕机的使用方法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旋耕机调试与故障诊断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旋耕机正确使用与调整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SONG OF SMOG AND FIRE
秸秆打捆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