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经验智慧

2020-12-08王若暄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9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建设立德树人

王若暄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结晶,是亿万优秀中华儿女在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创立并传承下来的。通过结合我校的立德树人应用发展现状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心得感悟,我深知德育人应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共同努力,才能积极开展德育教研科研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让立德树人的经验智慧传播出去,让学生们学习并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既保存了完整的传统文化,又积淀了大量的历史宝贵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地位的显著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1月份中央两办发布的文件明确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项主要内容,七项重点任务及四项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强调围绕“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立体化分阶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基础教育、启蒙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起源

(一)古代立德树人智慧及价值意义

“立德”和“树人”的思想自古已有之。在春秋时期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关于“身死而名不朽”的记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要想达到不朽的方式有三种:最高层次是树立高尚的道德,即人生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以德服人,成为后世的榜样[2]。其次是为国家和人民建立功业,为社会发展进步奉献自身的价值。再次是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言论著作以丰富人类思想宝库。三国·魏·李康《命运论》也有:“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历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完整地体现了古人的人生理想和对道德的价值追求及对德育的重视,认为树立高尚的道德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和“德”在治理国家中起主导作用[3]。“树人”的思想出于《管子·全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今天我们所弘扬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来源于此。可见“立德树人”的思想由来源已久。立德树人,意思就是教育事业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事业,更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的事业,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事业”[4]。

(二)当代立德树人智慧及价值意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立德”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立德”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而“树人”指的是培养人才,我国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富于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文化典籍、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重视育人为本,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原则。“仁爱”思想是从古至今各个历史阶段各个阶层普遍恪守的德性。《孟子》中“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告子上》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5]。以天下为公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意识也是其突出内容。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诚信在传统文化中就被当成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条件,《论语·颜渊》:“民无信不立。”《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还有强调积极努力,奋发向上进取精神。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崇尚和合思想的有,《易传》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些古代的讲仁爱、民本、责任感、守诚信、勤奋、尚和合的思想观念包含着丰富的正能量,反映了古代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优秀理念和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及道德规范[6]。这些立志、明德、內省、慎独、修已、勤俭的优秀传统文化能激励大学生树立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和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和诚实有信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做人准则,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素养,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的培育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感悟传统文化为底蕴学悟立德树人智慧在学校中应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好地引导学院师生感受传统文化经典的精炼之美、意蕴之美和智慧之美,提升教师人文素养。通过深入浅出地将传统文化经典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通过自身经历和精彩授课内容,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涵养心灵、引领成长方面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大家共同感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正能量,把传统文化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培养工作之中,对学生长抓不懈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精髓的渗透,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地关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神文化,使其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规范和生活的一部分。一直坚持”立德树人“的准则,秉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中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宗旨,以”不仅让学生有书读,更要让学生读好书“为办学目标,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的高度来看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7]。因此,构建了我校“以党建为引领,传统文化教育和半军事化管理相结合的”学生育人模式。

(一)以“爱”之心育莘莘学子

众所周知,善良、正直、勇敢、进取、奉献、尊重等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和千百年前优秀文化融合在一起,又再一次给当代学生注入新的力量。毋庸置疑,我们应当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志做美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携手共圆中国梦。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点灯人”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生活,起到滋润学生心灵、调整学生行为、塑造学生人格的作用。始终站在育人的高度上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真诚的爱心温暖人,以完美的人格去塑造人。对学生集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并将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印在脑海里,融进血液里。接下来,将强化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强大功能,努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体会到其价值所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感悟传统文化为底蕴学悟立德树人智慧在教学中应用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教育阶段教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抓手,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学校育人文化。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 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味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面,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立足本土,二是继承传统,三是发展创新。立足本土就是从学校所处的具体环境、资源和条件出发,提出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描绘学校未来的发展愿景;继承传统就是善于挖掘和开发学校的传统文化资源,从中提炼出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文化主题,为学校的发展进行定位;发展创新就是学校文化建设既要立足本土、继承传统,但更要有对学校文化传统和自身条件局限的突破和超越,对于当地的文化资源,不能是简单地拿来,而应该是提取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成分[8]。

