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社会学视角下的体验设计治愈性探讨

2020-12-10王文萌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性功能设计师心理

王文萌

本文从设计社会学的视角,对体验设计的治愈性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治愈性功能发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需求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体验设计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的价值。同时,结合体验设计的治愈性功能的实践案例,对体验设计在帮助社会人群心理健康建设方面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探讨,旨在促进设计从业者对体验设计与人关系的新探索。

体验设计;治愈性;情感;社会

引言

在物质不断丰裕的现代社会,人们既享受着它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又承受着与日俱增的精神压力,而这为现代都市人群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近年来,伴随治愈系文化的发展,国内外对设计的治愈性功能研究和实践成果逐渐增多,其中包括空间与景观设计的治愈功能研究、绘本与插画等视觉互动设计的治愈功能研究以及以情感抒发为主要诉求的安抚奶嘴、捏捏球等产品设计等。但少有关注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其后设计是如何实现其治愈功能的研究。

无论是2004年劣质奶粉事件,还是2009年H1N1流感爆发,抑或是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以及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影响,而这种消极的影响不仅存在于部分不幸卷入事件中的人群,还会波及众多幸免的人群。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事件如果不仅是消极的,还无法控制、无法预测或暧昧不清,它就特别具有压力。这些情况在灾难性事件中尤为突出。”[1]而此类事件,往往会对人的心理、行为、认知、习惯等诸多方面产生短暂或长久的影响。有研究就指出,1989年美国旧金山地区的地震使“多达20%的旧金山地区的幸存者停留在地震带来的痛苦之中,而且长达一年之久。”[2]

如何帮助社会人群从创伤性事件中脱离出来,使他们能够坦然面对历史,重拾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成为各界所关注的焦点。从设计的角度看,设计的治愈方式不仅仅停留在如何运用色彩、形态、结构等来向人们传递某种观念,与之产生共鸣,更需要让人们走入设计,使他们在与设计的交互过程中抒发自己的压力来缓解不良情绪。而这种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既是设计价值实践形式的转变,也是设计社会学中对设计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的转变。

1.体验设计的治愈性分析

设计是连接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纽带,设计的普及促进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展,使艺术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从艺术在公众健康服务领域中的治疗发展历程看,自“1981年这个行业(艺术治疗)在健康服务领域获得正式认可,艺术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3]艺术对公众精神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为设计的治愈性功能发挥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尤其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体验”成为各类设计活动中的关键因素。相比传统的设计,体验设计更加关注为人们创造难忘的经历,而经历的“可回忆”和“个性化”的特性使得体验设计在作用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从体验设计中设计师和用户的角色来看,设计师是体验的营造者和行为的引导者,而用户既是体验的主体,又是创造体验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设计师设计的一个部分。在体验设计中的这种转变,打破了传统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隔阂和壁垒,使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具有自由的特性。因而,人们在使用以“体验”为特征的产品或服务中,一方面感受的是设计师营造的体验,另一方面获得的是自我的身心体验。而这种基于人内心情感和感受所进行的设计,在传达情感、释放情绪、探索内心世界方面有着积极效用,它使得设计更易接受、更宜人,进而促进人的负面情绪缓解,乃至观念、行为的健康化发展。

从艺术治疗方面看,“创造性体验可以防御不愉快的感觉和焦虑情绪;压抑的个性在创造中找到替代自己受到伤害或者破坏的内在世界。”[4]在体验设计中,人们呈现的是主动获得体验、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体验的状态,这种状态正符合了心理学研究所证明的“促进个人控制系统确实可以真正地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5]的结论。从被动接受“心灵鸡汤”,到主动感受触动心灵的体验,其中所蕴藏和传递的治愈力量更加深入人心、直达心底。同时,主动到被动的转变,也延长了体验设计的治愈功能作用时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体验设计所具有这些独特性既是帮助公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灾难性事件中调整失衡心理状态的优势,也是帮助公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体验设计治愈性功能的社会属性

