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勐腊县甘蔗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0-12-09李顺国

新农民 2020年16期
关键词:野象水田山地

李顺国

(云南省勐腊县勐伴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云南 勐腊 666319)

1 我县甘蔗产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受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影响,县内蔗区面积不断减少,勐腊县内种植面积从4000多hm2下降到目前的400多hm2,具了解勐腊糖厂的蔗糖产量一度从18万多t下降到2万t。为了生存,县内两家制糖企业不得不高成本向境外扩大种植面积,但由于受老挝政府的种植、出口政策、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县内两家糖料公司原料仍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原料问题仍是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1 优势分析

(1)地理气候优势,勐腊县四季气候适宜,适合甘蔗的生长。县城内有蔗糖企业,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2)种植技术优势。大多数种植户参加过多次甘蔗种植技术培训,都能熟练的种植和管理甘蔗。

(3)政策优势。勐腊县政府及企业在扶持政策上给予了种植户极大的帮助,甘蔗种植给予600元/667m2的补助(政府300元,糖厂300元),如果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增加200元补助,按照企业要求种苗型号种植还有其他补助资金,最高可领1200元补助,这大大降低了群众的种植成本和风险。

(4)可利用土地空间较大。据县农业局统计我县可利用山地及水田和旱地丰富,单勐伴镇就有近一万亩的田地可以利用。

1.2 效益分析

2017年勐腊县勐伴镇甘蔗种植种植面积为616hm2,总产量39816t,其中:水田142.4hm2,产量为14952t,平均产7t/667m2。山地473.6hm2,总产量为24864t,平均产3.5t/667m2。按当年收购价460元/t计算勐伴镇2017年甘蔗种植毛收入为1831.536万元。平均产值:山地1610元/667m2,水田3220元/667m2。减去产成本782元/667m2(种苗552元,农药化肥230元),加甘蔗补助600元或800元,实际收益分别为:山地1428元或1628元;水田3038元或3238元。如果将可利用土地全部用于甘蔗种植勐伴镇甘蔗种植面积可达水田401.4hm2,实际收益达:859.8或980.2万元。山地923.67hm2,实际收益达:1975万元或2255.6万元。总产量可达90639.5t,总产值达4169.417万元。全镇农业人口人均可增纯收入2440元或2786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勐腊县甘蔗种植区域分散、规模偏小、山地居多机械化难于利用纯,人工劳作,生产力低下。

(2)个体经济基础差,发展产业缺少资金支持,文化程度低,带头致富人员少。

(3)野象破坏甘蔗地情况较多,但补偿不足,导致甘蔗农户损失较大。

(4)勐腊县糖厂企业收购时间差影响次年种植周期。

3 发展我县甘蔗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3.1 科学规划,引导甘蔗产业与互补产业齐头并进延长产业链

立足勐腊县各乡镇山区面积广,环境优美,黄牛养殖初具规模等优势资源,利用甘蔗尖饲养黄牛,变废为宝,牛粪反哺甘蔗地提升甘蔗单产,加大对甘蔗种植进行宣传推广,形成农业生态循环链,促进农民增收。

3.2 完善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户+生态旅游村的联动共赢机制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引领企业、合作社、种养殖户开启共赢联动机制,逐步开发甘蔗、牛肉产品和生态旅游村建设,以生态饮食、休闲度假等形式吸引广大消费者到勐腊观光度假,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做强做大。

3.3 加强各行业能力培训,提升生产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产业的提升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无论是甘蔗种植、黄牛的养殖、产品的开发及旅游村的开发和服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所以加强行业能力培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是必须的条件。

3.4 加强野象破坏补偿管理和防治,大力宣传打造生态品牌

做好野象破坏农田的补偿和野象防治工作,大力宣传甘蔗产业种植政策,勐腊县的优势就是生态无污染,那么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就是勐腊的不可或缺。

猜你喜欢

野象水田山地
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
——从我国第一代地铁车DK1到山地城市地铁车As
山地环境中景观营造策略探究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红楼梦》中的“水田衣”是啥
《红楼梦》中的“水田衣”是啥
《红楼梦》中的“水田衣”是啥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