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必要性及路径探析

2020-12-11纪咏梅

关键词:信仰培育马克思主义

纪咏梅

(青岛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华民族浴血涅槃、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大多数,他们蕴涵着巨大的政治能量,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关键就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发动农民。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靠,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开路先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

一、农民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主体

研究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首先应讲清农民是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些学者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定位为少数人的事情。其理由主要有三: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政治信仰,应当是一定政治组织的信仰;二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应当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信仰;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抽象高深,很难成为社会大众的信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不仅包括共产党员,也应包括社会大众,对于中国这个超大的农民国度来说,农民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主体。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质上是政治信仰。自从人类创造了政治生活,就不存在完全不受政治影响的人,农民不是处于政治世界之外或政治世界边缘的存在,美国著名学者罗吉斯曾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1]320对于中国这个超大农民国度来说,他们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基本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其中,农民是主体。农民之所以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将实现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它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应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和信仰。政治信仰的力量体现在信仰主体的人数和信仰的坚定程度上,“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11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目标来看,共产主义不仅是社会理想,更是人生理想。“人是理想性的存在”,[3]321正是因为这一特性,人类才不满足于已经存在的现实,不断追求理想,力图把现实变得更美好。理想性是政治信仰的根本特征,任何政治信仰都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这种否定不是抛弃现实,而是辩证的否定,是为了使现实更美好。正因如此,政治信仰才能够作为一种感召机制引领社会成员的行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这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人发展的深切关怀。对于中国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理应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信仰选择。

再次,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关键在于农民。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谱写了一曲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抗争赞歌。这种抗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变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半封建制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最重要的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农民群体虽然文化水平不及其他社会群体,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支撑力量,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新中国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最大贡献者,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急先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发动农民是我们党成功的根本所在。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时至今日,9000多万党员中,农民仍是最大的构成群体。

二、当代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的振兴。然而,当前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抬头,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部分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理想信念淡漠,信教农民数量激增,农民精神家园的支撑已出现了倾斜之势,加强当代农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十分必要。

(一)凝聚力量:发挥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作用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我们党一直把农民看作最值得信赖的革命力量,成功地对农民进行政治动员。斯特朗曾感叹,当中国民众 “把对家庭的忠诚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生命的那种精神会使全世界感到惊讶。”[4]89中国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5]258这已经被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所证实,已经被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证实,已经被发端于农村的中国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证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农民的精神世界是贫瘠的,缺少对意义世界的追寻,自我实现的动力不足,无法成为现代化的农民。政治信仰是维系一个社会的精神纽带,“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6]524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关键在于农民是否能心往一处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农民的思想和意识是否现代化。农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没有农民信仰的科学化、理性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开展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加强党和政府对农民精神信仰的引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二)塑造主体: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呐喊声在耳畔响彻多年,但时至今日,农业依然脆弱,亟待加强;农村依然落后,亟待开发;农民依然贫困,亟待扶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固然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领导,但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当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乡村振兴,就要推动“物的振兴”和 “人的振兴”齐头并进。“物的振兴”是硬件,主要指人居环境的改善;“人的振兴”是软件,主要指农民素质的提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农民应是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自身现代化的关键。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力量,但当前我国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民主意识、市场化意识薄弱,这些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农民通过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克服自身局限性,成为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使农民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到其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的精神支柱作用。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使农民主动热情地支持党的领导,以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朝着党所追求的目标前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支持者,自觉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

(三)夯实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任何政党要维护自身的统治,都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支持,这是执政党维护自身地位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自身合法性的证明。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其执政基础的核心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将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延伸到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心灵深处,实现对乡土社会的动员和整合,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农民。根据中央组织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9059.4 万名,其中农民党员2544.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8.1%,可见,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农民仍是党员构成中最大的一个群体。

农民是我们党执政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农民的政治支持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赢得了农民,就是赢得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稳固;失去了农民,就失去了党在农村的执政资源,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动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冲击,西方思想文化尤其是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的广泛传播,封建腐朽没落思想的延续,导致部分农民理想淡化、精神空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应树立阵地意识,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牢牢把握农村思想阵地的掌控权。通过对农民进行政治信仰宣传和教育,改造农民的思想,引导农民认同马克思主义,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将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农民吸收到党组织内,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应对挑战: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7]170历史证明,要消灭一种社会制度,总是要先造舆论,做好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分析美苏对抗时指出,相对于双方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比拼,意识形态才是争夺的根源,意识形态的较量如果出了问题,败下阵来,那么一切都将毫无意义。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信仰是根本问题。因为信仰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意识形态的主导成分和核心。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武力干涉已退居幕后,思想渗透则走向前台。西方国家竭力标榜自己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大肆攻击、丑化我们的社会制度,抹黑无产阶级政党,对中国进行妖魔化宣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诋毁性解读。西方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向中国输出所谓的 “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向我们推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农民的主流政治信仰趋于淡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在农民中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向。特别是西方宗教在农村的传播,西方国家利用各种渠道隐蔽传播西方宗教,妄图用基督教占领中国。对于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批判抵制是必要的,但仅有批判和抵制是不够的,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只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占据主导地位,才能有效降低西方思想渗透对我们的影响,如此我们才能掌握这场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

