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网红路”的创品诀窍

2020-12-10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志刚供图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

中国公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服务区隧道施工

文 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志刚 供图 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

为全力做好绿色公路示范、品质工程示范、智慧公路示范、科技公路示范工作,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分别从绿色品质设计、统筹资源利用、专业化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诀窍一:绿色品质设计

坚持“绿色设计、品质设计、智慧设计”原则,遵循“少占地、低路堤、少借方、零弃方、少破坏、多利用、无污染、多清洁”思想。在景观、美学、结构等方面,开展“一坡一设计”“一沟一设计”“一洞一设计”“一桥一设计”等专项设计。

耐久品质设计

强化以耐久性为核心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突出全寿命,强调系统性,减少运营期维护费用。

采用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推广钢结构桥梁应用;钢结构桥梁桥面采用“5厘米超高强度薄层纤维混凝土+3厘米高性能SMA沥青混凝土”结构;全线路面采用低温无开裂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防止和减少反射裂缝,有效解决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横向裂纹;全线隧道进出口1500米段增设保温层,排水管道增设电伴热;交安设施采用SAm防撞等级的环氧锌基聚酯耐腐钢护栏。

绿色节能设计

提高房建设计标准,强调运营节能设计,创新隧道节能照明、隧道降噪、除冰融雪等设计。

2015年,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成功申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实现延庆、崇礼两个赛区一小时内转场,延崇高速被纳入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项目。

在隧道内全面使用了LED节能灯具,非对称配光,有效减小眩光干扰,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洞内采用阻燃温拌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节约生产能耗30%以上;在杏林堡特长隧道优化使用降噪路面,破解隧道内噪音较高的难题;积雪路段应用化学抑凝冰路面材料,破解积雪凝冰难清扫的问题;服务区采用“绿建二星”标准建设,积极应用被动房技术、中水利用系统,其中赤城服务区实施“海绵广场”试点,进行雨水收集再利用,在停车场采用生态透水砖等。

奥运景观设计

在沿线服务区、收费站、标志性结构物上增设凸显中国特色建筑文化和奥运元素的建筑景观。

服务区景观 大海陀服务区,融塞北建筑特色和南国园林景观为一体,打造“北塞南园”;赤城服务区,融六朝长城文化、金家庄古村落、烽火台和壮美的山体自然景观为一体,打造“云门新驿”;太子城服务区,总体设计创意为“和平驿站”,总图地形犹如振翅高飞的和平鸽。

路基景观 充分结合乡土植物及区域特色植物,营造融入自然的和谐景观,重点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绿化效果。

桥梁景观 在桥梁设计中融入美学设计,杏林堡大桥采用“无限之环”拱塔钢斜拉桥方案;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飞虹凌渡”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方案;太子城互通主线1号桥采用“冰雪五环”拱塔钢斜拉桥方案,实现桥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

隧道景观 隧道洞口依照周边自然环境,以绿化植被结合周边人文历史元素进行整体打造。洞内采用蓄能发光材料,特长隧道采用变色温、单灯可调的LED隧道专用灯具,模拟自然光照明技术,设置视觉疲劳唤醒路段,确保行车安全。

诀窍二:管理水平提升

积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应用了网络办公、OA电子办公、计量支付软件、视频监控等办公系统。实现了项目管理可视化、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统一安装了隧道门禁、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工人位置定位等安全监控系统,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建立了质量监控系统,对试验数据、拌和站材料配比、路面碾压工艺等数据进行智能跟踪监控,提升了质量监管自动化水平。

诀窍三:全面专业施工

在专业化施工方面,强力推行梁板预制、混凝土拌和、沥青拌和、钢筋和钢结构加工等工厂化作业,推行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机械化施工,钢筋加工全部使用数控设备。

预制梁板采用自动恒温喷淋养生和智能张拉压浆,桥面铺装采用自动找平摊铺机,隧道钢结构使用钢筋网片排焊机、小导管锥头自动成型机、拱架加工机、隧道施工“十台套”等专业设备。

强化重点工程、隐蔽工程专业化施工,台背回填、梁板预制及安装、钢结构加工、桥面铺装、隧道开挖爆破、防排水等工程,全部由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形成了“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工作局面,保证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品质。

诀窍四:统筹资源利用

临建设施与公用或民用设施相结合,临时用电和永久用电相结合,施工便道与地方道路相结合,减少重复建设和占用临时用地,降低建设成本,服务地方经济。

采纳螺旋展线方案,解决上坝路段112米高差爬升难题,节约造价2.5亿元,降低了高寒、降雪对项目运营期的不利影响。

优化设计,尽量将路堑边坡高度控制在20米以下,减少高填深挖,实现填挖平衡。

全面践行“材料集中堆放、混凝土集中拌和、钢筋集中加工、梁板及小型构件集中预制”的“四集中”集约建设理念,开创了森林保护区、公路临界区、乡镇集市区、山村旅游区、冬奥竞赛区“五区”临建模式,实现了统筹利用、因地制宜、永临结合、节能环保的宗旨。

鉴于项目隧道弃渣数量巨大,全面推行弃渣回收及循环再利用,用于路基填筑、施工便道、圬工砌体、路面碎石、观景平台、互通区微地形整理及填沟造地等达800多万立方米,实现了“零借方、零弃方”的目标。

针对本区域尾矿料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了尾矿料填筑路基课题研究,利用尾矿料约45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填料问题和征地取土破坏环境的难题。

强制表土利用,将表土集中堆放,用于复耕、绿化达41万立方米,实现清表土100%再次利用。

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重点突破,在参建各方的不懈努力、协同作战下,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在建设过程中结出了累累硕果,不仅亮点纷呈,而且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相契合,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世界最长在建高速公路螺旋隧道”——金家庄特长隧道;成就了四个“国内第一”,我国第一座变截面钢桁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水碾堡天桥,我国第一条实现全路段车道级精准定位服务的高速公路,第一条北斗卫星信号在道路上与隧道内全覆盖的山区高速公路,国内冬奥文化景观桥梁数量最多的高速公路。

猜你喜欢

服务区隧道施工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探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加油站 直通车 服务区 督政台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