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三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医疗服务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12-10黄江云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收治心血管病内科

——黄江云 洪 倩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1]。如何有效降低CVDs死亡率,是各级卫生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安徽省三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医疗服务能力现状进行调研,明确其诊治能力,为完善区域内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表1 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省级质控中心基线调查报告和医疗质量评估督查通报。数据区间为2018年1月-12月。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剔除中医类别及非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选择45家三级医院(43家综合性医院、1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1家儿童专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相关数据为研究内容,包括心血管病学科设置情况、医护人员数、开放床位数、硬件配套设置、胸痛中心数、部分疑难危重症收治例数、部分关键医疗技术开展情况等。对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电话或邮件方式予以补充。

1.3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Excel 2013软件录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心血管病医疗资源配置

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资源配置情况见表1。

2.1.1 学科建制及床位规模 45家医院均设置有心血管内科;11家单独设置心脏大血管外科,17家是心胸合并设置,17家未设置心脏大血管外科。45家医院总开放床位75 185张,其中,心血管内科4 458张、心脏大血管外科1 279张,分别占总开放床位数的5.93%、1.70%。1 279张心脏大血管外科床位中,归心脏大血管外科使用的有709张,心胸外科合并使用的有570张。

2.1.2 人员数量 45家医院共有医护人员72 196人,其中心血管内科医生941人,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328人,心血管内科注册护士1 556人,心脏大血管外科注册护士616人。45家医院医护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为0.96:1,其中,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分别为0.21:1、0.26:1;注册护士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分别为0.35:1、0.48:1。

2.1.3 硬件配套设置 45家医院中,40家单独设置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10家单独设置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对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心脏超声仪、体外循环机主动脉球囊反搏仪等医疗设备进行调查发现,有37家医院反馈相关诊治机器老化或数量不够,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2.1.4 胸痛中心数量 调查发现,14家医院创建了胸痛中心,其中合肥市3家,淮南市4家,阜阳市2家,宿州市2家,淮北市1家,马鞍山市1家,黄山市1家。

2.2 心血管病临床诊疗能力

2.2.1 心血管内科 从表2可以看出,45家医院中,有42家可收治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心肌梗死病种,能开展急诊冠脉介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单腔及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以及射频消融术;有39家能开展三维射频消融术;有38家可收治顽固性心衰病种,能开展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有37家可收治室速室颤、冠心病病种,能开展ICD植入术;有36家可收治心源性休克病种,能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有35家可收治先心病病种,能开展先心封堵术;有18家可收治肥厚性心肌病病种,能开展化学消融术;有15家能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和压力导丝(FFR)辅助下冠状动脉介入术。

2.2.2 心脏大血管外科 从表3可以看出,45家医院中,有24家可收治先心病,25家可收治瓣膜病,21家可收治冠心病,16家可收治大血管疾病;有25家能开展瓣膜置换术,有21家能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有15家能开展微创小切口手术,14家能开展复杂先心手术,11家能开展二尖瓣成形术,10家能开展升主动脉置换手术,6家能开展全主动脉弓/半主动脉弓替换手术,2家能开展心脏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术。

表2 心血管内科主要病种及医疗技术开展情况

表3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要病种和医疗技术开展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3.1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

首先,区域间心脏内外科医疗服务能力存在差异。从单独设置心脏大血管外科的11家医院区域分布及从床位规模、人员数量、胸痛中心设立等方面来看,皖中明显优于皖北、皖南,皖南是省内医疗服务能力最低的区域。其次,区域间医疗资源分配与人口比例不匹配。皖中、皖北、皖南2018年常住人口比为1:1.2:0.49[2],而心血管专科开放床位比为1:0.74:1.49。再次,医疗机构内心脏内外科发展不协调。所调查医院都单独设置有心血管内科且有独立病房,88.89%以上配置有重症监护病房,仅11家医院单独设置心脏大血管外科。

3.2 人力资源相对短缺

心血管科医生培养周期长,加上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加剧了心血管医护人员的紧张状况。45家医院医护人员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均低于《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中1.2:1的标准,心血管专科医生、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之比也未达到标准要求,且医生和护士缺口较大,尤其是高端人才,心血管内外科医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34.2%、60.37%。

3.3 心血管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相对较低

参照《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疑难病种收治和医疗技术开展目录,对心血管内科9个病种11种医疗技术、心脏大血管外科4个病种8种医疗技术进行分析发现,45家医院所有技术都能开展的只有8家医院。11种心血管内科医疗技术能开展的医院均比为77.89%;除去心脏移植技术,7种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技术能开展的医院均比为32.38%。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9)》数据显示,安徽2017年、2019年心血管健康指数各项指标总得分分别为43.6分、45.7分,总分有所提升,但在救治能力得分和总排名方面都有所下滑,与排位第2的上海市相比,平均总得分低32.05分,平均救治能力得分低34.6分[3]。另外,2015年、2016年安徽省为流出患者最多的省份,2015年占异地就医患者的11.9%,2016年占异地就医患者的12.16%;2016年全国异地就医比例最多的病例(排序前20)中,不稳定性心绞痛居第2位,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居第4位,其他类型心绞痛居第6位[4-5]。这些数据表明,安徽省心血管疑难危重症诊疗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不能满足省内患者就医需求。

4 建议

4.1 优化心血管专科医疗资源配置

在不同区域间,相关部门应结合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制定可行的优化资源配置方案。首先,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疾病年度报表,合理规划医院心血管专科设置,增加皖南、皖北地区三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床位数;建立健全心血管专科人才培养制度,协助医院引进、培养专科人才。其次,财政部门应加大对三级医院的财政投入,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增加必备设备数量;努力提高医护人员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疑难病症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和推进区域内胸痛中心建设,积极引导三级医院向收治疑难重症患者和医学关键技术攻关转型,通过组建专科联盟等[6],在核心技术、信息建设、科研创新、智能医疗、院前急救等方面整合优势资源,全面提升心血管病诊疗能力。

医疗机构层面,相关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明确功能定位,协调心脏内外科发展。第一,做好学科内涵建设和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培养、引进心血管方向高层次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7];第二,心血管内外科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攻克心血管疑难危重症;第三,应重视人员科研能力培养[8];第四,在制定学科绩效考核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心血管专科病种收治结构,将病例组合指数(CMI)纳入绩效考核指标[9]。

4.2 健全配套政策,减少患者外流

加快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断完善心血管病双向转诊制度,建立转诊医院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下级医疗机构合理地将疑难危重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10]。加强远程医疗、专科联盟、医联体、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建设,逐步健全省、市、县三级医疗网络,便于三级以下医院将诊断不明确、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三级医院。逐步完善医保支付政策,鼓励当地患者在区域内就医,可从医保支付比例上给予政策倾斜[11]。

4.3 鼓励和引导多方参与医疗市场

首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心血管病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心血管病医疗服务供给,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整体心血管病医疗服务能力。其次,加强媒体宣传,及时报道国内领先、标志性技术的开展情况及疑难危重病例救治情况[12]。最后,依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平台,加强与江浙沪兄弟省市的交流,积极学习先进诊疗理念、领先技术,共同提升区域内心血管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收治心血管病内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内转科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