体验设计治愈性功能的社会属性是设计发展的体现,也是现代设计价值以及社会对设计需求的体现。设计的治愈性功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对此方面的实践和研究依旧存在较大的空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今日的设计、艺术已经从过去的个人观念表达、仅为少数人享有的状态,转变为被广大群众所有,设计、艺术早已渗透到社会之中,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设计艺术的社会性可以被认为是设计艺术各种属性中最基本的特性。”[6]而在体验经济的影响下,体验与设计的结合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体验设计中对用户的解读和对用户的定位是对人与设计关系的再定义。体验设计的治愈性功能既是设计社会属性在当代的体现,也是设计服务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现。

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压力使得现代生活中的人往往受到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寻求精神的释放和心理的解脱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尤其在面临自身无法控制的事件,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时,个体能力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更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而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频率又有所增加,这导致人们在还没有完全从第一次事件造成的心理创伤中完全恢复过来之时,又面临遭受第二次心理创伤的可能。

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心理指导和心理疏通平台的采用方式来看,采用更多的还是传统的、常规的心理疏通治疗方式,它与体验设计为主导的治疗方式相比,缺少指引人们对自身的发现和思考,多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的引导式沟通与交流,且需要人们主动寻求帮助。这使得人们获得心理疏通的行动有了门槛,往往会导致碍于旁人舆论而选择“自我消化”,进而使心理问题严重化。而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品、环境等中融入治愈性功能,并通过体验来吸引人们主动感受的方式,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实现心理疏导,不仅便捷,而且有效。因此,设计的社会性、现实需求的强烈性以及体验设计的独特性使得体验设计在公共心理健康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

3.体验设计的治愈性功能实践

3.1 公共空间的体验设计治愈性实践

在现代城市中,公共空间在塑造城市面貌、传递城市精神文化的同时,也是市民休闲、放松、交际的场所。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被市民认可喜爱的公共空间是多个部门共同追求的目标。除此之外,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价值还体现在为市民提供一个心理对话与沟通的渠道,即有针对性地对空间景观元素及互动方式进行设计和组合以达到调节心理的作用和目的。

例如,位于布里斯班的Lady Cilento儿童医院的室外活动空间布局借鉴了“花园”设计方式,发挥自然景观在缓解人焦虑、压力方面的优势,为病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灵放松的场所,如图1。而医院在“花园”中所提供的“板凳日记”是区别于其他同类型以花园为主题进行医院环境设计的亮点所在。

图2 悉尼儿童医院[8]

图3 用户抚摸“无头猫”[9]

图4 Wellnessie[10]

“板凳日记”是医院工作人员放置在“花园”中的记事本。它看似普通、传统,但它成为访问花园人即兴抒发内心情感的渠道,又是研究人员研究访问者心理状态、情感体验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从板凳日记的反馈中发现,花园加板凳日记的传统组合方式,创造出贴合人们需求的新体验,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与Lady Cilento儿童医院“花园”设计有所不同的是,悉尼儿童医院通过虚拟世界的营造,为儿童创造出一个轻松的空间,如图2。它同迪士尼乐园的沉浸式体验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医院空间中的蘑菇、草坪、花草等设计模拟和再现了童话故事中的场景,抓住了儿童的兴趣和喜好,为他们制造出一种视觉和认知上的偏差,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分散,进而缓解焦躁和不安的就医情绪,有助于儿童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改善。

3.2 个人空间的体验设计治愈性实践

个人空间中的产品体验设计同样能够实现公共空间体验带来的治愈人心效果。与公共空间为社会广泛人群营造环境体验有所区别的是,个人空间中的产品体验设计具有更多个性化的特征,以互动方式与用户内心沟通,并借助个人空间的私密性质来为用户创造治愈性的体验。

