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长三角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共享服务平台,助力打造碳纤维产业生态圈
——走进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

2020-12-08良辰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生态圈碳纤维长三角

定位与功能

研究院围绕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开展建设,瞄准国际发展趋势,结合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现状,聚焦研发攻克一批行业急需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先进软硬件设施,集聚国际一流团队,探索运行新机制,服务产业链,建立技术研发与服务、工程化解决方案、项目孵化与转化、专家智库咨询、行业公共服务五大功能,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服务能力。

长三角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上海及长三角区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重要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已具备较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拥有人才、设备和技术等创新资源,但资源分布于不同主体,多以自用为主,无法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作为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培育打造的创新服务平台,与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单位一起,发起打造长三角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联合倡议,旨在整合各成员单位的创新资源,推动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资源协调开放共享,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平台共建共享原则是,平台各成员单位提供可共享的资源清单,由研究院统一组织评审、分类管理,通过研究院平台网站统一线上展示,对外共享服务。平台各成员单位提供的资源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对外服务价格原则上低于市场价,让利用户,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平台成员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长期、稳定共同发展的“产学研用”共同体。

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作为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对外服务的窗口,负责平台的运营管理,组织、协调成员单位服务资源的使用。研究院与平台各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根据服务内容确定服务收入分配方案。目前,研究院已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的12 家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可共享设备仪器达500余台套,涵盖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通用研发设备和相关测试仪器。

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将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规范的管理制度。与各成员单位细化合作内容和运营模式、服务价格等,签订正式合作协议;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专业化的资源共享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发设计、技术装备、测试评价、质量认证、知识产权等方面资源的共享服务。

首批成员包括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商飞复合材料中心、东华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上海交通大学民机结构强度综合实验室、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宇之赫新材料测试有限公司、上海若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溯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院定位与功能

发展愿景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长三角有义务、有责任、有条件共同做好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发展工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特色优势,坚持绿色生态、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打造长三角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生态圈,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重要增长极。

2020年10月29日,在上海举办的2020浦江创新论坛——第二届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长三角碳谷绿湾示范区——打造长三角碳纤维产业生态圈”联合倡议正式提出:一是加强区域联动,促进协同创新,围绕产业功能互补、设施平台互联、人才技术互通、政策制度互惠,不断强化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联动发展;二是共建产业生态、提升综合实力,整合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特色优势、核心资源,共同打造长三角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生态圈,提升产业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三是践行绿色理念、确保持续发展,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推行循环再生、低碳清洁的产业应用,努力减少能源消耗,实现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联合倡议的提出,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面向重大市场需求,联合长三角区域各地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及应用主体,共建共享长三角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生态圈,通过提供产业链各环节研发与转化技术服务,加速“孵化”科研成果和技术产品,带动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全面升级。

未来,研究院将成为高端人才集聚、设施环境先进的一流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成为服务大飞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新材料战略应用发展的重要技术策源地与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通过重大需求引领,汇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实现在轻量化新材料领域内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主研发和生产。

猜你喜欢

生态圈碳纤维长三角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悉尼大学开发出可保护碳纤维性能的回收工艺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研究概述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新区制造生态圈
博禄碳纤维增强聚丙烯使汽车零部件更轻更坚固
跑步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