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设计激活城市商业空间的三个层面

2020-12-08陶垠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11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空间设计购物

陶垠颖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硕士研究生在读

商业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城市历史和文化并容纳市民多样化生活的容器,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

圣地亚哥的霍顿广场(Horton Plaza)在1985 年被捷得事务所(Jerde Partnership)更新后,为圣地亚哥市中心带来了新的流动性,并迅速成为城市复兴的催化,对重振圣地亚哥市区的其他地区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不仅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更是有人称赞其振兴了圣地亚哥市。与此类似,世界上有许多用商业空间重新活化城市的案例,但是不同区域的商业空间应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商业空间的发展与当地文化息息相关。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蓬勃发展,涌现出了各种在线商店,有专注于生鲜的叮咚买菜、盒马生鲜,有专注于电器的京东、苏宁易购,更有专注于打造综合平台的淘宝、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公司。多元化的在线商店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在为用户提供资源、便利和信任的同时推动着社会发展。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严峻挑战,许多实体店陷入发展困境。由于在线购物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和较低的限制(时间、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在线购物,而不是到实体店购物。

商业活动和商业空间的减少将逐渐使这座城市失去活力。雷姆·库哈斯说:“可以说,购物是最后一种剩余的公共活动形式。”[1]因此,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设计来创建更好的线下消费环境,以吸引消费者走向城市,参与公共活动。

1 商业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许多商业空间仍然保持传统的空间模式,即平面布局以商品交易的功能性为主,顾客动线缺乏引导性,商品的陈列方式缺乏美感和意境的创造,设计仅满足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缺乏空间主题和商业氛围的营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层次逐步升级,传统商业空间的形式、功能以及提供的消费模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情绪、情感和体验等多样化需求。2017 年6 月30 日,上海中山公园附近的商业综合体巴黎春天正式闭店。作为资深的百货商场,巴黎春天运营年头已久,但商场的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硬件设施并未进行更新和设计以适应时代发展,无法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线下商业空间对消费者不再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消费者对线下商业空间逐渐失去兴趣,难以有第二次的消费行为,最终导致当前很多实体商业空间萧条或破产。

2 优秀的商业空间设计实践

为了适应当前人们对商业空间的不同需求,新的设计模式和实践开始挑战传统类型的商业空间。下面从宏观的城市街区视角、中观的建筑群视角和微观的室内空间视角,阐述了在我国有影响力的3 个商业案例,其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的复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2.1 宏观的城市街区视角

城市街区式的商业是指在城市街区尺度上,从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打造满足人们日常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混合型商业街区,是一种多功能、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通常土地开发规模较大。街区式商业最初起源于欧洲,目前在我国正形成流行的趋势[2]。

成都远洋太古里(见图1)位于成都市区中心地带,毗邻春熙路购物区,是太古地产和远洋地产合作开发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式购物中心,整个项目占地面积超过10万m2。其北面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大慈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规划中,广场、街道、花园、商铺和茶馆等一系列活动空间与城市环境和文化遗产紧密结合,建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可持续创意社区,为该地区注入了活力,并重塑了成都市中心。

与传统的封闭式室内购物中心不同,成都远洋太古里以以人为本的“开放里”为基础,在高楼耸立的城市中心地保留了一片低密度区域,让公众可以自由地穿行或停留,有助于城市活力的提升。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动与交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而街道就是促进这些互动交流的平台。当有了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时,还需要建设出更多以人为本的街道。

图1 成都远洋太古里鸟瞰图

该项目兴建的建筑都是两三层的独栋建筑,通过空中连廊联系起来,延续了川西民居的风格。青瓦坡屋顶和大格栅的搭配与场地内保留的老街道和历史建筑完美契合,一方面将成都当地的传统文化恰如其分地融入商业空间;另一方面在设计中延续城市文脉,在传承中又有一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围绕历史、文化所营造出的场所感,使人与场地之间产生精神上的连接,激发了消费者的认同感、归属感。

2.2 中观的建筑群视角

建筑综合体是复合的带有多功能的城市单元,而商业综合体则是以商业活动为主、多个功能为辅的建筑物,也是城市重要的经济单元。商业综合体是出于城市土地资源高度集约需要而产生的,因此通常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或未来的核心位置[3]。

被Kokaistudios 事务所改造后的上海世贸广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建筑立面由不同长度的红色长梯所串联(见图2)。当消费者受引人注目的红色长梯吸引,想要进入商业综合体内部时,消费者能在长梯上观光人民广场、俯瞰上海美景。这使得世贸广场不仅仅是一座购物中心,还是一处能让人们感受上海多元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

这样具有视觉冲刺力又简单明了的改造手法,吸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关注,柔性化连接了建筑与环境。设计师通过扩展空间功能和重新规划流线,让被人们所遗忘的大型商业建筑重新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和市民生活中。在为从前冷清的建筑高层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风貌,为上海老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3 微观的室内空间视角

室内是所有商业空间的核心空间,消费者的购物活动大多发生在室内。室内的各种元素(如音乐、气味、颜色或灯光)能很好彰显品牌的调性,影响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情绪状态[4]。因此,室内以其多样的形态和丰富的内容成为商业空间的灵魂。

喜茶是一家年轻化的茶饮品牌,其每家店铺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杭州国大城市广场的喜茶实体店是最具吸引力的店铺之一,该店铺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杭州当地的茶文化,茶园的意向被用于整个空间布局的原型。

结合功能布局和概念意向,空间被家具及艺术装置等软装划分(见图3)。堂吃区被隐喻为茶山,看起来像茶树的软座为消费者提供歇息。点单等候区被视为茶田,设计师布置了一些原木装置和软包靠背以引导排队的消费者。各区域用低矮的植物串联起来,让茶田与茶山的意向更为强化。此外,还有人性化的家具供消费者使用,一方面增强了空间灵动的趣味性和社交属性,另一方面使得空间氛围让人感到更轻松、更具活力。

该商店不断播放舒缓的音乐,以放松顾客的心情。茶的香气和甜点的气味可以刺激消费者的嗅觉并使他们愉悦。除了绿色作为茶的主题色外,其他颜色多为暖色,使人感到温暖。该店采用明亮的顶部光源和点式的柔光照明,不仅使整个空间看起来干净明亮,而且能突出不同的主题装饰。

该店铺的室内设计以当地文化为基础,形成了鲜明的设计概念,并通过商业空间传达了年轻态茶饮的品牌内涵。通过实体店的室内设计为消费者提供舒适、放松的喝茶氛围,能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对城市街区的氛围提升起到积极影响。

3 结语

上述的商业空间实践案例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启示,如合理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采用视觉语言吸引消费者走向城市公共空间,在室内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与城市相关的概念等。但是,未来的商业空间设计可能会有更多进展。从设计理念角度来看,上述亮点似乎是相互独立的,但实际上设计师可以总结以前的经验,使其更加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未来的商业空间设计不仅可以从宏伟的城市角度考虑设计策略,还可以从家具、照明、色彩、音乐和其他微观的细节为消费者创造更舒适的体验。

商业空间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功的商业空间设计能提升城市的人气凝聚力,是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师在进行商业空间设计时不能忽略该设计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应以尊重本土历史、文化和环境的态度来创造令人向往的消费空间,增强城市活力的同时推动商业空间朝着开放、丰富、活力和舒适、互动、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图2 上海世贸广场正立面图

图3 杭州国大城市广场喜茶店铺室内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空间设计购物
公共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的表达特点与设计探析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气氛营造下的商业空间与展示策略有机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辑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当代艺术观下的商业空间体验设计探析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圣诞购物季
展示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