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人民性探究

2020-12-08田佩玉

山西青年 2020年9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群众

田佩玉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1

一、扶贫思想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习近平扶贫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农村贫困问题解决成效是检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提出,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做了铺垫,扶贫思想恰是合时代之潮流,顺人民之心,解决贫困人民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实现贫困治理的发展要求。扶贫思想的提出为实现更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为进一步落实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供制度安排。扶贫思想的提出有利于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向前发展,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与此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社会环境,扶贫思想恰是我国社会发展之需要,在为加快解决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人民性的理论来源

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人民性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进行了批判,提出“思想不会凭空产生,工人创造一切,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2],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列宁指出:“俄国的新纪元正是靠人民开创的”[3]开创“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毛泽东则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正是中国摆脱贫困率,扶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努力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权利和利益而努力。习近平同志正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关注人民所关切的现实问题,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思想,扶贫思想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扶贫为了人民、扶贫依靠人民和扶贫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扶贫为了人民:扶贫工作的出发点

扶贫工作以“发展为了人民”为出发点,把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为逐步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而努力。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首先,扶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第一坚持“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治理方式,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同时对治理过程的六个方面提出了精准要求,目的是对扶贫全过程进行精准定位,逐一落实各项政策的实施,最终落实到人的贫困问题,达到减贫的目的,做到人民满意。同时阐述了“五个一批”工程,形成五种脱贫方案,根据贫困群众贫困的原因,制定不同的脱贫措施,通过发展生产,让人民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脱贫,通过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给予贫困地区的人民物质生活保障、经济支撑;通过发展教育,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思想观念,通过教育改变贫困的命运;针对特殊群体,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程贯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念,体现扶贫工作的人民性。

其次,扶贫思想贯穿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优势,集中体现人民性。①扶贫思想从“粗放型”到“精细型”,从开始的连片扶贫,到目前的精准扶贫,落实到每村每户,每个人身上,扶贫思想已经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输血”同“造血”的创新转变。扶贫过程不断创新和完善,推动扶贫开发与资源利用相协调。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推动农村的扶贫开发同自然和谐发展相结合。以开放的发展理念,学习国内外的扶贫经验,以共享的发展理念让扶贫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让人民共享,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的幸福感。

(二)扶贫工作就是要把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是人民群众的党,离开了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的党,就如同“舟”离开了“水”,“种子”离开了“土地”,将变得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们党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党,是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党,现在我们的群众发展遇到困难,我们党必然是要尽一切力量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贫困地区的群众他们同我们一样,需要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高水平的教育和医疗、住房、以及维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但是,由于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受教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的发展同贫困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还略有差距。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提出正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把贫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5]通过搭建产业平台、推进电商工程、开展扶贫支教、医疗救助、帮助搬迁群众发展生产、增进就业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摆脱贫困,在扶贫方面形成攻坚扶贫的合力,把贫困地区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三、扶贫工作依靠人民:扶贫工作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习近平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②强调依靠人民的重要性,注重人民的主体性,激发人民的创造性,在减贫问题上,只有依靠人民,才能攻坚克难,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一)党领导政府和人民,合力攻坚

扶贫过程中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统领全党、全国人民制定脱贫攻坚发展方案、统筹安排各方力量、协调各地资源,中国共产党是为实现顺利减贫不可缺少的领导力量,但再好的领导,离开了政府和人民也是不行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府的推动、人民的参与下,才能有效的形成各方合力,合力攻坚克难,中国的减贫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注重人民主体性,充分发挥好人民主体性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对人民范畴的划分。首先,人民不单指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困难群众,也包含为实现减贫工作奋斗在前线的政府工作人员、各界社会人士等。习近平注重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势下扶贫开发工作。”[6]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视广大领导干部群众在扶贫工作当中的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其次,要充实基层一线扶贫工作队伍,重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扶贫工作当中的作用。只有深入困难群众当中去,才能掌握困难群众需要解决、怎样才能解决等有待解决的信息;才能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才能有效的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最后,动员广大人民共同参与到扶贫工作当中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7]号召全社会一同向扶贫开发工作发力,形成一股合力,为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奋斗。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习近平扶贫思想中的人民性。

(二)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习近平强调:“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致富,但不能大包大揽。”[8]不能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在实现减贫问题上,既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实现减贫,也不能仅仅靠给钱给物,做“面子工程”实现减贫。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困难群众要想脱贫,绝不是依靠外力实现脱贫,而是依靠自身,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才能脱贫。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就需要做到:首先,加强同困难群众的沟通教育,引导他们思想上摆脱懒惰,行动上摆脱贫困,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减贫。其次,要始终坚持“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9]通过政府拨款,提供技术,引导大家积极的生产和生活,通过自己双手去创造财富。与此同时,通过培养大批的技术能手,成立科技小院等方式,为贫困地区提供智力支持。最后,通过发展生产,增强受教育的程度,调动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和劳动积极性,最终实现扩大困难群众的参与范围,激发内生活力,坚持群众主体的目的。

四、扶贫成果人民共享:扶贫工作的落脚点

扶贫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让贫困人口享受更公平、更合理的发展成果,逐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获得感

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就要落实共享的发展理念,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效益。首先,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是公平正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长期的扶贫机制,对贫困群众的帮扶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上的帮扶,而是要通过发展教育,增强贫困地区的工作能力,通过东西部结对帮扶措施,实现劳动力合理对接,通过科技创新,挖掘贫困地区生产发展的能力,让贫困地区群众有事做,通过严格审查贫困人口建党立卡标准、贫困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落实情况等过程,实现共享过程中的公平正义。其次,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不意味着实现绝对平均。由于贫困地区受自然环境、体力、智力、受教育程度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共享”并不意味着实现绝对平均,这对那些做出更多贡献的人是不公平的,共享就是要做到每个公民的付出与回报成适当比例,避免“等靠要”,“越扶越贫”的现象发生,让贫困地区的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

(二)阻断贫穷就是宿命的错误观念,增强人民安全感

习近平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10]有一些困难群众认为,他们之所以贫穷,不是个人原因,而是祖祖辈辈都很穷,他们认为这是既定的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这种错误的想法根深蒂固,打消贫困群众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上一辈贫穷,并不是下一辈贫穷的重要原因,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是教育。通过发展教育阻断贫穷就是宿命的错误观念,增强人民安全感。

习近平强调“越穷的地方越难办教育,但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11]只有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才能通过教育实现脱贫,只有教育才能使人智慧;只有教育才能增强素质;只有教育才能提高工作的能力,增强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增强受教育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实现减贫,阻断贫穷就是宿命的错误观念,最终增强人民的安全感。

(三)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增强人民幸福感

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12]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扶贫路上贫困户一个也不能落下,脱贫攻坚走在最关键的时刻,每一位奋斗在扶贫岗位上的领导干部,秉承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困难群众不能少,按照中央关于扶贫问题实施的各项扶贫制度,严格抓落实,审查各项精准措施的落实情况,推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人民生活富裕,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与此同时,要将防止返贫现象同打赢脱贫攻坚问题看得同等重要,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担当。习近平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中国不仅要如期实现减贫,更要防止返贫困现象的发生,在减贫问题上,既要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也要切记不做“面子工程”,要将扶贫工作做实、做牢,让贫困地区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通过各项制度实施确保贫困地区持续发展,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增强人民幸福感。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18-11-08.

②http://mini.eastday.com/a/190219114012130.html.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群众
比亚迪集团扶贫
多让群众咧嘴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