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角下翻译第二课堂的研究

2020-12-09飞,赵

关键词:第二课堂因子生态

刘 飞,赵 莉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1](P429)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生物与环境逻辑关系的认知在不断加深,目前,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对生态学的深入研究也引领其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这门自然科学产生了关注。近年来,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一词已转义泛指自然健康、保持平衡与“和谐共生”的集合。[2]生态学与翻译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不断交叉融合,为这些学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一、翻译生态学

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由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迈克尔·克洛宁(Michael Cronin)于2003年在其著作《翻译与全球化》中首次正式提出,他主张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要保持“健康平衡”,其理想目标是维持翻译系统的平衡,[3]而在他之前,皮特·纽马克(P.A.Newmark)最早提出“翻译生态”这个概念[4]P102-109;戴维·卡坦(David Katan)提出“翻译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5](P168-171)罗森纳·沃伦(R.Warren)将翻译视作一种生存模式,“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就像动物的迁徙或植物的移植,”[6]但总体而言,国外对此概念开展的研究较少。

国内在生态学视阈下研究翻译的领军人物有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和天津理工大学的许建中教授。胡庚申教授是首次在国际翻译学界提出“生态翻译学”概念的中国学者,他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基础,论证和构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7]而许教授则“借用生态学及其相关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视角”,[8]“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9](P38)随后引入诸多生态学理论研究翻译活动,例如“限制因子定律”、“耐性定律与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生态链法则”、“社会群聚性与阿里氏原则”、“整体效应 ”和“边缘效应 ”等理论,以此来探究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各种因素和影响法则。[9](P112-167)

翻译生态学,具体来说,是“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于翻译研究,试图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翻译的问题,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翻译进行的综合性研究。”[10]它主要研究翻译本体与翻译环境之间的关系,宏观考察影响翻译活动的翻译生态环境以及翻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8]翻译教学中的生态学视角是将翻译教与学视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将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综观为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整体,将生态学中的研究视角和相关概念运用到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探寻影响教学活动和翻译活动的各方面因素,最终提高翻译教学效果和翻译实践能力。生态学视角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构建生态化的课堂和教育模式,探索更加平衡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实现教学过程中各个生态因素的互联互动,使教学主体适应整个社会大生态环境。

二、翻译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概念是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首次提出的,它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一般处于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多样性的课外活动实践课堂,目的在于培养技能,拓展视野,陶冶情操等,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11]翻译第二课堂则是利用课堂外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翻译活动以及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的多样化活动,是学生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翻译第二课堂相比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有诸多优势。就其教学形式而言,灵活机动,既可选择传统教室,也可选择配备网络设备的多媒体教室,还可选择各种网络平台资源,例如QQ、微信、博客圈等,可有效规避传统课堂“黑板-粉笔”的单一模式;就其教学组织方式而言,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也可采用“师-生”、“生-生”、“人-机”互动等多元互动模式,还可整合优秀的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就其教学内容而言,以翻译实践为主,可基于教材又不必拘泥于教材,只对教材中的理论部分进行实践训练,还可利用网络海量的优质资源,实现与真实的翻译市场接轨,突破了传统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教材-黑板-词典”的限制,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语料库管理,提高翻译的效率;就其参与度而言,因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各种限制,第二课堂氛围相对轻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参与,参与度高,积极性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较好,同时,教师也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充分观察学生的特点,便于制定适合各个学生的优化方案,继而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就其评价方式而言,不必完全依靠教师主观成分较高的终结性评价,可在第二课堂实践过程中进行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机器评价等多种形成性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客观理性全面的评价。

三、生态学视角下翻译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

翻译第二课堂能充分弥补传统翻译课堂教学的不足,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翻译及其生态环境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有助于翻译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翻译效率的提高以及翻译人才的培养。根据生态学理论,将翻译第二课堂看做是由多种生态因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室,教学资源,第一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与评价等构成的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学生和教师作为生态主体,其他因子则被视作生态环境资源,各个生态因子互联互动,相互制约,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即翻译教学的效果。然而,就像许多其他课堂一样,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第二课堂在实际进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生态失衡的现象。

