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非洲猪瘟时期洋三元(DLY)商品母猪作种用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2020-12-13张利娟郭宗义陈四清

猪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父本发情后备

张利娟,郭宗义,陈四清,张 亮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荣昌 402460)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从2018年我国暴发非洲猪瘟以来,到2019年9月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41.1%,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8.9%,显然持续的非洲猪瘟疫情及猪周期下行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由于非洲猪瘟导致种源严重短缺,同时外部引种也存在着巨大的生物安全风险,因此我国不少猪场开始用洋三元商品母猪作种用,以尽快恢复生猪生产。

我国的洋三元商品母猪多为杜长大(DLY),即杜洛克公猪与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杂交,用以生产三元商品猪。在此过程中利用了长大(LY)二元母猪的繁殖优势与杜洛克的生长优势,具有生长快、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在上市企业如温氏股份[1]的公告中,明确表示已采用性状优良的三元母猪留作种源。

到2019年11月份,我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是2018年11月份以来的首次回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已连续2个月回升[2],说明采用商品母猪作为种用,在短期内提升生猪存栏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文章通过统计分析某大型猪场的二元(LY)和洋三元(DLY)商品母猪的数据,并综合其他文献,就非洲猪瘟下用DLY母猪作种用的优缺点及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非洲猪瘟肆虐情况下的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1 洋三元(DLY)母猪做种用的优缺点

1.1 优点

1.1.1 数量多,扩繁快

洋三元商品母猪供种群体数量多。利用现有商品母猪作为种源,可迅速扩大商品仔猪生产能力,从而快速恢复育肥猪生产规模、扩大猪肉市场供应,可作为特定条件下临时性肥猪生产的补救措施[3-4]。

1.1.2 免疫闭环,减少生物安全风险

从目前非洲猪瘟疫情的演变形势来看,疫情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为防控疫情,必须尽量减少人员和活猪在各场间的流动。猪场减少引种次数或者暂时不引种,通过选用本场的洋三元商品母猪作为种用,将极大地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减少生物安全风险。

1.2 缺点

洋三元商品母猪基因组成一般是大白猪占25%左右,长白猪占25%左右,杜洛克占50%左右,其中杜洛克基因占比大,基因加性及显性效应均较显著。三元商品母猪虽然生长性能优良、繁殖性能尚可,但其后代生长、繁殖等性状分离较大,猪只个体间差异大、群体一致性较差,不符合现代规模化养猪的要求,原则上不能留作种用[5-6]。

在非洲猪瘟暴发前,关于洋三元商品母猪繁殖方面的研究很少,仅见零星报道。因此,作者收集某大型猪场2020年3—4月的生产成绩报表,选取数据完整、谱系档案清楚的LY母猪和DLY母猪用作母本的生产成绩,包括总仔数、活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窝重和均重等数据。该猪场全程按照集约化猪场的要求,严格按照生产流程进行饲养,共收集二元母猪371胎,洋三元商品母猪76胎。数据采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在产仔能力方面,由表1可知DLY母猪平均的总仔数和活仔数分别为9.34头和8.45头,比LY母猪的平均总仔数和活仔数(12.26和11.37头)少3头左右,但差异不显著。

在仔猪的畸形死胎方面,DLY母猪的畸形仔数为1.5头,比LY母猪2.2头的畸形仔数少0.7头;DLY母猪的死胎数为1.85头,略高于LY母猪的1.74头,但差异都未达显著水平。而DLY母猪的木乃伊仔猪数为2.27头,极显著地高于LY母猪的1.44头。

DLY母猪的初生窝重为9.03 kg,比LY母猪的初生窝重(12.95 kg)少了4 kg左右,但差异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在DLY母猪的初生均重为1.08 kg极显著低于LY母猪(1.15 kg),这都说明DLY母猪的繁殖能力与LY母猪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可知,在产仔能力上洋三元(DLY)母猪与洋二元(LY)母猪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产仔和产活仔数相差4头左右,初生窝重总相差4 kg左右。其中洋三元(DLY)母猪的木乃伊胎仔猪和初生均重分别为2.27头和1.08 kg均极显著地差于二元(LY)母猪的相应指标。

综合以上收集的资料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洋三元商品母猪用作种用的缺点可能表现在:

1.2.1 发情

由于其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后备母猪易肥胖,导致发情表现不明显,发情率低,配种成功率低,返情比例会比较高。

1.2.2 产仔性能

利用此次猪场调查数据和陈方钦[3]等统计的数据制作图1。由图1可知,三元母猪在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和死胎上均低于二元母猪。

1.2.3 肢蹄病

抗病力相对较低,且骨骼发育较差,容易出现肢蹄病。母猪的淘汰率高,使用年限短。

2 利用DLY母猪作为种用的技术措施

DLY母猪从遗传上来说并不适合做种用,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如何恢复生产才是首要问题。为了克服三元母猪作为种用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调整生产管理策略,尽量弥补商品母猪的缺陷,改善其繁殖目的饲养管理措施,实现三元母猪种用价值的最优化[7-9]。

2.1 后备母猪的选育

2.1.1 后备母猪的选种

2.1.1.1 提早计划应根据养猪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选种计划,切忌仓促行事。

表1 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产仔情况

2.1.1.2 选种标准

应按种用母猪的要求选留,切忌按商品猪标准来留种。要求母猪体形匀称、肢蹄结实、步行稳健、精神饱满,无遗传缺陷和损征。还要求具有6对以上发育良好、分布均匀的乳头,阴户充盈且发育良好[10]。

