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的价值与路径

2020-12-08马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融合

马东

【摘 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重点在于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但从教育角度分析,高职院校还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与内在素养。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驱动力量,指导学生构建创新思维。本文围绕工匠精神具体内容展开论述,分析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的价值。紧抓二者融合教育的契合点,探寻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此推动高职教育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职;思政教育;工匠精神;融合;价值与路径

引言

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也产生了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现象,这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只有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化技能人才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加以有效整合,激发学生向技术发展、技能成才之路迈进的热情。在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发展观、择业与就业观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融入精益求精、专注执着、革故创新等意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

一、工匠精神具体内容

(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中最主要的一种职业精神。对各行各业来说,爱岗敬业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正如人们所说“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全身心投入到你所从事的行业,才能真正在工作中发现乐趣,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在从业前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未来职业,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理念。

(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核心与本质在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现阶段,我国专注于经济市场向高质量转变。大到产品生产过程,小到产品包装细节等都需要不断完善,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生产品质,从而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高职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着眼点进行人才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融入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培育。

(三)专注执着。专注执着是大国工匠坚持、耐心等精神特质的体现。当前,新兴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对现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学习精力与专注力受到强烈冲击,学习信息搜集转向社交网站、公众号等,“浅尝辄止”式学习阻碍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在迈入工作岗位后缺少持之以恒的热情,责任感、事业心缺失。基于此,高职院校还需结合企业用人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奠定基础。

(四)革故创新。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一强大的驱动力量,创新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各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的价值

(一)推进国家产业升级

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与西方众多发达国家比较我国仍然还有一定差距,究其根本还在于我国人才竞争力不足。我国在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势必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产品生产的质量。工匠精神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高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进行产品升级与经济转型的新生力量,很有必要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贯彻创新意识与敬业精神的培养,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等工匠精神的思想主张转变为学生内心的驱动力,坚定他们为国家产业升级无私奉献的决心和毅力。

(二)优化学校人才结构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前期高职教育培养重点在于学生技术能力的提升,忽视了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转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大多数企业已经充分认识这一转变,也就提高了用人要求。经济发展趋势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工匠人才”的培养,向企业、社会输送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通过转变与优化教学模式,抓住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结合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工匠精神所涵盖的优秀品质、敬业精神等理念指导下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勇于突破、追求卓越。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的路径

(一)积极营造工匠精神教育环境

对学生而言,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学校文化(软环境)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都是任何事物无法取代的,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切实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需加强对教育环境的营造,如:重视校园学风、校风、班风的建设,引导学生首先明确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鲁班的事迹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鲁班精神。现代教育背景下,思政理论教育还需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将充满现代化的元素增添至教育教学过程中,确保教育体系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发挥自身带头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匠精神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营造实践环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教师自身应先具备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教师应借助各种书籍或网络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精神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

(二)工匠精神指导思政课程内容改良

高职思政理论课程主要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与法治》这两本教材文本展开。在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思政课程加强学生理想信念与意识形态的塑造。但事实上,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流于形式”,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而言并没有切实起到理想的影响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产业不断升级,现有教材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为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在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以“工匠精神”作为切入点,拓展教学资源,并使之与思政教育课程内容充分融合。工匠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并非仅仅是技术精湛的指代。基于原有思政教学内容进行内容扩充,在学习与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与择业就业观。

(三)构建企业工匠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从工匠精神角度看,高职教育过程也好比优质产品精雕细琢的过程。教师化身为工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人品与才品,使之在教师的精心雕琢下成长为社会与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化技术人才。高职教师应转变自身传统思政教育观念,以自身创新精神与敬业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与此同时,增强校企合作,可以邀请企业工匠代表走进校园、走进思政教育理论课堂,分享个人工作经历以及成功经验。通过学生、思政教师以及工匠代表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从真实生动的案例中进一步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结语

总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这一理念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工匠精神融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于学生成长、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乃至国家产业升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发展,以工匠精神中优秀的思想品质作为思政教育教学的载体,为国家、社会、企业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精湛技术与良好职业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华. 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的必要性、着力点与实施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5):109-113.

[2]毛梓任. 思政教育引导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研究[J]. 科教文汇,2021(15):128-130.

[3]魏盼. 工匠精神培養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与实践[J]. 公关世界,2021(12):140-141.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思政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