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0-12-09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0期
关键词:水工技术人员灾害

(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所谓的水工环地质技术主要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重要依托,针对地表下层地质结构进行深入观察,通过明确掌握相关数据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防止地质灾害问题的频繁出现。结合当前应用情况来看,水工环地质技术已经在地质灾害治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且在技术应用效果方面表现良好。针对于此,建议相关行业领域应该加强对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力度。最好可以立足于当前地质灾害治理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及策略内容,确保水工环地质应用效果可以达到预期。

1 地质灾害类型分类及特性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成效,我们应该针对地质灾害类型以及主要特性问题进行明确掌握,以便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灾害治理措施进行解决。以下是本文结合相关经验,针对地质灾害常见类型及相关特性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供参考。

一是地震灾害。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地震灾害出现的根本成因在于不规则运动导致地震灾害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性与突发性问题十分明显,容易对人民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结合当前地震灾害预防情况来看,相关人员主张利用预测技术手段如地质勘查技术,对这一灾害问题进行准确预测与分析[1]。

二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灾害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工程项目建设存在不规范操作行为或者预期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地质结构会遭受来自施工方面的破坏,进而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一旦发现地面塌陷问题,不仅会对工程主体建设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对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三是滑坡与泥石流灾害。这一灾害问题基本上可以视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常见的问题。造成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多与工程项目建设以及社会资源应用等因素存在相关联系。针对于此,建议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问题的控制力度,防止地质灾害问题的频繁出现[2]。

四是地裂缝。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区域性断裂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问题。一般来说,地裂缝地质灾害出现通常与地下水运动相关。由于地下水开采过程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过度抽取行为频繁出现,长期以往,该区域的主体结构将会缺乏安全性,进而引发大面积地裂缝问题出现。

2 水工环地质技术类型

2.1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针对“3S”技术而言,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遥感技术(RS)技术内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以及数据分析子系统等。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性,实现对地质灾害区域各项参数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最重要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综合以及模拟分析能力方面表现过硬。可以就着某一地质灾害区域的信息数据进行空间过程演化模拟,并根据模拟反馈结果,该地质灾害区域环境情况,提出针对性方案加以预防解决。

全球定位系统在功能特性方面具备全天候、精度高、应用广泛的特点。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针对地质灾害区域的受灾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利用自身准确定位的功能,锁定地质灾害区域位置,为技术人员后续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最重要的是,全球定位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基本不受天气因素的干扰影响。即便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全球定位系统依旧可以发挥出自身的功能特性。除此之外,全球定位系统所获得的数据往往具备高精确性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3]。

遥感技术主要通过利用遥感器设备实现对地面物体的探测分析。主要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的原理情况,对地面各类地物进行准确识别与分析。技术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的功能特性,对水工环地质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根据定性定量分析反馈结果,判断当前水工环地质实际表现情况。必要时也可以构建相关的遥感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动态监测管理水平。

2.2 水质勘测技术

水质勘测技术可以根据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化学分析与物理分析两种技术内容。其中,化学分析主要是以各种化学原理以及化学实验作为技术开展依托,实现水质分析过程。实验过程中,可以从酸碱度测试、沉淀测试等方面对水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4]。

根据分析反馈结果判断当前水质情况,一旦发现水质情况不达标问题,技术人员必须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物理分析主要通过利用光谱分析仪实现对水质问题的勘测处理。分析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光谱分析仪应用标准进行合理操作,防止出现勘测结果不佳的问题。

3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3.1 泥石流治理

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通常是在地震灾害的影响作用下而发生的,在某个区域出现大面积泥石流或者地面崩塌问题往往对当地生态环境以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处理。根据当前实际作用反馈情况来看,水工环地质技术基本上可以视为治理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最有效的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举例而言,在开采自然资源时,技术人员应该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地质灾害影响。

针对于此,建议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在自然系统承受范围之内,采取干预措施修复自然系统,确保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水工环地质技术而言,在修复处理过程中,通常会运用数据采集系统以及预警监测系统,实现对该地质区域的监督管理。如通过数据采集,我们可以掌握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准确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预警监测系统分析监测工程区域地质结构的动态变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位置,应该加以重点评估与预测管理,防止造成隐患问题[5]。

3.2 地裂缝与地面塌陷治理

地裂缝问题出现常常会伴随地质构造断裂问题出现,为防止对该区域地质构造方式以及运行方式造成不利影响,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水工环地质技术,针对地下水运行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一旦发现地下水资源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开采作业活动,防止造成更严重的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存在异常数据问题的区域,技术人员应该针对该区域地面塌陷问题以及地裂缝问题进行评估与分析。最好可以根据地质结构变化状态反馈情况,判断当前该区域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强治理过程。

3.3 地震灾害治理

地质灾害治理始终是水工环地质勘查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影响较多,同时还会引发其他灾害问题,如泥石流等灾害问题。针对于此,在开展地震灾害治理工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当地区域地质灾害整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落实管理。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地震等级判断该区域地震灾害情况。并适当收集以往发生过的地震情况资料,进行进一步总结与分析。与此同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内容,对地震灾害区域整体表现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强化管理,防止灾害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4 结论

总而言之,水工环地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无疑是为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且根据现场实际反馈情况来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通过合理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基本上可以达到良好的灾害治理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水工环地质技术尚未达到成熟应用阶段。在部分技术应用层面上仍旧存在着不足问题,针对于此,建议研究人员应该准确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重点针对现有水工环地质技术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积极改正与优化处理,以期可以从根本上加强我国地质灾害治理能力以及预防能力。

猜你喜欢

水工技术人员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水工建筑渗漏成因与措施探析
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初探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天下水工看淮安
民国时期宁夏省政府的灾害预防措施
探究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GPS、RTK的技术应用
灾害肆虐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