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电气: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中踏浪而行

2020-12-12

电力设备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气装备协同

东 电

在东方电机冲剪车间里,多台上百吨的冲床正联动进行着1800次/小时的快速节拍运动,同时将约50个5吨重的大钢卷在数分钟内变成一张张形状各异的小钢片。它的生产需要经过微米级的边缘控制和漆膜厚度控制,同时还要通过400V的绝缘高压测试。以前该钢片生产全流程约需要2个小时,而在全新的工厂里仅需10分钟就能出厂,生产过程实现了图像识别质量控制、刷漆温度控制、粉尘控制、有毒气体实时分析和设备状态实时显示,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高安全、全程可控。生产效率提高48%,运营成本降低31.9%,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7%,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高57.3%,同时每年能为企业带来超过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这个近期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的智能制造新标杆、也是国内首个该行业智能工厂,被主流媒体誉为“未来工厂”的定子冲片智能工厂项目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作了报道。目前,东方电气集团已初步形成了智能产品、智慧生产、智能服务、智慧管理的新业态,并已成功在旗下8个制造型子企业开展了100余个项目的应用实践。同时,加大研究成果在核装备制造、航天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冶金加工和食品制造等行业的推广应用,累计形成7500余万元的订单,引领了离散制造技术应用进步,既推动了东方制造向东方智造迈进,又积极携手各个行业贡献东方智慧。

“十三五”以来东方电气集团积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平台,旗下东方研究院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了工业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通信工程等多专业融合团队。技术团队具有智能制造顶层规划设计能力、研制开发能力、工程设计实施能力,为企业提供评估诊断和技术咨询,识别行业痛点,挖掘工艺知识,匹配技术供应方,开展技术导入与培训,全方位保障智能制造项目质量,入选四川省和成都市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东方电气始终坚持“开放协同、智创未来”的方针,在推进智能制造转型的多年历程中,探索出具有东方特色、赋能经济建设的合作发展模式。东方电气紧跟前沿技术、紧盯市场需求,积极与高等院校和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产业对接。成立能源装备工控网络安全工程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技术研究中心、东方电气-电子科技大学5G+高端能源装备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发机构;与中国移动、华为、诺基亚贝尔等知名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共同攻克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打造了产、学、研、用产业链条的创新合作模式。

在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联合省内智能制造七家龙头企业,以市场和公共服务为导向,牵头成立四川省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并积极承接政府职能,开展项目咨询、评审和智能制造诊断工作;完成邦普刀具、精密日机、蒙顶山茶叶等四川省重点推进行业的智能制造服务与咨询,发挥优势带动了区域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积极构建面向电力装备行业的网络协同制造新模式,推动从单一企业制造到多企业协同合作转变;从设计、制造与运维等多项关键技术向一体化集成与优化技术发展;从企业内部运行向平台化管理转变。通过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打造电气装备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形成高度协同的智能生产管控系统,着力构建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

2020年东方电气智能制造转型计划项目共计19项,目前全部项目均已启动实施,其目标是到2025年全集团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安全、自主、可控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及工业软件应用普遍增加,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将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2030年全面建立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实现重点产业板块智能转型。2049年全面实现智能制造转型,使全集团智能制造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猜你喜欢

电气装备协同
八方电气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港警新装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