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低含量的铋

2020-12-10刘云贵龙安禄朱绍严龙尚俊

河南化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硫脲容量瓶光度

曾 茵,刘云贵 ,龙安禄 ,朱绍严 ,龙尚俊

(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14)

0 引言

铝合金因其具有塑性好、易于成形、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建材、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了改善和优化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常常加入一些微量元素。铋元素是低熔点金属,它在铝中固溶度不大,略降低合金强度,能改善基体的加工性能,提高某些铸造铝合金的强度及改善切削性能,铋在凝固过程中膨胀,对补缩很有利。但金属铋具有一定微毒性,因此,控制铋在铝合金中的加入量是十分必要的。

现存的相关检测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0-2008中铋含量在0.20%~0.6%,《铝中间合金》GB/T 27677-2017中有AlBi3、AlBi5、AlBi10三个牌号,铋含量在2.7%~11.0%,且对应的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0975-2008中却没有检测铝合金中铋含量的方法[1-3]。实际工作中,检测铝及铝合金中的铋含量,主要参照《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YS/T 807.9-2012和相关学者发表的论文描述的方法进行检测[4]。YS/T807.9-2012中的检测范围为1%~11%,而将其应用于铝及铝合金中低含量铋检测时,检测范围颇受限制,目前,测定铋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原子荧光光谱法[5]、火焰原子吸收光谱(AAS)法、分光光度法和EDTA滴定法等,但这些方法所测定的铋含量基本都在1%以上,基于此,本文在原有基础上利用分光光法来测定铝合金中低含量的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设备与试剂

主要仪器:S22pc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比色皿1 cm。

主要试剂:氢氧化钠溶液,30%; 硝酸溶液(1+1);浓硫酸;稀硫酸溶液(1+5);硫脲,优级纯(1+1);尿素溶液,5 g/L;碘化钾溶液,200 g/L:准确称取20 g碘化钾和2 g抗坏血酸,溶于100 mL水中,临用时配制;硫脲溶液100 g/L:配制后有浑浊现象,用滤纸过滤;铋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5 g(精确至0.1 mg)金属铋置于300 mL烧杯中,加入25 mL硝酸(1+1),盖上表皿,缓慢加热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移入500 mL容量瓶中[预先加入25 mL硝酸(1+1)],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25.00 mL移液管准确移取该溶液于250 mL容量瓶中[预先加入25 mL硝酸(1+1)],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 mL含0.10 mg铋,配制成浓度为0.1 mg/mL的标准溶液。本实验所用试剂除硫脲、硫酸为优级纯以外,其他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1.2 试验方法

称取铝合金试样0.5 g(精确至0.1 mg)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30%),剧烈反应停止后,加热使样品完全溶解,取下冷却,加入25 mL硝酸(1+1),加热使盐类溶解使溶液澄清,加尿素(5 g/L)约1 mL,加(1+6)硫酸20 mL,加热煮沸,使能与硫酸根离子沉淀的金属离子沉淀完全,冷却。将溶液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静置溶液,使上层溶液澄清,用滤纸过滤。移取溶液1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1)硫酸15 mL,加入适量的水,加入硫脲溶液及碘化钾溶液各10 mL,以蒸馏水定容,摇匀,放置15 min。分取部分试液于10 mm比色皿中,在波长为464 nm处的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测定其吸光度,以水为参比,并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最佳波长的考察

任意选取4、6 mL的标准溶液(0.1 mg/mL)为研究对象,以2 nm波长为刻度,按照1.2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分别于454~474 nm的波长段测定其吸光度,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当波长为464 nm时,吸光度最佳,因此,本方法选择464 nm作为分析波长。

图1 波长对Bi吸光度的影响

2.2 硫酸溶液用量的考察

硫酸溶液用量的选择以体积为4、6 mL的标准溶液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硫酸溶液8、10、12、 15、18、20、22 mL,按照1.2试验方法进行实验,测定硫酸溶液体积对Bi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当硫酸溶液用量<10 mL时,溶液的吸光度有上升趋势,继续增加硫酸溶液的用量,当硫酸溶液用量>15 mL时,吸光度变化不大,因此,本试验选择硫酸溶液用量为15 mL。

2.3 硫脲及碘化钾溶液用量的考察

硫脲及碘化钾溶液用量的选择以4、6 mL的标准溶液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硫脲溶液5、6、7、 8、9、10、11、12、13、14、15 mL,按照1.2试验方法进行实验,测定硫脲及碘化钾溶液体积对吸光度的影响,结果如图3、4所示。

图2 硫酸溶液体积对Bi吸光度的影响

图3 硫脲溶液体积对Bi吸光度的影响

图4 碘化钾溶液体积对Bi吸光度的影响

由图3、4可知,当硫脲及碘化钾溶液用量达到10 mL时,溶液的吸光度趋于稳定,继续增加硫脲及碘化钾溶液的用量,吸光度变化不大,因此,本试验选择硫脲溶液及碘化钾用量均为10 mL。

2.4 显色时间的考察

选择用量为4、6 mL的标准溶液为研究对象,按照1.2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各组溶液分别静置8、10、15、20、25、30、35、40 min,测定显色时间对吸光度,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显色时间对Bi吸光度的影响

由图5可知,当显色时间为10 ~15 min时,吸光度达到最大,当继续延长显色时间,吸光度趋于稳定,因此,本实验显色时间选择15 min。

2.5 共存离子的影响

铝合金中大量与Bi共存的离子有Cu2+、Cr7+、Zn2+、Pb2+、Mg2+、Mn2+等,通过加入相对量的这些元素实验可知,这些离子对测定铋没有干扰,而铝合金中的其他元素含量很低,对测定也无干扰。

2.6 工作曲线的建立

取数只100 mL的容量瓶,分别移取浓度为0.10 mg/mL铋标准溶液0、1、2、3、4、5、6、8、10 mL于容量瓶中,加入15 mL(1+1)硫酸溶液,加入适量的水,加入硫脲溶液及碘化钾溶液各10 mL,以蒸馏水定容,摇匀,放置15 min。在464 nm处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铋的质量(m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见图6。

2.7 样品结果计算

将1.2中测得的样品的吸光度代入1.3的工作曲线,求得样品中铋的质量m(mg),代入下列计算式中求出铝合金中铋的含量:

图6 Bi标准曲线

式中:ω,铋的含量,%;m,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铋质量,mg;m′,样品质量,g;f,分取比例。

2.8 样品分析、精密度及加标回收试验

随机购买不同品牌的1#、2#、3#样品,按照1.2的实验方法进行测定,计算结果。每个样品重复测试6次,,并同时做加标回收试验,见表2:

表2 样品分析及加标回收试验(n=6)

由表1可知:本法的RSD为0.7%~4.5%,回收率为92.8%~104.9%,精密度满足分析试验要求。因此在检测铝合金中较低含量的铋时,本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及可操作性。

3 结语

实验表明,样品在碱溶液中溶解后,酸化得到澄清溶液,采用碘化钾分光光度法,讨论了波长,显色时间、试剂用量及干扰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本方法(RSD)为0.72%~4.5%,加标回收率在92.8%~104.9%,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对用于测定铝合金中铋的含量,特别是低浓度铋的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高,为测定铝合金中低含量的铋提供方法参考。

猜你喜欢

硫脲容量瓶光度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硫脲的危险性及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谈如何降低容量瓶的容量误差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要点剖析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对容量瓶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
硫脲法浸出废弃电脑线路板中金的研究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皎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