三、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路径探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应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各方面展开。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物质基础

信仰不能脱离人们的物质生活,因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8]591任何信仰都不可能是脱离人们物质生活的空中楼阁,都是在解决了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基础上的精神追求。“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525人们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才能从事更高级的精神活动。当前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首先就要夯实物质基础,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奠定物质基础,否则,这一科学信仰就会沦为抽象的理想和悬空的激情。

要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就必须让农民知道马克思主义是维护他们根本利益的,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不能凭简单的说教,应避免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宣传教育的 “高大化”和 “脸谱化”,而必须将信仰培育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信仰培育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应切实落实国家 “三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惠农支农的力度,加大惠农支农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确保给农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二是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三是应加强农民教育培训,通过向农民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增产增收,也要传授给农民多种其他技能,以便于农民可以通过外出务工扩展收入渠道和经济来源;四是应加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当前收入差距问题突出,必须加大农村困难群众的救济,让贫困农民在享受实惠中真切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坚强堡垒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领路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组织载体。党的形象关系到群众对党的信任,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榜样力量对社会大众的引领能否取得良好的成效。社会大众的信仰选择容易受具象事物的影响,对于农民群体而言,受文化程度、思维特性、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政治信仰的选择更多的是根据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形象来判断。农民就是通过对党员先进形象的认知,产生对党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才会认同党的政治追求,进而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终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打造坚强的组织堡垒。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要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按照 “政治强、业务精、品行高”的标准选拔基层干部,打造一支理论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理想信念坚定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成为农民政治信仰培育的组织依靠。二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常言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能将人民群众吸引、凝聚到党组织周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目标而行动起来。三是要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信仰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无疑是最重要的培育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发挥自身在农民信仰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信仰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就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民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言行直接影响农民对党的认可程度。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信仰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就要增强农村党组织进行信仰培育的能力。毛泽东曾说,中国共产党是拿起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的 “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农民群众中宣传党的信仰。为此,应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遵循政治传播规律,问农民疾苦、解农民忧患,将政治信仰培育与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联系在一起,着力提升信仰培育的水平和能力。

(三)推动农村文化创新发展,营造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的本质是价值观,价值观的顶层是信仰。对于信仰而言,文化就是其产生成长壮大的土壤。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马克思主义信仰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却在中国扎根、成长、壮大,除了中国社会发展需要这一原因之外,中国文化为其提供生存土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前,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必然需要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扎根农村的文化沃土。

推动农村文化创新发展,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人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精神家园是人的思想栖息地,生活中我们似乎看不到它的身影,但它却像空气一样,须臾不能离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滋养作用。当前,农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让农民体会到了 “感觉的幸福”,但精神世界的失落却使农民无法获得 “幸福的感觉”,而是陷入精神空虚的痛苦之中。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采取吸引民间资本、企业支援、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为农村文化生活提供平台;繁荣农村文化市场,重视那些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的出版发行,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消除非主流文化的不良影响。邓小平早就谈到过精神污染问题,他认为精神污染实质就是传播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腐朽没落思想。针对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的实际,应改变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应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政绩评价体系中,通过评价指标的调整,促进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反对愚昧,革除陋习,树立新风;遏制 “黄、赌、毒”在农村的蔓延;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打击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四)着眼农民群体特征,扎实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

当前,农民信仰需求强烈,但却普遍存在信仰缺失的现象,部分农民的信仰世界处于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信仰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各种手段,在农村争夺信众。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政治信仰,应在农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彰显其科学性和价值性。

一是构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在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上,正如邓小平所说,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要求普通群众都来读大本子是不可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关键要“精”,要 “管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玄奥的理论,而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首先就要选取适当的内容。我们应在理论的创新发展与理论的稳定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内容应简洁精炼,应从宏大的理论体系中提炼出体现其根本信仰维度的内容,切忌用长篇大论的官话对农民进行信仰培育。二是打造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话语体系。话语承载着特定的思想观念,信仰的话语体系是否具有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叙事能否打动人、感染人,决定着一种信仰是否能得到广泛传播。“任何一种观念或理论要被人所接受,前提就是要使用受众能够接受的语言来传达。”[9]农民群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要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不能采取强制手段,而只能引导,要引导农民就需要从他们的视角看待世界。着眼农民的 “认知图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转化为农民能理解的、直观的中国式话语体系,使之符合农民的思维习惯,为农民所认同、掌握。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柳湜的《街头讲话》、冯契的《怎样认识世界》等,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原因就在于这些著作能从人民群众的思维习惯出发,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使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走出书本、走出书斋、进入寻常百姓家”。[10]三是拓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途径。要发挥电视、广播、农村宣传墙等传统宣传教育途径的优势,也要注重发挥新型媒体在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中的作用。信息时代,新型传媒的出现,它们广泛而深入地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如今随着手机在农村普及程度的提高,对相当一部分农民而言,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可借助互联网,利用微信、QQ 等媒介工具加强农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这些新媒体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具体、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我们取得的成绩,展示党员干部的模范形象,进而提升农村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应大力创建专门针对农民的教育网站,创建相关微信公众号等。

猜你喜欢

信仰培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信仰的旗帜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