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启正:浦东30年,“软成果”不容忽视

2020-12-10尹洁

环球人物 2020年23期
关键词:浦东成果上海

尹洁

赵启正,194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核物理专业。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浦东新区首任党工委书记、首任管委会主任。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会议新闻发言人。

“上海的国际化体现在哪里?”《环球人物》记者问赵启正。

这位上海浦东新区第一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思考了一会,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从浦东的工作岗位上离开时,他手中仅日本客人的名片就有3500多张。

在浦东工作时,和外国人打交道是赵启正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当时到北京访问的外国政要,70%以上都会到上海参观访问,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的总统。

“上海传统上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浦东则依托改革开放赋予的优势,打造了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环境。”赵启正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浦东是继深圳之后的又一块试验田,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

1990年,国务院宣布开发浦东时,这里的生产总值只有60亿元,到2019年,数字已经变成1.27万亿元。

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80的国内生产总值、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国第一”,承载了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

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赵启正对《环球人物》记者讲述了自己亲身参与和见证的“浦东故事”。

“浦东这个‘足球场要能举办世界杯”

今年80岁的赵启正,经历过新中国最艰难、最贫穷的时代。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期间,赵启正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在这所为培养“两弹一星”人才而成立的学校里,他受教于钱学森、钱三强、赵忠尧等著名科学家。大学毕业时,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年轻的中国科技工作者被分配到研究第一线,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赵启正也是其中一员。

在二十来年的时间里,赵启正一直从事着与核工业相关的工作,1978年获得了上海市和航天部授予的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那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仅缺少科技人才,也缺少管理人才。在这个大背景下,赵启正接受上级安排,离开老本行,投身到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新跑道上,于1984年进入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

就在那一年,赵启正第一次去深圳出差,有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一栋刚盖好的大楼堵住了新建道路,不得不马上拆掉。赵启正被深深震撼,意识到规划的重要性。

1992年秋天,当他带领团队开展浦东新区的建设规划工作时,专门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形态规划必须服从功能规划”,就是先想好新区的各个项目要具备什么经济功能,再去设计和建设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比如,浦东当时要建一个足球场,必须先确定是大众健身用,还是举办大型比赛用?规模是国家级的,还是世界级的?先根据实际需要建国家级的,将来再建世界级的也不迟。把功能定下来,再去设计足球场的形态。超出太多是浪费,不满足需要则是保守。”事实上,赵启正眼中的浦东就像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巨大球场,未来这里将上演很多重大比赛,最好能办世界杯。

当时的西方正用怀疑和警惕的目光盯着浦东。之前亚洲“四小龙”崛起时,西方的心态是放松的,在金融和科技成果转让上也相对宽松。但对中国的发展,西方则抱着几种心态:一是傲慢地认为中国根本做不成;二是警惕中國成为对手,不会在政策和科技上加以支持;三是坐观其变,如果中国真的做成了,就搭便车。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和世界最发达的城市相比。而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几乎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差距。就连上海也流传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顺口溜,尽管二者之间只隔着一条黄浦江。

“那时浦西的上海人管浦东叫乡下,浦东人自己也这么认为,每次过江都说是进城。当时江上没有桥和隧道,只有轮渡和小舢板,浦东的土地几乎处于未开发状态,除了农田只有一些仓库。”赵启正回忆道。

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极少见到,无论是伦敦的泰晤士河还是巴黎的塞纳河,两岸的发展程度都相差无几。赵启正当时的构想就是以黄浦江为圆心,把两岸划到一个圈里,描绘一幅整体发展、共同繁荣的美丽画卷,这就是今天让无数游客慕名“打卡”的外滩和陆家嘴。

“硬成果和软成果是孪生兄弟”

1993年,赵启正访问美国。在洛杉矶,他向迪士尼时任总裁韦尔斯介绍了上海和浦东的发展之后,韦尔斯表示“迪士尼若要进入中国,最好的地点是上海”,并在一周之内就派人到浦东考察。后来由于韦尔斯在飞机事故中身亡,迪士尼人事变动,导致项目延后了10多年,但他对投资浦东的热情和向往,一直令赵启正难以忘怀。

为了吸引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投资者,浦东新区在规划和管理等方面重视科学性、开放性、前瞻性和包容性,形成了很多被赵启正视为“软成果”的经验。

“规划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时,我们请了4个国家的顶级专家,加上本地设计院,一共5家。我们给每家一张地图、一份说明书,说明这个地方将来是一个金融中心,是外国企业的中国总部所在地。他们各自设计,我们最后把5个模型的优点综合成最终模型。”

人们今天熟知的陆家嘴中心区高层建筑群,也是世界大师们竞相献艺的作品:东方明珠电视塔出自上海设计师之手;宝塔外形的金茂大厦是美国设计师参考了中国26座宝塔设计的;环球金融中心由日本企业投资、美国公司设计、上海建筑集团承建,曾获2008年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