例如,日本的“无头猫”,其灵感来自抚摸猫咪时给人带来的温暖、惬意、舒适体验感受,同时结合猫咪的行为习惯,为用户制造出一只仿真“猫咪”,如图3。产品造型圆润、可爱,触感真实,虽然少了猫咪的灵动和互动,但是多了一份安稳和踏实,能够一直陪伴在用户身边。“无头猫”随着用户抚摸方式而摆动的尾巴,成为其与用户互动的方式之一,也能够为用户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抚摸猫咪体验。对于那些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心里受到创伤的人群来讲,“无头猫”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陪伴和寄托,舒缓内心的孤独感和不安稳感。

而捷克设计师的花瓶Wellnessie也是利用了材质的特性来刺激人的触觉,如图4。Wellnessie花瓶造型为抽象的小动物,材质选用兔毛和陶瓷的组合,整体给人以清新、灵动、可爱的视觉效果。当用户抚摸黑色的兔毛时,能够给人以舒心、愉悦的体验感受,而在白色陶瓷的衬托下,花瓶整体更显洁净。与传统的花瓶相比,Wellnessie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独特视觉和触觉感受,能够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一丝心意。

综合以上几则案例可见,基于体验设计的治愈系设计是对人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运用和对行为方式引导的结合。治愈性体验的创造,并不在于新材料、新技术手段的使用,而在于对需求重点、交互方式、行为习惯的发掘、探索和巧妙应用,在于用简单、明了、无行动门槛的方式激发人的主动性,而这正是体验设计介入治愈人内心的最自然、最理想的方式。

4.体验设计的治愈性功能实践途径

从体验设计实践方式和特点来看,除了合理设计视觉元素外,发挥体验设计的治愈性功能还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来实现。

4.1 与自然结合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向往自然是人的天性之一。而在现代生活环境中,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环境的体验和感受日渐缺乏。有学者曾指出“艺术=了解人类、自然与文明之间关系的方法。”[11]艺术作品既向人们呈现出艺术家对于自然与人关系的思考,也在引导人们如何看待自身、看待自然,设计亦如此。

图5 A Space For Being, The‘Vital’room[12]

图6 巴塞罗那铁轨花园[13]

体验设计中的治愈性功能的实现,既需要向自然学习,从自然法则、自然界中获得设计的灵感、形式、感受等,也需要以自然地方式来营造体验,激发人们内心向往的使用和感受。正如前文案例所示,花园、虚拟世界以及动物形态都是向自然学习的呈现,而用户所获得的体验以及用户获得体验的过程都是自然而成,由心而生。

而与之有所不同的是,谷歌进行的系列关于环境与健康关系之间的设计A Space For Being,其通过空间形态、色彩、材质、声音等方面刺激用户,目的在于为用户创造一个关注自身内心体验感受的环境空间,以环境体验来让每位用户感受到自己在哪个空间中能够更加放松,而不是用户自我认为的何种环境是能够使自己获得舒适与轻松。从谷歌的A Space For Bing的案例中看出,它向自然的学习不仅止于外观形式,更深入到激发人内心的层次。因而,与自然的结合和向自然学习的体验设计,是为“人”设计的回归,转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具有深层次沟通内心、释放压力的潜能。

4.2 与城市景观结合

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接触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将部分城市景观合理地融入治愈系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加城市景观的价值,实现城市景观功能的提升,还能够缓解市民日常的生活压力,为心理问题积压的人群提供便捷的疏压渠道。尤其是对于部分处于心理问题初期的人群,可能会因常规的心理治疗方式具有更高的“门槛”而自我放弃和隐瞒,或选择自我意愿的方式进行解压,这往往会使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导致问题加重。

而与城市景观设计的结合,使获得心理疏导更为容易,也更为自然,能够在不引起“治愈”意识的情况下,促进心理健康。在巴塞罗那铁轨花园案例中,设计师巧妙地将现代城市发展的遗留产物转化为空中花园,变为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而保留下来的铁路桥梁结构又延续了居民对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800米长的铁轨花园既体现出城市建设中变废为宝的可能性,又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自然的气息,成为放松、休闲场所。