(一)生态主体间的失衡 在此微型生态系统中,虽然教师和学生均处于生态主体地位,但学生才应该是主要因子,教师只能是次要因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事实上,第二课堂的班容量较大,以山西大同大学开展的翻译第二课堂为例,班容量在35 人左右,教师难以面面俱到。加之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浸染,依赖教师评价、依赖参考答案,总是希望教师能对自己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或者等级评定,依旧要将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师生主体角色错位,导致生态主体间的失衡。

(二)作为生态主体的教师与环境的失衡 作为新的教学尝试,在翻译第二课堂中,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综合能力,开展对第二课堂的有效研究和组织。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本身也是刚开始接触第二课堂,缺乏经验,对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控不足,对课堂掌控能力欠缺。同时,在以实践为主的翻译第二课堂中,教学内容相对灵活,涵盖范围广,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能力,能够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的解答。此外,第二课堂氛围相对轻松,组织管理学生的难度更大,这些都给教师提出了挑战。而且学校在考量各种教学模式时,还是把重点放在了传统的翻译教学课堂以及翻转课堂上,对第二课堂的关注度不大,没有对教师实行相应的培训或者激励机制,也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得此微型生态系统中作为生态主体的教师难以与整个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三)作为生态主体的学生与环境的失衡 基于市场需求,翻译人才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作为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本身也是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需要他们平衡源语,译语,读者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于初学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一定的畏难心理或抵触的情绪。即便是开展了第二课堂的形式,环境相对轻松,也能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形式,在初期学生主观积极性高,参与的意愿强烈,但在面对具体翻译任务时,受自身英语语言能力的限制和不同翻译体裁和文本的制约,学生无法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大胆翻译,尤其在期望得到教师及时反馈却没有得到的时候,热情开始逐渐减退。此外,学校对翻译的第二课堂也没有过多的硬性要求,没有制定标准和规范,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开始应付第二课堂,这是学生与周围环境资源的一种生态失衡。

四、翻译第二课堂的应用策略

第二课堂虽然不像第一课堂一样,存在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教学体系,但也是一种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同样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建立完备的教学体系,来优化并促进其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有效地达到开展第二课堂的目的。

(一)平衡微观生态系统中的各项生态因子 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在翻译第二课堂的生态系统中,作为两个有机主体,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生态系统的和谐运转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首先,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调整好教师和学生的生态位。生态学中的耐度和最适度指的是“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一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如果要使一种生物消灭或绝种,只要对其中任何一项因子的性质加以改变,或将其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即可出现上述后果。”。[12]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外界一切因素的耐受度和承受力是有限的,超过或达不到应有的“度”,就会产生不良或消极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要制定适合学生程度的教学内容,过难或者过易,超过或者不足于学生的“度”,都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难度合适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就如同“跳一跳就能够到的果实”,有兴趣,主动性高,效果较好;同时,课堂活动、课后练习以及课时安排等都应设定在学生的精力范围之内,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同样,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对于翻译第二课堂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补充前沿教学理论和专业的教学知识,同时还应不断学习和完善新颖的教学技巧,提升在自我认知方面以及驾驭不同课堂教学方面的耐受度和承受力;最后,平衡好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生态位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生态课堂,翻译第二课堂营造了一种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能充当“统治者”,而要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突出学生的生态主体地位,尊重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发掘其内在潜力,学生可以尽情释放他们的翻译激情和才能,畅所欲言,如果还像传统课堂教学一样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给予的压力超过学生的耐受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受到极大的影响,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其次,打破教学中的“花盆效应”,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花盆效应即生态学的局部生境效应。“花盆内局限的空间和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会使个体、群体的生态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位下降,不利于个体、群体的可持续发展”。[1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好比栽培于花盆的植物,教师好比种花的园丁,花盆中的空间、土壤、水分和养料等就是教室、教学内容等其他的教学环境资源。当花盆中的生态环境适宜植物生长时,植物欣欣向荣,而当花盆中的环境资源不足时,植物生长便会受到局限。打破翻译第二课堂的“花盆效应”,一方面,要严格把控师生比,将班容量控制在10-20 人左右,实现小班教学,便于管理,教师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学生的需求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回应,确保教师资源的充足,不会制约学生的发展所需;另一方面,利用校企合作或者专业的网络平台,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译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或者在校外建立培训基地,选取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更加新鲜有趣的翻译任务,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广阔的实践空间,避免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打破学校课堂环境和固定教师带给学生成长的制约。

