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教育基地在高校党员党性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2020-12-08赵国利郭倩君

山西青年 2020年9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党性基地

曲 超 赵国利 郭倩君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广大党员尤其是高校党员是党的队伍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鉴于高校党员是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进一步培育和增强高校党员党性修养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利用红色教育基地这一红色资源将党性教育内容有效内化,提升高校党员党性修养,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党员党性教育现状

(一)高校党员党性教育缺乏针对性

很多高校过于注重党员教育的形式结果而疏于内容,仅仅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构建高校党员培养模式,符合普遍性原则,但缺乏针对性。高校党员在接受党性教育的过程中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导致学习热情不高,自觉性主动性不强,教育的实效性较低。

(二)高校党员党性教育方法较单一

虽然党员教育形式有了很大的改革与创新,但各高校还是以讲授式理论教学为主要教育方法。运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方式来组织高校党员进行学习,存在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有困难的情况;依托媒体碎片化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往往浅尝辄止,且接受教育时间无法保证连续、集中和固定,教育效果一般。

(三)高校党员党性教育的实践效果差

在党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实践性作为连接教育价值性和目的性的中介,往往只是“点到即止”。部分高校仍设有功利性、应付性的相关活动课程,即使进入实践环节,也总是以书面形式的心得体会随意收场。实践活动停留在表面,缺乏进一步的探讨与交流。

(四)高校党员党性教育缺少情感共鸣与内化

高校党员普遍学历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但根据调查显示,由于部分党员认知能力的局限和接受党性修养教育的意识薄弱,只注重知识性认知,忽视思想内化和行为外化。缺乏源头性的价值认同,使高校党员普遍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能力低下的问题。

二、红色教育基地的特点

红色教育基地,主要指的就是五四运动以来,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形成和流传下来的,以纪念地、标志物、展馆等形式为载体而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场所。[1]

(一)红色教育基地的鲜活性[2]

红色教育基地是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载体,既具有国家性民族性的特征,也具有地域性历史性的特征。红色教育基地包括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园陵、革命遗址、文化遗址、爱国名人故宅旧址等,通过具象的图片、文物、字画等给党员以直接的视觉冲击,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起思考。如吉林省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中成百上千珍贵的图片、文物、图表和精美的绘画、逼真的场景,充分展示了东北抗日联军的战斗经历、战斗场面和战斗生活;河北唐县西胜沟村白求恩战地医院遗址,设在屯庄一座小庙内的野战医院至今仍保存完好。

相比于以文字、语言形式直接单一的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教育基地弥补了书本中刻板、人物形象不够丰富生动的缺陷,让党性教育变得具象化,以鲜活的教育载体直击党员的心灵。

(二)红色教育基地的感染力[3]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产物,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的精神面貌,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一系列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红色教育基地作为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承载着近代中国奋斗历史,展现着将个人抱负融入国家理想的高尚情操。

红色教育基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场教学的功效,活用红色资源。在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的课题是真实的历史场景,党性教育的教材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其突破了一般文字或图像类内容第三手材料的限制,通过具象的图片、文物、绘画等的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的方式做到“情景再现”“故地重游”。这种红色教育基地特有的感染力容易让党员在接受党性教育的过程中与自身经历产生情感连接,激发源自内心的认同感。在给高校党员带来强烈思想震撼的同时,使党性教育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红色教育基地在高校党员党性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一)红色教育基地丰富了党性教育的内容

红色教育基地在物质、信息和精神三种形态上丰富了党性教育的内容。革命遗迹、遗址、历史人物故居等物质形态是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使高校党员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体会红色文化精神,为党性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材。红色革命流传下来的歌曲、纪律、影像、文献等依托于红色教育基地这个载体在特定的空间中更有利于高校党员实现思想的升华和灵魂的碰撞。红色教育基地中蕴含着伟大的红色文化精神,如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等,其丰富的内涵激励着高校党员认真感悟、深入思考。

(二)红色教育基地为党性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由于各种主流文化的冲击,高校党员的思想理念、政治信仰常出现迷茫,价值观也受到了一定的扭曲,这为党员党性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4]

红色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党性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通过充分开发和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将党性教育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在心灵深处进行反思与体悟,从而有效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党性修养,从而达到党性修养的提升。身临其境式的党性教育方式也能够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红色教育文化基地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红色资源的本质属性是革命性,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紧密相连。依托红色教育基地这一新的教育载体,组织高校党员广泛参与到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中来,能够帮助高校党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目标,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鉴别力。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对高校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党员的政治认同感,培养广大高校党员的为民情怀,使其精神上得以洗礼,思想上得以升华。

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鲜活性、感染力的特点,积极整合红色教育基地资源,创新党性教育形式,将红色文化精神以实践活动的方式促进其内化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高校党员党性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高校党员的广泛参与,红色教育基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强,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独特的优势。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党性基地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论法制思维下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