1994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访问上海,赵启正拿着激光笔在沙盘边为他介绍浦东规划。那时激光笔还很少见,老布什指着笔说,这个东西他见过,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国将军鲍威尔就是拿着它讲解战争局势的。赵启正马上说:“鲍威尔的激光笔点到哪里,哪里就被炸平了,而我的笔点到哪里,哪里的高楼就会建起来。”听到这番话,老布什点头道:“如果我再年轻几岁,也要来浦东投资。”

同样是1994年,中国台湾地区公布了一个“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由美国麦肯锡公司负责论证、设计,轰动一时。在当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台湾记者问赵启正:“浦东将如何呼应台湾的这项计划?”

赵启正回答:“浦东开发已经起步了,‘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刚刚宣布,应该问后者如何呼应前者,然后再互相呼应。我希望这个计划能够成功。”没想到短短几年后,“亚太营运中心”就烟消云散了。赵启正认为,这个要与浦东开发比肩的计划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大陆强大的经济支撑能力。

浦东开发的第一个5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就达到220多亿元,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内环线等十大基础设施工程竣工,实现了浦东、浦西联动,极大改善了投资环境和城市面貌;1996年至2000年,浦东新区又投资600多亿元,建设了浦东国际机场、浦东国际信息港等项目;2017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超过8700亿元;2018年,浦东主要经济指标迈上重要整数平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

2019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报告《迈向大达卡》,将“浦东经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发展的成功案例,向南亚国家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作重点推荐。

“浦东开发开放的硬成果,是数据、照片、录像,或一栋楼、一条路、一座高科技工厂。而软成果,则是被实践证明成功的思想收获,比如思路、方法和经验,它们往往被忽略,却十分重要。”赵启正说。他总结了一系列浦东开发的软成果,除了形态规划必须服从功能规划,还包括:法规和规划先行;金融、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先行;严格按规划使用土地,“惜土如金”;先“简政”,再“精兵”;一流的党建带动一流的开发;勤政廉政也是重要的投资环境,等等。

赵启正认为,浦东开发不仅是项目开发,更是社会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硬成果和软成果是孪生兄弟,软成果虽不能被直观看见,但是其影响力更大。”

“长三角就像一列动车组”

赵启正在上海工作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几乎每年都要到浦东来一两次。在基辛格眼中,中国是一个整体,了解浦东,回去就可以告诉美国人整个中国的情况。

1995年,基辛格对赵启正说:“西方报纸说浦东开发只是你们的一句口号、一种政治宣传,中国只是做个姿态。但我觉得你们是实际行动,不是空话。”

西方媒体不了解中国人的雄心。浦东开发之初,赵启正和他的同事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意思是要谋求上海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他们瞄准的是世界一流城市,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面向国际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当時,规划团队已经有了建设“亚洲经济走廊”的初步构想。赵启正形象地将主要城市比喻为走廊上的灯,“东京、首尔、上海、台北、香港、新加坡、吉隆坡,当时它们的总GDP约占全世界的1/5,而上海就是这条走廊的中间点”。

30年后,这条经济走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上海这盏明灯也越来越抢眼。

“长三角骨干城市就像一列动车组,上海就是火车头。每一节动车都有自己的动力,而且取长补短、共同前行,向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迈进。”赵启正说。

他也希望国内外学者在关注浦东发展硬成果的同时,不要忽视软成果,尤其是那些促进社会进步、转变政府职能、培养人才等方面的思路和经验。

“浦东的开发不只是经济开发,更是社会开发,不只是把农田变为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更促进了社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浦东的发展是一个快速的城市化过程。”

赵启正记得,新区刚成立时征用了农民土地,政府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有些农民被安排去开出租车,结果开了几天就以“不认路”“不会看地图”为由不干了。赵启正因此在接受采访时说,浦东要乘着高速列车向前进,许多外来人员都上了车,有些浦东本地人却不愿上车,自己放弃了机会,而浦东管委会就是要帮助大家上车,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那时,我们明显看出浦东城乡发展速度的差别,所以要求各功能开发区积极带动周围乡镇的发展。开发区占了谁的地,就要对谁有一定的扶持,要优先培训和使用当地乡镇的人,给他们投资,提供技术,或者帮他们引进外资。在浦东这列火车上,各大开发区相当于车头,必须带着周边乡镇一起开,火车才能真正跑起来。”

今天,这列火车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车头,上海又成为整个长三角的车头,长三角带动中国经济,中国又带动着世界。

“未来的浦东,不仅要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还要为中国和世界连接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赵启正说,“列车是要一起前进的,每一节都不应该被扔下。”

猜你喜欢

浦东成果上海
浦东从先行者到引领区
浦东开放,三十年激荡中国活力
验收成果
30年 浦东实现了“五大跨越”
浦东开发开放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