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法总比困难多

2020-12-10吴士尹

中国公路 2020年22期
关键词:女厕静音服务区

文 吴士尹

作为服务的提供者,真正把用户的需求和困扰放在心上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份心,不怕事不成。

最近有条新闻上了热搜:《京沪高铁将推出静音车厢》。相信在日常出行中,很多人饱受“熊孩子”哭闹、同行乘客用手机外放“神曲”、大声讲电话等困扰,这些困扰一度让人觉得无解,但京沪高铁的解决思路让人眼前一亮。京沪高铁公司表示,年底前将试点“静音车厢”服务,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可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新闻一经发布果然引发热议,许多网友大呼“美梦成真”。

近年来,公路交通行业也在下大力气抓服务,从“硬件”升级到“软件”更新,忙得不亦乐乎。成效无疑是显著的,最近一段时间被连续刷屏的“网红服务区”就是典型的例证。好不好?当然好。但笔者认为,还可以更好。比起服务软硬件的提档升级,公路行业更亟待提升的是服务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作指引,优质服务就会变成水到渠成的事。“静音车厢”的例子告诉我们——事在人为,以最近被热议的服务区为例,循着上述思路,我们会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

首先,有些困难根本不难,花点钱、费些心思就能解决。比如:广场上没有垃圾桶,加就是了;卫生脏乱差,扫就是了;服务人员态度不好,改就是了。解决困难的思路有很多,有些靠管理,例如“静音车厢”;有些靠科技,例如广西交投柳州公司在武宣服务区试点实施“公厕负压除臭系统+智能冲洗”项目,解决了厕所卫生和异味等“痛点”。

几句闲言絮语,随风遍满东南;

不算文思所及,见笑各位看官。

数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盏香消茶冷,半生身老心闲。

其次,有些困难是服务方人为制造的,转变观念就能解决。例如某些经营单位为了“省水”,导致服务区厕所许多水龙头不出水或水流太小;某些服务区为了让旅客按设计好的动线“路过”更多商铺,刻意将厕所设置在主楼最远端,更有甚者会故意锁住面向广场的厕所正门,迫使旅客强忍“内急”绕行走完动线。这些问题,只要企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间平衡取舍,就能迎刃而解。

此外,对于那些客观存在、貌似无解的难题,多换换思路、想想办法,还是能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的。今年国庆小长假,有一张照片在朋友圈刷屏:由于客流激增,女厕人满为患,男厕被女士们“征用”。画面中,男士们通通对着小便器“面壁”,女士们则排着队面向隔间的门“虎视眈眈”。对很多公共场所而言,女厕位不足是客观情况,但也并非无解。首先,规划设计的时候,科学把握男女厕位比例,合理增加女厕位;即使还不够,面对小长假客流激增这一可预见的情况,可预先在广场增设移动临时卫生间;退一万步讲,即使非要部分“征用”男厕,经营单位也应安排专人引导客流、维持秩序,至少要在厕所内设置临时围挡。无论如何,图片中的服务是让人不敢恭维的。

回头看上面的新闻,“静音车厢”的做法当然也存在一定争议,然而它是不是问题的“最优解”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透过这个方案,我们看到服务部门真的把用户需求和困扰放在了心上,花心思去寻求解决办法——作为服务的提供者,这样的心意是最宝贵的。有了这份心,不怕事不成。此举是否真能提升用户体验,选取试点,一试便知。无论结果好坏,对管理和服务水平都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推动。

服务确实不容易,可天底下哪有那么多轻而易举的事呢?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想把工作做好,除了下功夫,总还要花上一番心思。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何况我们在很多方面做得还远远谈不上好!

多为成事想办法,少为困难找理由。服务公众,可以少喊些口号,多想点办法,所谓的人性化服务,重点从来都不在那些繁琐的花架子上,只需要真真正正把“人”放在心上。

猜你喜欢

女厕静音服务区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探讨
沥青路面降噪原理及其静音化设计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静音车厢正式上线, 能制服熊孩子和外放族吗?
缩写
加油站 直通车 服务区 督政台
王豆与女厕
男厕还是女厕,傻傻分不清楚
为静音超市点赞
辣鸭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