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中国杂技的传承困境与对策

2020-12-08蓝艳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9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文化传承

蓝艳艳

【摘 要】中国杂技的传承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在非遗视角下,如何打破这一困境,则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国家对于非遗传承保护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步增强,中国杂技很多项目发展前景良好,但是还有很多杂技项目由于传承人断层,创新力度不足,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中国杂技陷入到传承困境。本文主要从非遗视角着手分析,进一步剖析传承困境,寻求合理措施来突破束缚,推动中国杂技良性发展。

【关键词】传承困境;非遗保护;中国杂技;文化传承

杂技是我国一种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有机会,发展至今形成别样的特色。中国杂技的文化特征鲜明,有着独特的审美倾向和文化载体,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在非遗保护背景下,尽管国家投入力度增加,但是由于地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不同杂技项目传承情况有所不同,这就导致部分杂技项目传承工作陷入到困境,亟待优化完善。所以,应加深中国杂技的内涵认知,明确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与时俱进来多角度解决中国杂技传承问题,以便于创设有助于良好的生存环境,更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杂技文化。

1 非遗视角下中国杂技的传承困境

1.1传统节目创新力度有所不足

在非遗保护背景下,关于中国杂技的传承和保护力度逐步增强,在相关法规政策支持下,中国杂技传承工作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但是,有部分杂技项目由于表演技巧单一,观赏性不足,在新时期创新度不足,缺乏提升和发展空间。如,打辫子和飞叉等杂技项目,逐渐消失在杂技表演舞台,很多杂技舞团过分关注表演现代感较强的杂技表演,对于单人节目表演缺乏足够重视,不可避免的导致传统文化丢失[1]。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杂技文化传承陷入到困境。

1.2傳承人缺失

由于杂技是一项竞技运动,传承人主要以年轻群体为主,但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生存手段逐渐多样化,很少会将杂技作为谋生手段,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年轻人学习杂技手段的积极性。很多杂技演员在20岁左右需要退役,如果无法无法做好杂技人才储备,将会导致杂技项目传承人断层情况出现,另外,很多杂技团经过改革逐渐成为普通企业单位,多数杂演员缺少社会保障,薪资水平偏低,难以保证杂技项目传承队伍稳定[2]。

1.3文化传承和市场开发存在矛盾冲突

由于杂技项目具有突出的商业开发加之,加强杂技项目商业化开发,有助于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为杂技项目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但是,部分杂技项目过分迎合市场进行商业化开发,可能导致很多传统文化丢失,丧失原本特色,与优秀文化的非遗保护本质原则相背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来看,应该次序分明的进行保护与开发,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杂技项目重点扶持,在保护的同时保障期传统价值保留,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多问题[3]。另外,传统杂技项目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如,翻九楼,最初主要是为了超度亡魂,属于民族风俗习惯。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下,很多传统风俗习惯逐渐流失,致使传统杂技项目丧失了原有的文化价值。部分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对传统杂技项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来传承发展,但是此种形式可能导致原有文化特色消失,通过人工改造后,传承和发展价值逐渐弱化。

2 非遗视角下中国杂技的传承保护措施

2.1推动传统杂技项目创新改进

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不应该因循守旧,而是在立足于传统基础上积极创新改进,将很多更具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杂技表演项目中,赋予其时代特色,深层次挖掘艺术潜在价值,迸发时代活力。在此背景下,应积极推动杂技形式创新改进,很多杂技表演道具材质也在发生变化,如,原本抖空竹杂技表演所使用的竹子替换为橡胶制品,传统牛皮变为线带,实现传统杂技项目与现代元素融合发展[4]。如,2008年奥运会山东杂技团编排创作了一场杂技表演,《粉墨》,在传统杂技表演中将京剧水袖元素融入其中,赋予杂技表演别样的艺术美感,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感官体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下,原本在乡村生存的杂技项目逐渐濒临失传,存在资源浪费情况,需要重点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性保护和传承,避免优秀杂技文化传承和发展。通过此种方式,将京剧特色元素融入杂技表演中,有助于赋予传统杂技表演别样的生机与活力,便于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2.2改变杂技表演人员的生存环境

由于杂技表演的技术性较强,并且伴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巨大的压力下,薪酬待遇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杂技演员的表演热情,如果无法保证演员收入水平,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出现大量人员转行情况。因此,应该积极改变杂技表演人员的生存环境,提供再就业机会,很多年级较大的杂技演员到了退役年龄,无法继续在舞台上表演,或是演出费用较低难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杂技团机构来提供再就业指导,确保杂技演员即便退役后也可以参加工作,维持日常生活需要。颁布优惠扶持政策,在政策支持下,为杂技团提供更多表演机会,或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开办杂技学校,提供专项办学资金。吸收和培养更多杂技项目创作人员,从事节目创作工作,以此来创设优良的杂技项目生存环境,为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5]。如,重庆杂技团通过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将杂技作为优秀文化代表组织巡演,增加表演次数,以此来改善杂技演员的收入水平,对于中国杂技传承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3加深非遗杂技文化传承和保护

在非遗背景下,结合国家颁布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规范,以及各地区的地方制度,整合资源力量进一步加强非遗杂技文化传承和保护,设立杂技文化中心。坚持政府导向,出台优惠和帮扶政策,加强杂技项目挖掘和创新,将优秀的杂技项目留存下来,并通过复演方式来建立杂技文化展示的平台。深层次挖掘杂技项目和传统文化潜在联系,建立文化保护区,依托于民间文化保留民间杂技文化,做好原生态文化保护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合理的文化生态环境发展方式,形成良性循环。结合杂技保护规划要求,在不破坏原本文化特色基础上,适度开发和利用。创设有助于杂技文化发展环境,加强杂技交流传承。如,韩国的民俗旅游界,是一种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传播方式,为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6]。如,北京卫视制作的《传承者》电视节目,主要是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在非遗视角下,加强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是必然选择。但由于中国杂技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强化相关部门职能,鼓励退役的杂技演员转行创作杂技节目或是当教练,改善杂技演员生存环境。适当的增加杂技表演次数,改善中国杂技演员收入水平,避免杂技传承人断层,改善中国杂技传承困境。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杂技文化,谋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为传统杂技传承搭建平台 京津冀联合举办精品节目展演[J]. 杂技与魔术,2016(3):24-26.

[2]杨长效. 北京卫视《传承者》助力中国杂技产权保护[J]. 杂技与魔术,2017(2):35-35.

[3]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发展口技艺术-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举办口技专场晚会[J]. 杂技与魔术,2015(4):16-16.

[4]董迎春,覃才. 当代杂技与中国形象——以七十年广西杂技对外传播为中心[J]. 南方文坛,2020(6):187-192.

[5]王慧燕. 关于新时期中国当代杂技表演的独创性与技艺性研究[J]. 魅力中国,2020(48):345-346.

[6]赵明. 从杂技剧《天鹅湖》的创作看杂技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评论,2011(1):14-16.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文化传承
三大战略中的豫文化产业发展与非遗保护研究
家族传承保护“非遗”的职教路径研究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浅谈北京玉雕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