另外,城市景观中以形态、交互方式传递出的精神文化内涵,也有助于精神情感的恢复和建设。同时,在城市景观设计时还可结合参与式设计,既能够从参与式设计中获得市民的需求,也能够让市民感受到共同为城市做贡献、创造价值的过程,还丰富了市民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体验设计治愈性功能的实现。

4.3 与叙事的结合

在体验设计中,虽然人们的体验是自己亲身感受所得,但获得何种体验,设计师是可以相对控制的。对于治愈系体验的设计与营造,设计师不但需要创造情境,更需要以情、以境、以感来传递信息,帮助人们获得身心调节和情感智慧。

体验设计中的叙事,可以是设计师以视觉、听觉等形式讲述公共卫生事件,即设计师以特定的方式来吸引人们主动地聆听设计师所讲述的故事。也可以通过提供叙事的平台,如“板凳日记”的方式,来让人们讲述自己感受、抒发情感。而不同的人群在同一平台上看到彼此的故事,其目的在于以无声地对话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历史境遇,并从中获得积极的心态。

4.4 与感觉的结合

虽然在现代设计中对人的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有所运用和探讨,但是在嗅觉、触觉、动觉、味觉等方面的普及应用还较少。而人的记忆与感觉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有研究证明“气味可以和相关事件联系起来,作为有力的记忆线索……即使经过相当长时间后,这个特定的气味也可以迅速使人回想起那件事。”[14]如BBC《香水》纪录片中一位老人在闻到一种“特定”的香水时就感觉到它让自己联想到自己18岁时的美好时光。[15]这种因气味而引发的美好回忆是基于人本身的特性,尤其是气味和情景相互结合后,它产生的影响是具有更长的效应。与之类似的日本南部风铃,则是应用听觉来营造平静、安详的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以安抚躁动的内心,获得情绪的释放。

无论是通过气味来唤起人已有的积极记忆,还是通过听觉来为人创造新的体验,感觉的有效应用都能对人的情感产生积极的作用,与人产生共鸣。与无头猫、Wellnessie相比,气味、声音、味道等虽然是无形之物,但却是打开人内心的一把自然钥匙。因此,对人体感觉和记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体验设计中合理地使用感觉特性,为提升体验设计的治愈性功能、开发创新的治愈方式提供了思路。

5.总结

体验是设计师与用户共同创造的结果,也是用户为自己创造的结果。体验设计所具有的特征使其具有吸引用户,并引导、改变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力量,而这种吸引力和改造力是设计实现治愈性功能的有利条件。体验设计的治愈性功能是现代设计社会属性的体现,更是现代设计价值的体现,它是对社会广大人群身心健康的关注,是对良好社会人际环境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治愈性功能是体验设计的社会属性的展现,它要求设计师深入社会,关注社会健康,用“心”创造体验,用“心”传递关怀。

注释:

[1]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年,第367页。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年,第367页。

[3]卡洛琳·凯斯、苔萨·达利:《艺术治疗手册》,黄水婴译,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年,第4页。

[4]滕守尧、聂振斌、梁梅等著:《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年,第228页。

[5]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6]杨先艺:《设计社会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10页。

[7]图片来源:https://landscapeaustralia.com/articles/healinggardens-hospital-design-using-nature-to-heal-and-soothe/

[8]图片来源:https://www.outhousedesign.com.au/portfolioitems/sydney-childrens-hospital-wellness-garden/

[9]图片来源:http://www.shejipi.com/207986.html

[10]图片来源:http://www.shejipi.com/105681.html

[11]北川富朗:《乡土再造之力:大地艺术节的10种创想》,欧小林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0页。

[12]图片来源:https://www.wallpaper.com/design/googlea-space-for-being-salone-del-mobile-2019

[13]图片来源:https://bbs.zhulong.com/101020_group_3007078/detail38014831/

[14]哈维·理查德·施夫曼:《感觉与知觉》,李乐山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年,第500页。

[15]BBC, Perfume Series, Episode 2:Bottling the Memory ,英国:BBC,2012.

猜你喜欢

性功能设计师心理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有些慢性病影响性功能
创意设计师
运动与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