身为声乐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结合学校的文化平台展现和传播出去,让学生在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充分汲取营养,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成为卓越创新的人才。师生均有渊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高贵的品格和美好的言行,才能健康发展。而且我深知,我不仅在教书育人,因为我的学生将会是未来的幼教老师,他们如何将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思想发扬光大,才是至关重要的。

(二)从教学方式为触发点 彰显立德树人智慧

育人工作重在行动,教师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使每一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感受文化古韵的厚重,教师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将学校育人工作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为为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活动。以传统文化课题为引领,根据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实施策略和方式方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实施中,通过不同的传统文化音乐,结合声乐技巧课程学习,结合实践类课程,以及整合、渗透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将富有特色的德育实践课堂,让单纯的知识传授型的课堂变成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课堂。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着何为做人?何为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四、感悟结语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的教育任务和目标,以中华文化中厚重的德行养成、美德教化为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职责,我校将始终秉持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将传统文化这颗种子,埋进学生们的心中,让他们成才成人。在授课过程中营造了平等、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通过多种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借由音乐的方式表現出来,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其中的节奏美、韵律美,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10]。我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在这样娓娓的叙述中铺陈开来。叙述中,老师们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是那么独一无二,纵观历史上其他的文明,都没有像中华传统文化那样,既有着深刻的内涵,又能从古流传至今日。

自工作以来,倾心于自己的专业课堂,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从不因为教学管理的繁杂而放弃专业的追求,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教学,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自己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把控能力,设计的活动丰富多样、层次性强,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用心体验和感悟,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学问,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中国人怎么做人,影响着中国成为怎么样的国家。

学中国传统文化,我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通俗易懂的音乐案例,运用极具生活化的语言,从“传统文化重要”、“传统文化时髦”两个角度说明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大家在不知不觉间对中国传统文化又多了一份理解[11]。

以课程为依托,培养学生文雅气质。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积极思想精髓融入到课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仁爱守礼的人格品质。指导学生明理修身,雅言雅行,学到孝亲敬长、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礼仪与智慧。注重培养孩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尊重每个同学,关注学生的兴趣,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与学生形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会把把温馨的话语送给学生,会把热情的鼓励送给学生,把无私的关怀送给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12]。她真正做到了德为人模,行为人范;学为人师,教为人表。

以文化为引领,我特别注重提升个人文化素养,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及工作能动性;设立“音乐讲堂”,同唱德音雅乐,让高雅、励志的乐曲激发出强大的正能量,让学生触摸文明的脉搏。要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这些先辈艺术家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艺术珍品走进每一个学生,更要通过音符和音乐,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特点,提升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们带去不一样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利明. 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述论[J]. 社会科学研究,2016,000(006):143-147.

[2]无.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2021(2018-3):65-67.

[3]黄积才. 立德树人的智慧[J]. 教育,2018,000(005):10-10.

[4]邓乐. 加强思政教育,全面立德树人[J]. 启迪与智慧:下,2020(7):1.

[5]迟希新. 提升班主任立德树人的实践智慧[J]. 新班主任,2018(9):1.

[6]光明日报. 高校立德树人重在知行合一[J]. 光明日报,2014.

[7]唐赟. 智慧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基于类主体视角[J]. 江苏高教,2015,000(006):127-129.

[8]吴世星. 自觉发掘数学育人资源 智慧践行立德树人任务[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9(6):24-26.

[9]王晴. 做智慧型教师,培养有能力的学生——立德树人育人案例[J]. 明日(13):1.

[10]刘建国. 浅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管理[J]. 文渊(中学版),2019,000(006):735.

[11]唐卫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立德树人[J].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000(008):P.97-97.

[12]罗阳佳. 闵行区教育大会: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J]. 上海教育(30):1.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建设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