再次,打破“限制因子”定律束缚,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生态学中所谓的“限制因子”是指“一些生态因素缺乏,低于临界线,或达到甚至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当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应量降低到该植物最小需求量以下时,这种营养物质就会限制这种植物的生长,即使其他营养物质供应量再充足,也不会让植物生长良好。这说明,缺乏的营养物质是该植物的限制因子。”[12]这与我们熟知的“木桶原理”异曲同工,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最短的这块木板就相当于生态学里的限制因子。在翻译第二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语言基础、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能力;教室的资源设备;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翻译能力提高的限制因子。打破这些限制因子的束缚,将限制变为促进,才能从根本上优化翻译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二)平衡微观生态系统中的各项环境因子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翻译第二课堂的有序健康发展与此生态系统中的各项环境因子也有很大关系。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作为有机体,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这些环境因子包括教材,教室,教学形式,课前调研,课后反思和评价等等。

以开展多样化的翻译第二课堂教学形式为例。虽然第二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新鲜,但若教学形式一成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新鲜感总会消退,所以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开展英语写作比赛,翻译评析赛,翻译观点辩论,开展学生主导的主题讲座,英语经典名著的解读和分享,邀请校外译员或者在外实习的学生尤其是在外贸公司的同学开经验座谈会,介绍在工作实践中的内容和重点,分享自己在翻译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使学生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再比如完善评价体系。在整个微型生态系统中,评价应是针对教师和学生同时进行的衡量机制,可从不同角度客观地对第二翻译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就对教师的评价而言,应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两方面,就教师在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反思三个环节进行评价,应包括其师德师风,翻译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创新能力,课堂活动设计以及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并以此评价结论制定相对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开展翻译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及时发现第二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就对学生的评价而言,评价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不应只是由教师做出主观性、终结性的评价,应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语言素养,课堂投入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翻译效率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而评价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例如采用生-生互评,师-生评价,小组讨论,自评等,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较全面地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提高过程,而不是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平衡好各项环境因子,才能使作为生态主体的学生和教师更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从而使整个微型生态教学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谐统一。

(三)平衡宏观生态环境以保障微观生态系统的和谐 作为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其平衡和动态发展受到整个大生态环境的影响。就教育教学活动而言,除去课堂活动,社会环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校院两级制定的相关政策规定等均可视作教育的生态大环境中的影响因子。因此,要从宏观层面为翻译第二课堂设立管理实施标准以及保障机制,确保生态大环境为此微观系统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 首先,学校应设置专门的管理保障机制,为翻译第二课堂增加硬件投入,例如建立先进的网络教室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邀请有翻译人才需求的单位来校招聘,反向激励人才培养。其次,与规模较大,从业时间较长的翻译公司展开校企合作,就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展开讨论,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同时还可利用其真实的翻译案例进行翻译实战训练,提前了解翻译市场的真实情况。另外,还可以邀请翻译公司经验丰富的译员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再次,学院要扩大对翻译第二课堂的宣传,引导翻译功底较强的学生率先参与,增加学生对翻译第二课堂的关注,同时,吸纳或招聘更多从事翻译专业的优秀教师投入到翻译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只有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生态大环境中,翻译第二课堂这个微型的生态体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五、结语

翻译教学过程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类比之处,这也是生态学与翻译学、教学相融合的基础。生态学视角为翻译带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平衡”理念的指导下,翻译活动以及翻译教学活动都能朝着更加高效理性的方向发展。在此视角下研究翻译第二课堂的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各方有利因素,有效克服第二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营造出一个平衡、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翻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良性循环,翻译教学效果的提升,为社会培养优质的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因子生态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生态养生”娱晚年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