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医院感染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2020-12-09马丽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感染率无菌手术室

马丽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北区,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4)

现如今,我国经济有明显的改善,社会科技也有着明显的发展与进步,而我国医疗水平、器械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日渐精湛,此外手术室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均有所成熟与改善[1]。在我院手术室管理中,一直秉承着无菌操作、无菌管理的理念。在以往实施中,不能够彻底做到“0细菌”,为了改善此情况我科室采用了控制医院感染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选取5124例在本科室进行手术治疗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9年12月。将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分为2组,每组2562例。对比组:参与调查的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279例与1283例,年龄在18岁~73岁,中位年龄为45.5±1.3岁。研究组:参与调查的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278例与1284例,年龄在19岁~74岁,中位年龄为46.5±1.5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对比无差异,P值>0.05。

1.2 方式

对比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管理。

研究组则给予控制医院感染方式,具体如下:(1)提升整体素质:根据我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全方面展开职业道德培训,每个季度进行3次业务学习,护理人员按顺序学习,进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2)提升护理管理:根据我科室现有情况改善卫生状况,制作明确指示牌悬挂在指定区域中,例如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域等,并定时按需消毒相关器械;(3)提升手术管理:在手术中严格消毒与检查所使用器械,保证每一台手术都是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1.3 评价指标

分析护理结果。从住院期间感染率进行分析与统,感染率采用感染与未感染标示,计算感染率。

1.4 统计学方式

在本次研究结果的处理中,均采用SPSS 20.0对结果进行处理,以P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组:参与调查的2562例手术中,出现感染情况为255例,未感染例数为2307例,感染率为9.95%;研究组:参与调查的2562例手术中,出现感染情况为12例,未感染例数为2550例,感染率为0.47%,对比组感染率为9.95%明显高于研究组的0.47%,两组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手术室在我院乃至世界各大医院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科室,此科室与临床治疗效果、医院感染率、病人生命安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此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一直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准则、以病人利益与安全为宗旨”的理念进行治疗与护理[2-3]。在以往手术护理管理中,常用护理管理方式为传统常规护理管理,这种护理管理模式为大众化的管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在细微薄弱之处还未能够做到细化,故而实施效果不是十分理想[4-5]。为了改善此情况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我科室从卫生清洁、物品消毒方面出发,严格管理好卫生清洁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消毒与处理废弃的医疗垃圾以及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每一台手术前后都要对手术台进行消毒,进而降低院内感染几率。此外,通过学习、培训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进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护理管理薄弱之处。而且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还有严格的遵守各项制度,确保每一台手术都能够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与治疗,还应做好空气消毒,进而改善手术室细菌浓度以及空气中尘埃粒子,并针对性的控制手术室工作人员数量以及进出次数,告知工作人员避免不必要的走动。

本文证实:对比组感染率为9.95%明显高于研究组的0.47%,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可见此方式能够改善院内感染几率。

综述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采用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方式,此方式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猜你喜欢

感染率无菌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