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社会民俗教育生活化的实践向度

2020-12-10连振娟

公关世界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民俗新媒体

连振娟

摘要: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民俗教育生活化通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归学术的生活实践,并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格局,构建“生活——教学——生活”的循环,实现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民俗 教育生活化 新媒体

教育路径的科学有效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生活世界是日常实践的领域,也就是蕴含着共同体的普通人的本源性文化价值的基本领域。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处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起着陶冶和发展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学校教育越来越关注民俗文化。民俗教育在观念和内容上是一种民俗知识之上的民族精神的培养,在实践和手段上要紧扣活泼的生活世界,把生活世界作为民俗的意义来源和服务对象,将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依托于生活。

一、民俗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当前国内的教育改革,为民俗文化和教育的结合提供了现实条件,民俗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视野。200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一楼会议厅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明确指出在学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因而民俗文化课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大学、中学甚至幼儿园中。

“回归生活世界”这一哲学上的主张源自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生活世界”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哲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纷纷转向“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教育生活化理念更是教学中一种凸出的重要的教育理念。民俗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是理所当然的教育资源。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所有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切近的特殊教育方式。由此,民俗教育的方式天然地契合“生活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巨变,经济高速发展,引发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全面、持久变迁。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学校民俗教育的实践方式应时而变顺理成章。

二、民俗教育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唤起生活经验

教育生活化理念要求充分调动起学生主体的相关生活经验。学习是人的主观精神活动,积极使用自己的大脑,才能更好地挖掘学习潜能获取知识,所以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民俗教育生活化在教学操作上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切入学生的民俗生活经验,激活学生个体积淀的生活世界,通过具体生动的民俗事项,使教学成为学生体会、反思、提升、超越的契机,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这一点上,民俗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娱樂等各个方面,同时又极具地方特色,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比如人生礼俗中的送粥米,这是一个新生命诞生后,亲朋好友带着礼品前去祝贺的仪式。这是诞生礼的一个环节,流布范围广,叫法五花八门,“送米汤”“送祝米”“送糖米”“送乳汁米”,或者“吃面”“吃大面”“做日子”等,具体流程和细节上也各地各异。春节祭神敬祖,端午节龙舟竞渡,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这种世代相习的传承生生不息,学生大多跟着亲长或多或少地参加过,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鲜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让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同时了解其他地方的类似文化,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气韵。

在经验上,民俗从来就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是变动不居的,处于持续不断地生产过程中。就岁时节日民俗而言,春节历史悠久,是在古人时间意识和原始信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汉代成节以后逐渐发展出了众多的习俗活动,成为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中华民族最隆重的盛典佳节。但近年来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氛围日趋淡化。虽然春节的主要习俗得以继承,辞旧迎新、团圆平安的意蕴仍是主题,但“年味儿”淡了却是人们普遍的感受。节日饮食的商业化、日常化,个别习俗的消失或变异,“光棍节”等新节日的出现,这些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生活变化学生都有切身感受,教学活动中可以轻松调动起学生的主观体验。

生活世界是教育活动的场域,教育生活化要充分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引入现实生活的因素,使书本知识、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细节,让学生主动体悟生活世界,主动思考个体意义。

三、民俗教育生活化的课后延展:回归生活实践

民俗课程的设立,民俗文化的传播或传承,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我们曾经有哪些民俗事项或现象,而是让学生感受或体会到这些民俗事项背后的情怀和意义。民俗文化是日常生活的现实呈现,所以民俗教育的课堂生活之后还需回转日常生活,实现“生活—教学—生活”的轮回,以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实践。

随着中国社会全球化、现代化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社会结构巨变和大规模城市化,许多民俗文化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和根基,使许多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传统民俗逐步被遗弃,以致有些民俗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单调,活动也越来越单一,甚至完全失去了活态传承。如清明节是我国的法定假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句似乎奠定了其“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原本活动多样的清明节而今在很多人看来只剩下了祭祖扫墓。实则清明节由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合一而来,“追思先人,勿忘生者”是其核心,兼有悲伤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祭奠扫墓、追思先贤是清明节很重要的节日活动,同时还有踏青、拔河、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娱乐活动,对逝者的尊敬和对生的喜悦自然地熔铸到这一关乎生命的节日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将清明节所蕴涵的文化意义透彻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传统的继承与保护、对于外来文化的抵制或吸收问题之后,作为“过”节的学生主体就可以更好地选择节日的“过法”。

在课堂教学中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现象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思考,课后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带着不同的眼光和诉求再去体验和经历不同的民俗事项,构建“生活——教学——生活”的循环,将知识内化为学习主体的性格气质和文化内蕴,构建更完满的生活,这是教育的目的。

四、民俗教育生活化的场域拓展:利用生活日常

当代社会是一个被信息技术渗透的社会。自媒体时代为社会带来了崭新的传播格局,“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再旧格局下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网络传播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信息选择主体、内容创造主体、传播发布主体。”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大大拓宽了人们信息接收与传播的渠道,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触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

微信(wechat)是新一代移动及时通讯软件的代表,在全球迅速崛起,引领了新一代时尚潮流。微信突破了传统社交媒体仅靠文字输入进行交流的局限,真正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追求高效时尚便捷的心理需求,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及时传播。青年人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体,对微信青睐有加,特别是随着4G网络的迅速普及及5G网络的应用,随处可连接的WIFI,随时随地置身于无形的网络圈中是青年人的生活常态。

传统教学惯于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授课模式,教授者处于主体地位,掌握语言的主动权、信息的控制权,进行知识的灌输传播;受教育者则基本是被动地接收知识信息的传递。微信平台具有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多元的知识体系、便捷的交流模式,借助微信平台开展教育活动越来越被认可。相比以往“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实现了师生地位的相对平等,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与主动权。由文字、声音、图片而至视频直播,智能自媒体带来信息更广、更快、更多样的传输。在立体媒体时代背景下,“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正在依托传统视听内容的优势,整合不同媒介的功能搭建新的媒体基础架构。大众刷屏时代,年轻人直接从屏幕中吸取他们的知识和价值观已势不可挡。

但技术也是有局限的,技術传播只是视觉的,虽然有交互模式的交流功能,“但他们大都缺乏有关民具、民俗和传统节庆的生活体验和身体记忆,或只能停留在模拟体验式或观光式的浏览层面,这是因为他们远离口头传承和行为传承所需扎根的具体社区,缺乏社区生活经验”。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利用智能自媒体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充实起来,是教学效果的有利补充。但技术的进步,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文化传播手段,人才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承依赖于人的活动。

五、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提倡“学会生存”,90年代提出学会关心是21世纪教育的发展主题,21世纪提出了教育的新使命是“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国际社会对教育理念和价值导向不断调整补充,在其《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在民俗课程教育实践中,通过以现实生活为导向、创设理论应用的教学情境、采用重体验和重对话的言说策略,把民俗教育延伸和扩展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场域,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去领悟民俗文化真谛。只有理解了自己共同体的生活世界,才有望理解自我,达到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科技进步背景下教育生活化研究:以民俗课程资源开发为例(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J],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2]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98页

[3]庞井君.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视听转型[J],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4]刘胜枝,安紫薇.呈现与建构:直播、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的形象分析——以快手、抖音平台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11期

[5]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周星:《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9页

猜你喜欢

民俗新媒体
寻梦江南春 热闹的民俗节日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