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海外实习项目中模拟面试教学的准备

2020-12-10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日文日式日语

任 远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高职外语人才的培养更要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以培养实践性强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此目标指引下,各高职院校外语专业,致力于与外资企业,甚至与海外企业的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将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等与企业要求挂钩,最大限度地将在校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将来的就业中去。

我校旅游日语专业在与日本酒店协会20余年的海外实习项目中,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日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案,其中“模拟面试”教学作为前期语言教学与后续赴日实习的有力衔接,为学生赴日后融入异国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对“模拟面试”教学的重要性、实施过程及效果作了有力的论证,对此不再赘述,而在我校实施“模拟面试”教学的探索中,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1.学生基础不牢固,死记硬背现象严重,对语言掌握不够灵活;2.日式礼仪掌握不够准确到位,短期的训练无法深入思想,达到身体记忆;3.一年半的语言基础学习,能说能听,但对日本文化的掌握少之又之,知识面匮乏……。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正式进入“模拟面试”课程后,困难重重,“模拟面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模拟面试”虽然开设在第4学期,但不是一蹴而就,说进行就能顺利进行的,它的开设需要长达一年半之久的准备阶段。打牢基础,才能事半功倍。

由此,为模拟面试教学所做的准备工作需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语言基础的准备阶段

经过长期的探索,零基础的学生对语言基础的掌握阶段主要集中在第1至第3学期进行。语言水平方面,以国际日语能力测试(JLPT)N3为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连贯对话,能够阅读理解日常话题的文章,能够运用基础词汇表达日常生活相关的句子。

通过开设《基础日语》《日语听说》《日语口语》等课程,从语音入手,逐步进入字、词、句、文章的学习,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达到N3的能力要求,所学内容基本能够应对日常生活的大多方面。同时组织学生参加JLPT考试,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日语水平。

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虽然N3的通过率可达到70%及以上,但即便是成绩较好的同学,在“说”的方面,即外语沟通能力上还是显示出明显的不足。为了将此短板顺利补上, “模拟面试”课程呼之欲出。显然,前期语言基础的稳固,与后续“模拟面试”课程的开设相辅相成,即前期所积累的“听、读、写、译”能力,是要为后面的 “说”,提供保障。

二、日本文化社会等基本知识的掌握阶段

“模拟面试”教学中,有关日本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是面试官例年必考的话题,如果掌握熟练,在面试现场通过交流,投面试官之所好,必能一举成功。但是这些知识的储备仅靠临阵磨枪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不仅要有知识面,而且要用流利的外语表达,靠的是长期积累才能逐步见效的。为了在知识储备方面与“模拟面试”教学顺利衔接,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2.1零起点加入浅显易懂的文化小知识

从学生接触到日语的第一天开始,文化的教学就可以处处渗透。零起点的学生以言语学习为主,课上课下通过“小知识”、“小游戏”形式逐步灌输日本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知识,以各种方式加强学生记忆(此时的小知识是让学生用中文来理解和记忆)。

2.2初具语言功底时开设《日本概况》课程

通过学习《日本概况》,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日本文化特点,对日本的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流行时尚等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该课程可在第3学期开设。课堂讲授以外,课后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初期可以中日文参半的形式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逐步过渡到日文理解,日式思维。最终能够达到扩充知识量的同时,提高日语水平,一举两得。

2.3课堂演讲由中文到日语的逐步过渡

课堂演讲作为一种学习形式深受外语学习者和教学者的青睐,能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其中扩大语言文化知识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编写主题演讲稿(基本以介绍日本为主),并亲自制作PPT,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配以恰当的语言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课堂演讲的内容随语言能力的增长由浅入深。

第2学期演讲用中文介绍。此时学生语言底子薄,对日本的了解程度较浅,相关信息的查阅途径也不太熟悉,所以此阶段主要以日常生活话题为主,如日本料理,风俗习惯及时尚类小常识等。

第3学期中日文并用。此时学生已具备查阅各类资料的能力,甚至部分学生通过网络以及回国学长交到了日本朋友,对日本的了解已逐步加深。演讲开始转为日文小说、作家,电影、日剧等一些深度内容。

第4学期日文演讲。学生对日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的知识量也已积累了不少,但作为2年级的学生来说,纯日文演讲,难度还是不小的,所以只要PPT里的文字及口语表达基本准确,内容可以是之前的内容,或者日文原文做一些修改。如NHK(日本放送协会)新闻或者日文网站里一些时尚、时事等内容。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文化知识,尤其是课堂演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相结合,有效地扩大了知识储备。

三、日式礼貌礼仪的培养阶段

日本礼仪闻名全球,想要在高度重视礼仪的日本人面前游刃有余地展现出日式礼仪,需要从思想和行为上深入到学生的骨髓和血液里,渗透到他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无需唤醒,下意识做到,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强化。所以礼仪习惯的养成要在新生进入日语专业的第一天就统一进行要求和规范,并且贯穿始终。

日式礼仪主要由仪容仪表、姿态行为和礼貌用语三个方面组成。通过这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培养和强化,将日式礼仪思想完全影响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不用大脑支配就能自觉展现出来。除了在 “模拟面试”教学中,在正式的面试及日后赴日实习融入日本工作生活上都展现出很大的优势。同时还收获了意外的效果,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脱颖而出,“有礼貌、好礼仪”成为日语专业学生的代名词,在师生中广为流传。

四、心理素质的培养阶段

在为学生打开日语学习大门,让他们对语言、文化有了初步印象以后,就要开始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胆量以及应对正式场合时消除紧张情绪的能力,为“模拟面试”教学做好准备。除了日常教学中增加学生表达语言的机会,还要通过两个单独的模块对学生心理和胆量进行锻炼。

第2学期开始的课堂演讲。该模块与日本文化知识的掌握阶段是一致的。若说查阅材料、制作PPT,编写演讲稿能增加知识积累,提高积极性和成就感,那么经过几轮的上台演讲,观察其他同学表现,以及老师的点评,最终可在不断训练中磨炼出平稳的心态、沉着的情绪、大方的仪表、恰当的语言,以及适当的幽默感。

第4学期,“模拟面试”教学之前,学生进行《模拟面试题集》的答案编写,每一模块纠错完成后,进行课堂训练。学生分组上讲台,场下学生充当面试官,老师指定某位“面试官”对台上学生进行提问。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场上场下的学生均得到锻炼,尤其台上的同学,练习语言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以上两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胆量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消除紧张情绪的锻炼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与今后的“模拟面试”教学一脉相承。

所谓技能,不是高精尖的科学研究,也不是书面知识的考评、测试,而是在不断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反复训练,熟能生巧,最终完成身体各部位的强化记忆。我们为模拟面试教学所做的各项准备,看似简单。但要达到最终身体的记忆,不是一朝一夕之举,需要从思想、行为、日常表现入手,日积月累,不断训练。经过前期的大量耕耘,到第4学期“模拟面试”课程开设之际,学生已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具备了含苞待放的热情和力量。接下来正式进入“模拟面试”环节。水滴石穿,铁杵成针的磨砺会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

猜你喜欢

日文日式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日式脸型”也能打造时尚感的妆容
瀛海饮魂 匠心之作
日文花样
智趣
日常日语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