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陇南地区矿产资源及地质找矿未来趋势分析

2020-12-10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8期
关键词:礼县矽卡岩斑岩

朱 江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00)

甘肃陇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域,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东连陕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连甘南,为甘肃南下东出之要冲[1]。

陇南地区由于其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富含重晶石、石灰石、石膏等,其中西成铅锌矿带绵延285km,金属储量近期为1180多万吨,远期为2000万吨,平均品位4.4%~11.8%,为我国第二大矿体。现年产铅锌矿含铅3.14万吨,含锌13.02万吨;锑金属储量为15.01万吨,为我国第三大矿体;黄金储量已探明199吨,远景储量在300吨以上,已探明储量400公斤以上的大中型矿床25处之多。其中,文县阳山金矿探明储量100吨,远景储量200吨以上;礼县的岩金,近期储量28.5吨,远期储量55吨;文县的砂金,年产量占全省39.8%以上。

1 甘肃陇南地区矿产资源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前曾断言:"陇南是一个宝贝的复杂地带"。勘探表明,陇南矿产资源富集,工业开发优势突出[2]。现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产35种,矿产地451处。其中,资源清、储量大、品位高、有开采价值的金属矿有铅、锌、锑、汞、铜、金、锰、铁等,非金属矿有硅、大理石等。甘肃陇南地区矿产资源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陇南地区的矿产资源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以及非金属矿产。

陇南地区内能源矿产主要为煤矿,文县地区共有煤矿产地4处,除集贤关煤矿为小型外,其余均为矿点,礼县地区共有煤矿产地15处。文县与礼县地区的煤矿均均为典型的沿江煤系,含煤地层为二叠系梁山组、龙潭组/吴家坪组,岩石类型主要碳酸盐岩、碎屑岩、硅质岩和煤层四大类,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和硅质岩次之,煤含量较少。文县地区煤系厚度在57.20m~76.00m之间,含煤断厚度28.80m~37.26m之间,含煤层数1层~4层,可采层数1层~2层,可采厚度0.21m~3.30m之间。礼县地区煤系厚度66.83m~79.35m之间,含煤段厚度29.26m~34.08m,含煤层数1层~4层,可采层数2层~4层,可采厚度1.82m~2.62m之间。

陇南地区金属矿产地包含22处,沿北东向呈带状分布,矿种主要为铁铜,伴有金、银、钼等,矿床成因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少量为热液型;文县地区共有金属矿产地59处,矿种有铜、锰、铅锌、钼、金、银、钨、锑、铁等。铜矿成因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另有热液型、风化淋滤型、斑岩型等;锰矿为沉积型和风化壳型;铅锌矿以矽卡岩型为主,少量为热液型;钼矿为热液型和斑岩型;锑矿为热液型;金矿为热液型、矽卡岩型和风化壳型,另有抛刀岭金矿为斑岩型;银矿为热液型;钨为矽卡岩型;锑常与金矿共伴生,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铁矿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型。

陇南地区非金属矿产数量较少,文县地区主要为硫铁矿,分布于怀宁地区,共有硫铁矿产地5处,其中中型1处,小型1处,其余为矿点,成因类型均为中低温热液型;礼县地区非金属矿床有萤石矿1处,为矿点规模,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形;重晶石一处为矿点规模,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

2 甘肃陇南地区地质找矿未来趋势分析

本文根据甘肃陇南地区的找矿标志,进行地质找矿未来趋势分析[3]。陇南地区地层标志为:富含火山质的浅变质地层,为成矿提供主要物质来源;构造标志为:区域性北北东向深大构造带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其派生次级构造裂隙是容矿构造,北东向断裂裂隙带是金矿体主要的容矿构造,其次为北西向断裂隙、南北向断裂隙;岩浆岩标志为:中酸性脉岩如花岗斑岩、霏细岩、霏细斑岩、石英斑岩等,以及隐伏小岩株、岩瘤。地球化学标志为:Au、Cu、As、Sb等元素的组合异常区,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区;蚀变标志为:黄铁绢英岩化是区内的典型矿化蚀变。因此在黄铁绢英岩发育地区就是寻找含金矿脉的直接标志;古采遗迹标志:区域上位于著名的哈特利~奎鲁金成矿带,常见老硐、浅井等民采坑,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地表标志:由于普查区植被及第四系浮土覆盖较严重,地表残积石英脉、铁帽等是重要的地表找矿标志。考虑到陇南地区礼县北山的火山活动相对强烈,因此也包含了其它成矿系统,分别为:属斑岩型的铜钼矿床以及属次火山热液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其大地构造位置多处于大陆板块钙碱性岩浆活动强烈的边缘火山岩浆深成弧及岛弧,深大断裂带附近。在招远大尹格庄地区出露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其中碳酸盐岩地层为重要含矿地层建造,同时发育控矿侵入岩石英闪长斑岩,北东、北西向断裂也十分发育[4]。区内矿产地4个,化探异常较为发育,可进一步工作。陇南地区燕山期中酸性幔壳同熔型钙碱性岩浆岩,与成矿在时空物源上均有联系,当岩体周围分布有碳酸盐岩地层时,利于成矿,其中岩体周围的三叠系、石炭-二叠系及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是区内的主要含矿层位;不同方向构造交汇处、背斜倾伏端、层间构造、接触带-断裂复合构造、接触-圈闭构造、穹窿构造、密集裂隙构造、角砾岩筒等是池州地区主要的聚矿场所;文县地区重、磁异常总体均呈北东向展布,反映了结晶基底构造和断裂构造特征,磁异常总体北东向正磁异常背景上叠加了以青阳、贵池为异常中心的局部500nT~780nT圈闭异常,与含矿建造和燕山期侵入岩(隐伏)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体对应;当大理岩化、矽卡岩化和角岩化、石英岩化等叠加有硅化、黄铁矿化、高岭石化等热液蚀变时,是成矿的有利地段[5]。

陇南地区目前地质找矿未来开发趋势的有三大成矿带:一是横亘西和、成县、徽县等县、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7公里~22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西成铅锌矿带,铅锌金属储量预测可达1200万吨,远景储量2000万吨,属超大型铅锌矿带;二是西和崖湾锑矿带,金属储量14.9万吨,占全国8%;三是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的黄金矿带,黄金储量70吨以上,是甘陕川"金三角"矿带的核心地区,为甘肃省重要的采金基地。综上所述,陇南地区地质找矿未来趋势主要以横亘西和、成县、徽县等为主、西和崖湾锑矿带以及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的黄金矿带,同时伴随着火山喷流和沉淀的影响,形成了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由于陇南地区极其优越的成矿条件,加上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较为剧烈,因此可以根据中酸性岩浆成矿系统中进行找矿。根据以往地质勘查工作中先进的科学地质勘查技术显示,在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的黄金矿带沿断裂带经过存在多种放射性异常的现象,有隐伏铀矿体的径迹异常存在[6]。这就意味着,在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的黄金矿带深部还存在规模较大的、未经开采的多金属矿。

3 结语

由于甘肃陇南地区地质勘查工作强度的不断加大,对该地区矿产资源及地质找矿未来趋势的分析也逐渐增加。甘肃陇南地区作为我国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对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分析,为日后甘肃陇南地区地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国家多金属矿产资源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礼县矽卡岩斑岩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力助“礼县苹果”进京推广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驰援
试论岩体侵位机制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制约
对涞源县南赵庄铅锌矿床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礼县人大志》出版发行
东天山雅满苏铁矿床矽卡岩成因和矿床成因类型剖析
新疆西准噶尔斑岩成矿远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