研究表明三元杂种母猪繁殖性状对胎次的回归方程的拟合度很高,说明产活仔数、断奶仔数和窝重对胎次的回归关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建议选留繁殖性能优秀的二胎以上母猪的后代[11]。

2.1.1.3 健康状况评估

选留健康、应激小的母猪。要求非洲猪瘟病毒(ASFV)检测阴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等根据猪场原有情况决定。

2.1.1.4 选留数量

按实际需要量与留种量1∶1.4的比例选留。自繁自养猪场可在断奶时初选、30 kg体重左右的保育期二选、90~100 kg体重育成期三选,在初配前淘汰发情表现不明显及不发情的母猪。各期应留出足够数量的后备母猪供选种。

2.1.2 洋三元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2.1.2.1 加强管理及防疫

专人培育,隔离饲养,合理群养。保证光照及运动有利于促进后备母猪发情[12]。栏舍和猪群定期监测ASFV,实时监测猪群疫病动态,以便迅速采取处理措施。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及时接种、保健及驱虫。

2.1.2.2 后期限喂

DLY母猪的生长速度较快,后备母猪容易出现体重超标的情况,影响其繁殖性能。应使用专门的后备母猪料,不能饲喂商品猪料。适当增加日粮粗纤维的水平,降低日粮营养(能量和蛋白)水平。但为保证骨骼及生殖系统的发育,应提高日粮钙磷水平及相关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给水平。采取分阶段饲喂制度,60~70 kg体重后采取限喂措施(限食80%~85%)。总之,应根据膘情投料,控制采食量,调整种用体况。

2.2 发情期管理

2.2.1 后备母猪的发情

DLY母猪发情表现不明显。在生产中更应该重视诱情工作。研究发现,后备母猪在性成熟前与成年公猪接触对其发情有促进作用[13]。建议在150~170日龄开始诱情。选择性欲旺盛、经验丰富的结扎老公猪与母猪直接接触,每天早晚各一次。诱情时间比LY母猪增加2 min/栏。记录发情情况[14]。

诱情2周后仍无发情表现的母猪作并群处理。并群处理7 d后,仍无发情症状的母猪注射PG600,如果注射7 d后仍不发情或者发情表现不明显的母猪要及时处理。

2.2.2 断奶后发情

减少母猪哺乳期的失重,保持合理断奶膘情。避免断奶前后巨大的环境温差,减少断奶应激。饲喂高能饲料(或泌乳母猪料),每天饲喂150~200 g葡萄糖/头。断奶后每天运动3 h,并开始公猪的诱情与查情。淘汰产仔数少、发情差、母性差的母猪。

2.3 配种管理

2.3.1 适时配种

建议在7.5~8月龄、第2~3个情期,调整体重达130~150 kg时完成首次配种。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尽快输精配种,输精3次,每次间隔8~12 h。

2.3.2 优选终端父本

DLY母猪的后代整齐度低,父本选择要特别注意。大约克夏作为首选父本,长白作为次选父本。如用杜洛克作父本,由于红色、黑色花斑基因分离、重组加剧,将会增大红斑、黑斑及红黑混合斑与杂毛猪比例,不利于形成归一化的毛色表观与上市销售,故不建议用杜洛克做父本。

2.4 妊娠期营养及管理

在妊娠期需调整营养,以减少流产。并且通过可能的营养手段提高初生仔猪的均匀度,特别是杜绝、减少超大胎儿的数量和比例,减少母猪难产,改善母猪的母性,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选用能量、蛋白较低的妊娠或者围产期料饲喂。建议增加日粮纤维水平,适当提高维生素,添加生殖营养的产品[15]。

2.5 哺乳期营养及管理[16-17]

2.5.1 控制难产,减少应激

年轻DLY母猪产道较窄,胎儿较大,容易难产。应保持产房安静,调控环境温湿度,减少应激;三元母猪在分娩时产程可能会更长,因此需要给予更多关注甚至人工辅助,必要时可以注射催产素。

2.5.2 产期管理

出现难产征兆的母猪产前注射氯前列烯醇,帮助分娩;产后注射缩宫素,促进奶水的分泌;头胎母猪的乳头容易被空置,需通过寄养小猪确保被充分吸吮,有利于乳腺发育;做好清洁消炎等保健[18]。

2.5.3 调整营养

为了增加三元母猪的泌乳性,营养标准参照LY母猪,注意添加优质油脂、动物蛋白;维生素E大于150 mg/kg;适当添加通乳、催乳的中药产品[19]。泌乳阶段要尽可能保证其采食量,使其有更多的营养素用于产奶。同时,也应注意母猪体况,以保证断奶后正常发情。

3 小结

研究表明,DLY母猪留作种用,是非洲猪瘟背景下的权宜之策。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全场母猪整体繁殖性能及商品猪性能的不断退化,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1)应用育种技术和原理,优选部分洋三元母猪与大白、长白作轮回杂交,增强杂交母本猪的遗传稳定性,再与终端父本杂交生产更好的商品猪[20];

2)使用检疫合格的纯种猪精液,引入纯合基因配洋三元母猪,再选育繁殖、遗传性能更稳定的父母代;

3)洋三元母猪持续与长白猪或大白猪回交3—4代以上以选育出长白猪或大白猪的新品系、新类群,进一步用于商品猪生产或配套系培育,促进猪场猪群种质更新与生产性能提升。

猜你喜欢

父本发情后备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