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剧成了大众的“情绪容器”

2020-12-10韩浩月

环球人物 2020年23期
关键词:鹿鼎记张一山低分

韩浩月

低分剧引起的狂欢,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来自大众层面的“文艺批评”。

有了这么多前车之鉴,再拍这样的“作品”,难道制作者不该脸红吗?

新版《鹿鼎记》在评分网站上得到了2.8的超低分,张一山的剧照被拿来与猴子的图片进行对比,剧名也被戏改为《猴鼎记》……一场熟悉的由低分剧引发的娱乐狂欢,难以阻挡,扑面而来。

《鹿鼎记》被翻拍过8次,显而易见,距观众越近的版本,越难获得高分,这恰好也是经典翻拍的一个走不出的怪圈。

张一山版的《鹿鼎记》,是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开拍的:对金庸原著没吃透,在创作理念上吃“剩饭”,等等。但即便如此,偏偏是开拍了、播出了、热议了,在一片骂声中,其观看量也直线上升。这再次说明,翻拍者赌对了。美名骂名都是名,有了播出率,制作方与平台各取所需、不亦乐乎?

影视界的低分剧能得到高关注度,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现象,比如:豆瓣评分2.9分的国产版《深夜食堂》;演员抠像演出的3.0分《孤芳不自赏》;空洞无趣2.3分的穿越剧《寻秦记》……网上搜索一下“低分剧高收视率”,搜索结果会让你不得不承认,“低分剧提供商”往往比那些真诚创作的公司要活得滋润得多。

按正常逻辑,观众不喜欢低分剧,会选择不看、不讨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观众对低分剧热情高涨。这种匪夷所思现象的形成,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低分剧有着相对容易进入的讨论门槛。尤其是吐槽文化在互联网上流行时,低分剧的出现,为网友的吐槽需求提供了宣泄渠道,人人皆可参与。尤其是对于失败的经典翻拍,由于观众熟悉经典原作,对比之下,“槽点”会很快被观众捕捉到,迅速在网上形成热议。

二是低分剧能够满足观众的创造欲。围绕低分剧,网友可以发明新的热词,挖掘出新的评价角度,组合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观点……低分剧虽令人尴尬,却是一块“肥沃土壤”,观众可以在这块“土壤”上任意创造,最终生产出一朵朵奇葩之花。多年来,互联网文化的生机与发展动力,正是有一部分源自于此。

三是低分剧是一个上佳的情绪容器。互联网上流动的各种情绪,与社会现实的情绪几乎同步,这些情绪在网上汇聚、分散、左冲右突,并且始终在寻找一个“洼地”,每当这个“洼地”出现时,人们对于多样事物的多角度评判,便会集中于此,汇聚成声浪。很多时候一部低分剧要承担的,不仅是对剧作质量本身的批评,还要承担一些社会议题。

当然,从整体上看,低分剧引起的狂歡,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来自大众层面的独特的“文艺批评”。观众带着一种审美上的优越感,对低分剧展开一轮轮“炮轰”,其根本用意在于呼唤好剧,用良币驱逐劣币。

张一山版《鹿鼎记》不会是经典翻拍翻车的最后一例,也不会是低分剧成为全民话题的最后一例。这不能怪观众。需要反思的是制作方与创作者。有了这么多前车之鉴,再拍这样的“作品”,或者这样的“作品”被如此消费时,难道制作者不该觉得脸红吗?

猜你喜欢

鹿鼎记张一山低分
想不到
《鹿鼎记》里的南浔
张一山:红与不红都随缘
张一山:说我90后老戏骨是观众谬赞了
让“低分”学生道歉不是挫折教育
张一山:刘星长大了
怎样帮助低年级低分学生提高学业
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文化范本/论《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